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医药常识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41041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医药常识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编医药常识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编医药常识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医药常识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骨碎补用法用量【简介】骨碎补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本草拾遗具有 补肾、续筋骨、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肾虚腰痛、跌打损伤、耳鸣、 牙齿松动等病症。【别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庵、过山龙、石良姜、爬岩 姜、石岩姜、碎补、树蜈蚣、地蜈蚣、黄爬山虎、麻鸡翅膀、搜山虎、 肉碎补、猴掌姜、石连、姜、石巴掌、毛姜、申姜、岩姜【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ze. ) J. sm.或中华槲 蕨Drynaria baronii (Christ) Diels的根茎。槲蕨和中华槲蕨属附生 草本,高2040cm。根状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密被棕黄色、线

2、状凿形鳞片。叶二型,营养叶厚革质,红棕色或灰褐色,卵形,无柄, 长56. 5cm (长45. 5cm),边缘羽状浅裂,酷似槲树叶;抱子 叶绿色,具短柄,柄有翅,叶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羽状深裂,羽片 615对,广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边缘常有不规则的浅 波状齿,基部23对羽片缩成耳状,两面均无毛,叶脉显著,细脉 连成45行长方形网眼。抱子囊群圆形,黄褐色,在中脉两侧各排 列成24行,每个长方形的叶脉网眼中着生1枚,无囊群盖。附生 于树上、山林石壁上或崖石傍。【产地分布】1.槲蕨:主产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四 川、云南、贵州等省区。2中华槲蕨:主产陕西、甘肃、青海、四川

3、、云南等地区。【功能主治】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 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 手不收,上热下冷。 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 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 弱疼痛。 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 脱肛。 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 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宜忌】阻虚及无瘀血者慎服。 本草经巯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本草汇言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 得配本草忌羊肉、羊血、芸薑菜。【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 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