两点一线[教学类别]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411244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点一线[教学类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两点一线[教学类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点一线[教学类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点一线[教学类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末两天时间,窝在家里,不是看电影,就是看小说,很久没有这么过活过了,很兴奋。一口气看完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白鹿原、太阳照常升起、几部美国谍战片,读了加缪的局外人。有时候,就像人逃不过宿命一样的,逃不过自己的遗传基因,我把曾经自己的无知,归结于自己心智与身体生长的不匹配,而时至今日,重温这些曾经看不明白的作品,现如今看在眼里,深深的被吸引,言不明,道不清的欢喜,像掉进不可知的黑洞,深不可测,但却喜欢。 许多年前,就看过苏童的妻妾成群(大红灯笼据此文改编),里面的故事情节早就忘的一干二净,正如将围城忘得一干二净一样,好歹围城,还记得一句话,而妻妾成群则一点印象都没了。许多年前,姜文的太阳照常

2、升起刚出来的时候,我就看了,也看不懂,如今看来,虽故事情节的跳跃式发展,有几处不是很明确的地方,但是其内涵,其表现的方式,都令我非常喜欢。红高粱、白鹿原都是新看的电影,由于画面一般,对红高粱感觉一般,表现的东西也有点粗糙,即便是莫言获得诺文奖,自个儿该怎么认为的还是怎么认为,而对白鹿原的感觉,就是一种“赶”的感觉,哪个看了原著才行,不过电影中加入华阴老腔,重新编排了下,着实震撼了我一番,好听,好听。今天吃饭间隙,看了几个关于莫言的视频短片,感觉媒体都TM挺二的,不管是谁,只要是个角儿,成名了,都介绍人家小时候怎么怎么样,哪个作家小时看过什么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者说人家从小就

3、表现出某某天赋,也行,这真是事实,某些名人小时候确有其事,但劳驾别八股文似地,介绍哪个成功人士都这样行吗,我就不信其中没有瞎糊弄人的话儿,如果不是,那我也看过三国演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怎么就没成婉儿,没成角儿呢?所以说,媒体挺都TM二的,小孩子看多了,影响不好。其实,我就是个被毒害者,从小有个作家梦。正如莫言说小时候想成为作家梦想,是希望能一天三顿吃饺子,我也有个差不多的成为作家的理由,那就是幻想着哪天同学们手中捧着的书,能是我写的书。想起来,小时候的想法很逗,但这正是童年无知的美好,长大了,懂的事情多了,知道的多了,恰恰也成了烦恼的源头。转眼数十年,曾经小时候藏在心里,时常念叨着快快长

4、大的愿望,如今早已经实现。就在前几日,我还认为写作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写,无论是金钱,还是身后名,总之写作不能让自己白写,好歹得要有回报。直到这两日,我才顿悟,发现写作原来不是之前自己想的那样。原来,写作是一种自我内心情绪的发泄,正如爱,爱的发泄是对另一个人好,或通过与爱的人做爱以达到爱的发泄,写作其实是写作者内心情绪的一种发泄。我认定,我之前对写作的想法有着不良动机,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一个人写作的真正内涵。如果说梦像空气一样,是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东西的话,那么我想梦就是写作的另一种状态,是一本无字天书,她装载了一个人潜意识中的情感,我们理性写作,感性做梦。我姐姐,时常做梦,我说,你把你的梦都写

5、下来,那么时间一长,就可以编辑成册,转为一个个神奇的故事。辉说,人们都是把人的意识与大自然、社会区分开,其实不应该是那样的。一个人,包括我自己,曾经都认为,自己大脑里的“我”,是装在大脑里的一种思维,与外界是分离的,当我那天听完辉的一番话后,就被深深的打动了。我受到启发,发觉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思想曾几何时与这个世间分离?我们看别人,总是看到对方的一个身躯,却从来也看不到对方的意识,转换一下,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看不到自己,却总是拿自己的意识跟对方去交流,那么,让时光一直倒退,一直倒退了我们婴儿时期,甚至还在母亲体内时期,只要是我们有意识起,我想,无论我们的对方是个人,还是物,我们就已经在用意

6、识与对方交流。如果有一个绝对的假设,假设世上没有镜子,我们自己永远看不到自己,再细细的想想,我们到底是在用身躯与外界交流,还是用我们的意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其实从来都是世间的一部分,只是从“外人”眼中看来,从科学角度划分,人把人划分成了青年、壮年、老年等几个阶段,这纯粹是从身体结构上划分的,用美国一部很感人的电影我叫山姆来解释,如果人人都像这位只有7岁智力的可爱父亲来举例的话,那么身体的阶段划分与意识是否真的成等比?其实,我在这想说的是,我们自有意识起,便与整个地球世间融为了一体,对于每一个人的自己来讲,看到的永远是自我以外的空间运动,而对自我来说,我们永远是我们自己的时间,中间是长长的一条记忆之河,从母亲肚子里的那头,一直流向未知,但却已知结果的另一头。有一样东西,我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从前我看不明白的东西,现在却能看懂,为什么,从前遇到、看到的事物,会在一段时间之后遗忘掉,在这,我不想听那些所谓的科学解释,说什么脑细胞之类的话,因为我始终坚信科学只是对了一小部分,还有好多东西科学它解释不了,如果哪个科学家牛逼的否定我,那么我问他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的开心能够有助于一个病人的身体健康?人生就是两点一线,这条线未必是直线,但能确定的是两个点。闲言碎语,聊以自慰。1随堂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