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640938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若干,积累安详、忽高忽低、犹豫等词语。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和语调。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重点:1、能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地、轻轻地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难点: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和语调。2、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

2、、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 )的爱。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道题,你能说出几种答案?2、学生自由交流。3、师:对呀,爱是温暖的,是无私的,是崇高的,是令人难忘的,可是,你们见过这样一种爱吗?补充板书:看不见的爱4、指名读课题,齐读。5、已经预习过课文,谁来回答谁看不见?(盲童)二、读课文,说说文中介绍了盲童,还介绍了谁?1、文中还介绍了母亲。2、母亲让孩子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3、出示:让孩子用弹弓打玻璃瓶。为了让自己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玩耍。最后。4、谁能用这几个部分把句子连起来,就是本文的内容。(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盲孩

3、子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地玩耍-打弹弓,最后,孩子终于打中了目标。)三、细读课文,了解母亲1、师:读了一遍课文,你是否知道课题为什么叫看不见的爱?2、孩子看不见母亲的爱,但是我们从字里行间按能感觉到。3、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的语句。4、交流。出示。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5、还有哪一句句子也讲母亲在递识字?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1)指导朗读:这里的安详和轻轻蕴涵着母亲对孩子的爱,因为孩子是看不见的,只有从母亲的轻轻的动作中感受到母亲的鼓励。2)用安详造句。3)面对一个盲童,作为母亲

4、能够如此安详说明了什么?4)母亲为什么慢了?文中哪里看出孩子累了(表示时间的词语)5)母亲不停地递出石子,同时还递出了什么?希望、鼓励、安慰.6、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为什么顿了一下,轻轻说?7、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1)平静说明什么?2)关键是做了没有什么意思?不在乎孩子有没有打中,而是在乎孩子体会到努力就能成功,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3)做:仅仅是打玻璃瓶吗?对这个盲童来说,还可能是什么事?现在看到了这位母亲,你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口头回答( )的爱四、再读课文,了解孩子1、师过渡:你是否还注意到了那个盲

5、孩子?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描写他的语句。2、学生交流。3、师板书:很认真很有规律。4、指导朗读,体会母亲的爱对孩子的影响。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这一声碎裂声告诉孩子( ),告诉母亲( ),告诉我( )5、母亲用自己与众不同的爱激发了孩子对生活( )的爱。四、课外拓展1、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关爱。请你回想一下,从哪些细小的事情中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爱?2、学生讨论,师辅导:注意观察

6、细节。交流。板书设计:30、看不见的爱盲孩子母亲很认真安详很有规律平静轻轻关键是他做了没有对生活的爱篇二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中的句子,抓住细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深意,能感受课文中母亲对小男孩的关怀与信任,宽容与理解,感受母爱的平凡与伟大。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抓住细节,品词析句,感悟母爱。教学难点:在读中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不见的爱这一课,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中不小男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失败了无数次仍坚持不放弃,是什么

7、力量支持着他呢?(母爱)二、读文感悟那么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动笔画出体现母爱的句子。1、生读文画句子。2、画完的同学仔细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是通过句子中哪些词感受到了这位母亲对盲童的爱的。3、生自由汇报,师相机引导感悟,指导朗读。重点感悟A 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1)表演体验。你能学着母亲做一做吗?捡起石子,递出去。做着,做着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2)你再默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吗?3)讨论:母亲为什么要孩子打弹弓,并且要一直捡着,递着。4)文中

8、两次用到安详微笑这种重复用法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呢?5)感情朗读。6)同学们,此时母亲递出去的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什么?B 他母亲对我笑了笑,说: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C 的孩子都这么玩。你是怎么理解母亲的这句话,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D 我告诉他,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你做了没有。谈谈你的感受。6)师生合作读对话。7)这样的母爱创造了什么?那一声清脆的瓶子破裂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从瓶子的碎裂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三、激情结语。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大爱无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爱无形,似阳光空气,无处不在。让我们带着对文中母亲的敬仰,带着对

9、人间这份最真挚的爱的领悟再来读读课题。篇三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微笑着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语调。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目标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整体入手,初步感知:1、导入新课在你的家人中,你觉得谁对你,他是怎样对你的,举个例子说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文中的妈妈是怎样的爱她的孩子的。板书课题: 看不见的爱 学生齐读2、师: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看不见的爱的并在小组内交流3、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这对母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我们可

10、以说这位母亲对盲孩子的爱是(不同寻常)的。二、重点研读,深入感悟:1、,找出表现这份不同寻常的爱的语句,把它划下来,再读一读。(1)交流。(2)师:在我和这位母亲的交谈中,母亲只有几句淡淡的话语和一些十分平静的神情,你是怎么体会到不同寻常的?出示:对话部分4-13节指名读句理解,谈感受。(每谈一句,读好一句。)随机板书:和别的孩子一样关键是做了没有健康、快乐地成长2、指导朗读对话部分。3、除了对话部分,我们还找到了两处重点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句子。(1)出示:那位妇女-微笑着。他母亲-慢了下来。齐读这两句话。(2)师:这里有两个词语重复出现了两次,是哪个词?(安详、微笑着)你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

11、到了什么呢?(其中蕴含着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因为孩子看不见,只有从母亲轻柔的动作和态度中感受到爱与鼓励。随机板书:母亲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在她的鼓励下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3)再读这两句话再次感受这位母亲不同寻常的爱。4、男孩感受到这份母爱了吗?你是通过那些句子知道的?画出来读一读。(描写盲孩子练习打弹弓的语句)读了以后你觉得男孩练习时的表现怎样?(不向困难屈服)5、师:在母爱的陪伴与鼓励下,男孩不断向困难挑战,不向困难屈服。正因为这样,当我走出不远.(1)出示: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学生齐读。就在这一刹那,男孩、母亲、作者分别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根据提示,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交流、评议)三、小结四、作业:给最关爱你人写一封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