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641000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来源:语文网 作者:匿名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姓名: 一、根据拼音,正确、工整地写出词语。(10分)fi tng z wi sh hu pn xun w ju( ) ( ) ( ) ( ) ( )lng zho yn b chng go dio k dn xi( ) ( ) ( ) ( ) ( )二、选择下列带点字的意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表里如一( ):(1)露在外面的(2)说

2、出来(3)表格(4)榜样、尽心尽力( ):(1)完(2)达到极点(3)努力做到(4)都、回首遥望( ):(1)头,脑袋(2)第一位的(3)方向的一头(4)量词、微不足道( ):(1)细,小(2)少,稍稍(3)衰弱(4)精深奥妙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息( )视 ( )( )而去 ( )天( )地 不容( )( )山( )地( ) 不( )其( ) 随( )而( ) 金( )辉( )四、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和前边的词语搭配起来。(画“”9分) 性格(开朗 晴朗) 爱护(公物 祖国) 工作(细微 细致)发言(强烈 热烈) 改正(生活 错误) 反映(情形 情况)节奏(欢乐 欢快) 发

3、扬(优点 创造) 环境(幽雅 清浅)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1、修改病句:(1)老师介绍了许多小明的事迹。 (2)王老师亲自陪同我班同学游览。 (3)树枝头上的小鸟在树上尽情地歌唱。 2、改成比喻句。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 3、改成拟人句池塘里的菏叶在微风中摇动着。 六、选词填空。(4分)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既然就只有才 只要就 因为所以1( )我们已经学过了法律知识,( )应该更自觉地遵守法律。2这件事( )班长做的,( )是学习委员干的。3( )没有亲临其境,( )很难叫人相信这是真的。4( )你能刻苦学习,( )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七、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4分)(

4、)清洁工人望着敬爱的总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天亮了,敬爱的周总理走出人民大会堂。( )周总理刚要上车,望见一位清洁工人在清扫街道。( )一阵秋风吹过,从树上落下几片黄叶。( )他走过去紧紧握住工人的手,亲切地说:“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的温暖。( )他为国家为人民又工作了一夜。八、你最喜欢本册教材的哪篇课文,说说理由。(3分) 九、阅读园地。 弯弯的小路 骄阳似火。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 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路窄,人挤。突然,“唿啦”一声,黄澄

5、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怎么办?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千万别动!”人群立时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个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吃果子的人嘻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这姑娘,正是她自己。 “闺女,别着急。”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姑姑,给你。”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过来姑娘不敢相信自己

6、,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乍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噢,是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的词换个词,意思基本不变。(3分)立时( ) 乍放( ) 奔流(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炎热 ( ) 紧锁( ) 摇摇晃晃( )3、摘录一个比喻句。(2分) 4、文章中两次写到姑娘的泪水。第一次姑娘“掩而哭泣”是因为( )第二次“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为( )(4分)5、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十、妙笔生花:1

7、、你可以模仿弯弯的小路写一件好人好事。2、可以写你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注意写清楚人物的特点。四年级上册,我觉得在复习中,有这样几种类型的句子是可以去归类复习的。一、变换说法:1、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如:见到同学有难,我们怎能不帮忙呢?(见到同学有难,我们必须要帮忙。)2、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如:谁都热爱自己的祖国。(谁都不会不热爱自己的祖国。)3、双重否定句变成肯定句。如: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李博士只得停止工作。)4、难度稍大的把字名改成被字句,或被字句改成把自己。如:自古以来,人们把钱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自古以来,钱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5、变换语序,意思不变。如:“看,孔雀开屏啦

8、!”她兴奋地说。(她兴奋地说:“看,孔雀开屏啦!”)6、换种说法意思不变。(非不可的运用)如: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我非把这件事做好不可。)二、修辞手法类的:(可以从课文中的事例出发,再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说一说等,都行。)1、比喻句。如:观潮:“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是很典型的比喻句,而且连用三个能表示比喻的词语“犹如、好像、如同”。2、拟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9、人句。如:蟋蟀的住宅:“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三、问句类型:1、疑问句。(有疑而问)如:这支笔是你丢的吗?2、反问句。(答案在句中)如:发生了这样的事,怎么不叫人生气呢?3、设问句。(自问自答)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得是现代科学技术。”四、句子的变写:1、短句变长句。如: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鸽子或孔雀。2、缩句。如:它们的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体表长出羽毛。)我只是例举其中的一部分,相信聪明、认真的您,一定能把句子归类得很好的。(人教版)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一单元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的响声,好像( )。

10、现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再近些,犹如( )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3、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4、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 )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 )米,最深处达( )米。5、那么多的绿叶,一簇( )另簇上面,不留一点儿(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 )着我们的眼睛,(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6、我

11、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 )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大的,小的,( ),( ),有的站在( ),有的( ),有的在( )。(人教版)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二单元、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 )。( ),( )。、( ),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爬山虎的脚( )墙的时候,( )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细丝原先是( )的,现在(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使它( )在墙上。、大体上,住所是很( )的,( )、( ),很( )。

12、( )我们想到蟋蟀用来( )的工具是那样(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 )了。(人教版)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三、四单元、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 )的花园。那里,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 )要靠( ),要靠很好地( ),做出对人们( )。、鹅的步调( ),( )的,颇像( )里的( )出场。它常( )地站着,看见有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 )。说它( )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 )。它什么( ),可是它又那么( )。、它( )、( )、

13、( )、( ),因为它有一群鸡雏。它( ),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 )必定就是一位( )。(人教版)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五单元、远看长城,它像一条( ),在( )之间( )。、多少劳动人民的( )和( )才( )成这( )、( )的万里长城。、截至年月,我国已有( )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 )处,自然遗产( )处,自然文化遗产共( )处。、正前面,昆明湖( )像一面( ),( )像一块( )。( )、画舫在湖面慢慢地( ),几乎不留一点儿( )。(人教版)按课文内容填空第六单元、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14、,(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是那( ),前面的( ),后面的( )上去,( )的声音,像( )的音乐;( ),(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那( ),如同( ),必将( )传下去。(人教版)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七单元、周恩来站了起来,( )地回答道:“( )!”、我非常( ),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 )与( )都堪称( )的大作家。、让我们一起记住“( ),( )”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 )去比别人的( ),那么他不但会( ),还会( ),十分( );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 ),不断( )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 ),越来越( )。(人教版)按

15、课文内容填空第八单元、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物兰罗素说:“( ),是( )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 )首次发现了保存有( )的恐龙化石,( )的发现使全世界的研究都们(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 ),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 )涂上了“( )”之笔。、太空作物普遍具有( )、( )、( )等优点。课内阅读练习(一)古诗两首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首诗是( )朝诗人( )所写。(2)、诗中“缘”是( )的意思。(3)、表示立足点和角度,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可以用( ),( )来表示。(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这样一个道理。2、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