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沟通交流案例:经理与下属(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36161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沟通交流案例:经理与下属(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沟通交流案例:经理与下属(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沟通交流案例:经理与下属(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沟通交流案例:经理与下属(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沟通交流案例:经理与下属(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沟通交流案例:经理与下属(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沟通交流案例:经理与下属(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企業溝通交流案例:經理與下屬企業溝通交流案例:經理與下屬案例涉及人員:主管:財務部陳經理下屬:財務部員工小馬和銷售部員工小李案例情景:財務部陳經理結算了一下上個月部門的招待費,發現有一千多塊沒有用完。按照慣例他會用這筆錢請手下員工吃一頓,於是他走到休息室叫員工小馬,通知其他人晚上吃飯。快到休息室時,陳經理聽到休息室裏有人在交談,他從門縫看過去,原來是小馬和銷售部員工小李兩人在裏面。“呃”小李對小馬說,“你們部陳經理對你們很關心嘛,我看見他經常用招待費請你們吃飯。”“得了吧”小馬不屑的說到,“他就這麽點本事來籠絡人心

2、,遇到我們真正需要他關心、幫助的事情,他沒一件辦成的。你拿上次公司辦培訓班的事來說吧,誰都知道如果能上這個培訓班,工作能力會得到很大提高,升職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我們部幾個人都很想去,但陳經理卻一點都沒察覺到,也沒積極爲我們爭取,結果讓別的部門搶了先。我真的懷疑他有沒有真正關心過我們。”“別不高興了,”小李說,“走,吃飯去吧。”陳經理只好滿腹委屈地躲進自己的辦公室。案例分析:1、誰犯了錯誤:陳經理作爲中層經理,手中掌握的資源有限,不可能經常給員工加薪和升職,利用手中現有的一點權力進行“小恩小惠”。這樣來博得下屬的好感,融洽人際關係,爲工作增添“潤滑劑”,所以陳經理如果從工作角度出發,對下屬實行

3、“小恩小惠”是正常的,沒有任何“小恩小惠”才反常。但是在這個案例中陳科長的“小恩小惠”得到了下屬的抱怨,爲什麽呢?是因爲他使用的方式不對,員工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培訓的機會沒有爭取到,所以對員工來說,“小恩小惠”就變了滋味,沒有了效果,所謂的雙因素理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保健因素沒有到位之前,激勵要素是沒有用處的。這是錯誤一。公司的招待費用省下來,按道理是要上繳回公司的,陳經理沒有權力用來請員工吃飯的,更何況他是財務部經理,掌管公司的財政大權,把招待費節省下來請員工吃飯,以後怎麽“克扣”其他部門的費用?消息傳出去,部門的威信就會降低。這是錯誤二。以後陳經理主持會議時說:“我們公司

4、最近的開支比較大,公司的利潤已經很低了,競爭也很激烈,按照目前的降價速度,我估計三個月以後我們將沒有利潤。所以我建議銷售部要努力控制銷售費用,尤其是廣告費和招待費。”話是說得冠冕堂皇,但如果銷售部那位不給面子就摻了,他可以這樣反駁:“是呀,我們也在一直考慮控制費用的問題,但市場競爭這麽激烈,我擔心萬一廣告費降低,我們會面臨更嚴重的生存危機,等到客戶和消費者把我們忘記了,就是花目前三倍的費用恐怕也無可挽回了。至於我們的招待費嘛,客戶來公司參觀,我們總不能不招待,更不能太寒酸,也要體現我們公司的實力和形象。當然了陳經理提到的控制費用的觀點很好,未雨綢繆,我建議還是從我們內部開始,內部部門並不直接和

5、客戶打交道,不必要的費用要儘量壓縮。我聽說有些部門,節省下一些招待費,不是上繳,而是作爲部門內部的吃喝費,這個風氣可不好,所以我建議從這個上面做文章,可能更恰當。”銷售部經理是怎麽知道陳經理的把柄的?當然是小李告訴的嘍。老闆要是仔細追查的話,陳經理死定了!通報批評是免不了的,否則沒辦法擺平銷售部經理。陳經理就認倒楣吧,誰讓自己的把柄被別人抓住呢?那這個事就不可以做嗎?實際工作中很多人在做,而且做得很好,老闆也是默許的。一般來說開明的老闆會認爲,只要是在預算內的錢,你能節省下來,就是你的本事。再說招待費的數目也不是很大,你沒有裝到自己的口袋中,沒用發票來沖帳,也沒有和自己的朋友吃飯,而是用來招待

