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376511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精选语文教案锦集5篇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3、 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柳树和枣树图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初读课文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老师板书画柳树和枣树)对,它们是小柳树和小枣树2、你能用一句话介绍介绍他们吗?3、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五课小柳树和小枣树,(老师板书课题,枣字是生字请同学们书空和老师一起写),请大家把书翻到66页,请同学们自由读课

2、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认读生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瞧,词语宝宝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这里,(课件出示词语)你还认识它们,能读准吗,谁先来读读第一个词,轻声的词语,要读得又轻又短,这些词语中还有几个读轻声的词语,你知道是哪些吗?(指名读词)注意轻声的指导和读词语的感情,小朋友们真不错。我们把词语全部读一读吧,你能从它们中间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来说一句话吗?三、 品读课文,理解柳树和枣树不同的生长特点和性格特点。(一)引导学习柳树的样子理解它的特点。1、我们把词语请回课文,再去读读课文14段,边读边找找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样子的句子,你喜欢谁就找描写谁的句子,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然后用直线画出描写柳树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枣树的句子,指名学生答复,学生说到哪句,老师就_出示哪句。2、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全完成任务了,我们先来看看描写小柳树的句子。(出示柳树句子两句比照,先出示第一句)谁来读读这句话,我这儿还有一句哪,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啊,叠词能让句子读起来更美,谁来美美的读读“细细的”和“绿绿的”这两个词,你还能说出像绿绿的这样的词语吗?(指导学生说句子)如今把词语放回句子里,大家一起读。我听出来了,我好似看见小柳树的腰好细啊,枝条好绿啊,如今老师来读一读,你们闭上眼睛,看看能看到什么。(老师读第二句)你看到柳树有什么变化吗?(小柳树发芽长出小叶子了

4、,老师边在黑板上画)喜欢吗,那你把喜欢它的感觉读出来,读得真好,最后一句请你们自己试试去读出小柳树的变化和美。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其他同学可以在心里跟着读,读得真好,柳树的叶子变得怎样了?(又细又长,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又细又长的柳叶)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又又】春天的小柳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漂亮)(二)自学枣树的样子,理解它的特点1、接下来我们去看看那边的小枣树,和你的同桌一块读一读这几句话,并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说,同桌可以补充),(引导学生理解枣树的生长特点,老师板书画出枣树的小叶子以及柳树眼中枣树的不好看,板书难看)2、出示课件,小柳树张着嘴说着什么,没有声音。

5、你们看小柳树看见小枣树长得不如自己,瞧把她给骄傲的,嘴巴一张一合的,说着什么呢?谁来给她配个音,(学生自由说)那课文中的小柳树是怎么说的?学生说到哪句,课件出示哪句。你觉得小柳树怎么样?是啊,多么骄傲自大的小柳树啊。3、小柳树不光说话骄傲,课文中还有一句话写出了小柳树骄傲极了。你找得到吗?(出示句子)哪个词让你感觉到小柳树骄傲极了。4、“得意”是什么样子的?那得意得跳起舞来是什么样的?谁能加上动作再读一读,来,美丽的小柳树们,让我们再一起找到这种得意的感觉,读读这句话,能加上动作就更好啦。四、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到了秋天,小枣树还那么难看么,它变成什么样儿啦?1、出示课件第五段文字,学生齐读第五

6、段。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板书画枣子)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这又大又红的枣子,(出示图片)来给你尝一个,味道怎么样啊!吃着这么甜的滋味,心里在想什么啊?喜欢小枣树吗,快乐吗?带着这种感觉那我们一块在来读读这段话,这又大又红的枣子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和美的享受,这就是小枣树的美。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柳树在想什么?小柳树你在想什么啊?(指名学生说)你以为小枣树会说你什么啊?2、小枣树真的嘲笑了小柳树吗?请你去读读课文的6至8自然段。3、看到你们读得那么认真,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我想读小柳树的话,你们来帮我读旁白怎么样?(老师成心把柳树的话读得很骄傲自大出示柳树的话)4、你们觉得我这

7、样读对不对啊?不对,那应该怎么读啊,你是从哪里知道小柳树不好意思了啊?(低下头、不好意思)哦,原来句子里可是有提示的,看来我刚刚读得太不认真了,小柳树如今应该是不好意思的口气,那该怎么读?(指名读)小柳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她明年春天还会嘲笑小枣树吗,那你想对知错能改的小柳树说些什么呢?5、听了小柳树的话,小枣树说了这样一番话,请你们认真看一看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温和是什么意思?生活中谁对你说话很温和,那请你找着妈妈说话的感觉温和地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小枣树的话)5、谁来读,从小枣树的话里,能看出小枣树有什么优点?6、小枣树的身上有这么多的优点,赶紧来夸夸它吧,用上虽然可是的句子。小结:今天我

