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专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37855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专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记作(a , b)注意先后顺序(二)平面直角坐标系1 、历史:法国数学家 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 、用坐标表示平移。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四、特殊位置点的

2、特殊坐标:坐标轴上点 P (x, V)连线平行于 坐标轴的点点P (x, y)在各象限 的坐标特点象限角平分线上 的点X轴Y轴原点平行X轴平行丫轴第一 象限第二 象限第三 象限第四 象限第一、三 象限第二、四 象限(x,0)(0,y)(0,0)纵坐标相 同横坐标 不同横坐标相 同纵坐标 不同x0 y 0x0x 0 y0 y 0(m,m)(m,-m)五、坐标平面内的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到x轴的距离为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轴的距离为纵坐标的绝对值如P (x, v)到x轴的距离为|y| ,至ij y轴的距离为|x| 六、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点P(m,n)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1(m, n),即横坐标不变,纵

3、坐标变为相反数;点P(m,n)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 P2(m, n),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点P(m,n)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P3( m, n),即横、纵坐标都变为相反数;一、判断题(1)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全体实数对应()(2)横坐标为0的点在或轴上()(3)纵坐标小于0的点一定在m轴下方()(4)到x轴、 轴距离相等的点一定满足横坐标等于纵坐标()(5)若直线双轴,则上上的点横坐标一定相同()(6)若厘口,则点P (3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7)若b 0 ,则点P (瓦)在尸轴或第一、三象限()a、选择题1、若点P m,n在第二象PM,则点 Q m, n在()A.第一象PMB.第二象

4、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点P的横坐标是-3,且到x轴的距离为5,则P点的坐标是()A. (5, -3 )或(-5 , -3) B. (-3 , 5)或(-3 , -5 )C. (-3, 5)D.(-3,-5)3、如果点M至U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则点 M横、纵坐标的关系是()A.相等 B ,互为相反数 C .互为倒数D .相等或互为相反数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1,m22 一定在 ()A.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如果a b0,且ab0,那么点(a , b)在()A、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如右图,小明从点 O出发,

5、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 用(一40, 30)表示,那么(10, 20)表示的位置是 ()DD那么CA、点A B 、点B C、点C7、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8、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 , - 1 )、(-1 , 2)、(3, -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 (2, 2) B . (3, 2) C , (3, 3) D, (2, 3)9、若点P (a, b)至ij x轴的距离是2,至iJ y轴的距离是3,则这样的点 P有()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0、过点A (2,-3)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交y轴于点B

6、,则点B坐标为 ()A. (0, 2) B . (2, 0) C, (0, -3) D. (-3, 0)11、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 - 1, 4)的对应点为 C (4, 7),则点B (-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A. (2, 9) B . (5, 3) C . (1, 2) D . ( - 9 , - 4 )12、到x轴的距离等于2的点组成的图形是()A.过点(0, 2)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B. 过点(2, 0)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C.过点(0, -2 )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D.分别过(0, 2)和(0, -2 )且与x轴平行的两条直线13、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只电子青蛙每

7、次向上或向下或向左或向右跳动一格,现知这只青蛙位于(2, - 3),则经两次跳动后,它不可能跳到的位置是()A、(3, -2)B(4,-3)G(4,- 2)D、(1 , -2)、填空题1、若点P (a, b)在第三象限,则点 P (a, b+ 1)在第 象限。2、已知点 Ma 3,4 a在y轴上,则点 M的坐标为.3、已知点P (1-2a, a-2)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点P的坐标为若点P在第二、四角限的角平分线上,则点P的坐标是4、已知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 A (2, 4), B (4, 0),且P为AB的中点,若将线段 AB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2个单位后,与点P对应的点

8、Q的坐标为5、点A在第二象限,它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3、5,则坐标是已知点M(2m+1,3m-5)iUx轴的距离是它到y轴距离的2倍,则m=6、直线a平行于x轴,且过点(-2 , 3)和(5, v),则y=7、已知点P的坐标(2-a , 3a+6),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则点P的坐标是 8、如果点M a b,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 N a,b在第 象限.9、已知点M在y轴上,纵坐标为 5,点P(3, -2),则 OMP勺面积是10、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 Q(x,-1),则xy=已知线段 MNF行于x轴,且MN的长度为5,若M (2,-2)

9、,那么点N的坐标是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 0), (0,-5), (-2,-2), ?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第 象限.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P 1,2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必与x轴有 个公共点。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 (1, 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1(1, 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 (- 1, 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 P第100次跳动至点P100的坐标是.u (1,0)

10、Q&。)d4总厂#欢迎下载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 “一方向排列,如(1, 0), (2, 0), (2, 1), (3, 2), (3, 1), (3, 0) (4, 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 100 个点的坐标为. 四.解答题 1、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三角形ABC的顶点A , C的坐标分别为(4 , 5) , (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若A ABC进行适当的平移后,原三角形一边上的一点P (m, n)的对应点是 Q (m+Z n-3),请在图中作出平移后的A ABC 2、已知,

11、点 A (-2 , 0) B (4, 0) C (2, 4)(1)求 ABC的面积;、一 1(2)设P为x轴上一点,若SVAPC - SVPBC ,求点P的坐标。 c CC DC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P (1, 4),点A在坐标轴上,SVPAO4 ,求点P的坐标4、点A B的坐标分别为(-1 , 0), (3, 0),现同时将点 A 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 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 A、B的对应点C D,连接AG B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 ABDCW面积;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P,连接PA PB,使.1ShABDC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2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12、。5、如图,已知长方形 ABCO,边AB=8, BC=4以O为原点,以OA 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和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1)点A的坐标为(0, 4),写出B、C两点的坐标;(2)若点P从C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O移动(不超 过点O),点Q从原点O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向A移动(不 超过点A),设P、Q两点同时出发,在他们移动过程中,四边 形OPBQ勺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 变化的范围。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 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下图所示.(1)填写各点的坐标:A4 (, ), A , ), A(, );(2)写出点A4n的坐标(n是正整数);(3)指出蚂蚁从点 A100到点A101的移动方向.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