8、们认识了小柳树和小枣树,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在识字4中学过的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可小柳树和小枣树都有各自的优点,所以我把这句话改成了“柳树枣树,各有所长”。五、拓展总结那你能不能学学小枣树,去发现别人的优点,说说你身边的人都有哪些优点吗?可以是同学、老师还有家人。那我们认识了快40分钟了,你发现了我有什么优点吗?看来同学们都像小枣树一样擅长发现别人的优点。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擅长发现的眼睛,更希望你们在生活中能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板书设计:15.小柳树和小枣树漂 亮 难 看不结果 结枣子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

9、代大书法家。2、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3、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等词语。教学重、难点: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欣赏字帖,谈话导入课题:书法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能写一手漂亮的.这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如今请大家来欣赏一些书法作品课后插图。这些字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都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之手。简介王献之生平。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王献之也不例外。想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献之练字一课。板书课题二、学

10、习交流: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词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有自读的、有同桌合作读的2、再读课文,边读边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再读课文后,指名答复下列问题。学习交流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献之?学生自读后答复。聪明、自满你们怎么理解“自满”这个词?联络上下文,“自满”怎么理解?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2)齐读、同桌互读第二至五自然段。然后小组互说自己在这一局部中学习到了什么?指导朗读:重点指出王献之自以为自己的字写得好而期待得到父亲夸奖的兴奋,到听到母亲的话后意识到自己的书法

11、技艺远不如父亲而感到惭愧的一系列表情和心理变化。重点词语:兴冲冲、满以为、满脸通红、非常惭愧3小组交流:王羲之教给王献之的秘诀是什么?是不是就是真的把18口大水缸里的水用完就可以了?暗含着什么道理?4汇报。板书:坚持不懈勤学苦练三、创新训练1、你们认为这个秘诀只是成为书法家的秘诀吗?2、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3、看看身边的人或同学有没有人运用上了这个秘诀?四、:爱迪生说过:天才来自于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汉水。勤学苦练是一切成功者的不二法门,想成为成功者吗?那就时刻记得这个秘诀,并运用这个秘诀吧!板书设计:自满王献之练字秘诀勤学苦练大书法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

12、、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2、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3、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等词语。教学重、难点: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一、复习检查,整体导入。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认为王羲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献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指导朗读课文。找出可以表达人物性格的句子,多读一读。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读比赛。注意揣摩任务的心理活动,读出人物的特点。三、积累内化。自选词语,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自选词语的意思,并会读会写。四、识字写字。注意“聚、缸

13、”的写法。“模”为多音字,读m,模型;读m,模样.五、布置作业:把王献之练字的故事讲给别的同学听。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的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句子。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愿意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3.能从曹冲称象的方法中受到启发,养成遇事开动脑筋的习惯。课前准备1.实验演示准备:自制船,大象或用小件重物代替“大象”,小碎石假设干,面盆。生字卡片包括本课形近字的卡片。2.课件准备:多媒体演示材料。3.搜集中外名人动脑筋的故事。第 一 课 时课题引入板书题目。生齐读:称象。过渡:象这么大,能称吗?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通读课文,自主识字1.

14、学生读课文,留意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窍门。老师注意引导:“称”“秤”和“沉”字音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柱”“址”是翘舌音。4.识字的稳固。a.抽字块认字。在硬纸块上面分别写上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自由抽字块认字,全部读得准的给予表扬。b.在学生读正确的根底上,老师把容易与本课生字混淆的生字块混入13个字块中,再让学生抽读。自读感悟1.生自由读课文,看还有不认识的字吗?2.老师示范朗读。3.自读感悟:课文里介绍称象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好呢?在小组里说说你对这些方法的看法。4.实验演示,打破难

15、点。老师可用多媒体或模型演示“大象”如何上船,使船身压低的位置,再演示装“石块”,使船身压得与大象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演示,再读课文,感悟文字。5.老师小结,启发创新。曹冲称象的方法比其他两种方法都好,这种方法,既不需要造称象的大秤,也不必把大象宰了,他很有创造性。曹冲的方法实际上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你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称象方法?6.读后表达重点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写“再”“象”等6个字,要求一“看”看清楚字形构造;二“描”在书上描红;三“写”独立书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注意指导关键笔画。“点”“照”二字重点指导四点底;“象”“像”二字重点指导“象”字写好“象”字的关键是把下面的弯钩写正起笔和收笔处都在竖中线上;“再”字要把下横写长,注意第四笔是“丨”。课外理论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搜集爱动脑筋的故事。第 二 课 时生字检测稳固。同桌互相检测,统计全对的同学,再根据学生生字掌握情况确定是否需补救教学。我会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