6、同事,主觀上還是爲了工作,可見你的心裏還是有公司的。所以一般來說老闆不會管,而是默許,但這個事是可以做,不可以說,更不能讓別的部門的人知道。其實其他經理也都怎麽做,心照不宣也就可以了,沒有人主動把這個當事兒。小馬作爲基層員工也太不給自己上司面子了,怎麽可以當著“外人”,隨便議論自己領導的不是呢?尤其是“死對頭”銷售部的人?這就把自己部門的形象降低了,別人會想:“你在這個爛經理手下工作,可見也不是什麽好鳥。”小馬也沒任何好處,只是嘴皮子上快活了。對於培訓機會,我認爲不是因爲陳經理沒有爲小馬爭取,而是因爲小馬自己沒有爭取,經理每天的工作很多,你不強調培訓機會的重要性,而是等待他作出爭取的動作,他哪

7、里有時間考慮這個問題?對小馬是大問題,可是或許在經理那裏是小問題。即使有時間考慮,你不爭取,他會認爲你對培訓的需求不是很強烈,怎麽會爭取?即使會爭取,面對其他部門的競爭,沒有你強烈的爭取作爲後盾,他怎麽能堅持?經理也是平凡人,他沒有自己團隊作爲後盾,信心也會受到打擊。所以上次的培訓機會不是因爲陳經理,而是因爲小馬,而沒有爭取到,小馬埋怨陳經理是錯誤的。2、到底應該怎麽做?分析了上面 兩個人的錯誤以後,其實辦法也出來了。作爲陳經理以前沒有爲手下爭取培訓的機會,這已經是覆水難收了,只好等待下一次機會來補救。面對下屬的誤解也不要逃避,今天“滿腹委屈地躲進自己的辦公室”,明天呢?難道要“滿腹委屈”地去

8、上班嗎?這樣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既然決定要請他們吃飯,就要假裝沒有聽到,而是走進去邊說邊招手:“小馬,現在有空嗎?我有事情找你。”小李看到這樣,就會知趣,爲了掩飾他剛才和小馬聊“八卦”的事實,可能會說:“小馬,我們對帳的事,明天我找你,最近被煩死了,不打擾了。”於是小李起身走了,陳經理和小馬回到他的辦公室,安排吃飯的事。按照常理,這樣的事應該有一個陳經理的“鐵杆”來搞定,而不是一個經常多嘴的小馬,並且雙方已經有很大的默契,電話上兩分鐘就說定了,不用去休息室找。現在他們回到陳經理的辦公室,陳經理最好不要直接談去哪里吃飯,而是可以說:“最近工作怎麽樣?有沒有什麽事需要我幫忙?”小馬一定感到很突然,

9、不知道經理找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麽,所以會說的很圓滑。“沒有什麽特別的,一切正常。”“哦。過幾個月公司有個管理培訓,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其實陳經理也不確定,但三個月之內都沒有培訓也太說不過去了。陳經理也可以單獨申請培訓機會,要是老闆不批准,辭職算了,沒趣。)小馬臉上頓時發出光來,擡頭注視著陳經理的眼睛,急切地說:“培訓是好事情呀,上次的培訓,我們部門沒人參加,我們還後悔呢,沒有抓住一次學習的機會。這次有機會您一定要幫我們爭取呀。”陳經理點點頭,關注地看著小馬說:“上次的培訓我還以爲我們不喜歡呢,也沒有人催我,你也不提醒一下。既然喜歡就要努力爭取嘛。不爭取就得不到,我們公司就是這樣的。再說我每天

10、的事情很多,可能照顧不了那麽多,你們也多原諒。下次培訓我一定幫你爭取。”小馬感激地看著經理說:“那就多謝您了,我明白了,多謝照顧。”陳經理身體向後一靠,放鬆地說:“培訓回來可要給我們上課的,不能光你學了就算了,要教我們的,哈哈。怎麽樣,你通知一下其他的同事,今天晚上我請客,就當是我賠罪。”小馬感激地說:“多謝經理了,你又要破費了,我這就去通知。”等到小馬一轉身,往外走,快要出門了,陳經理說:“小馬,等一下。”小馬回頭說:“還有什麽事,經理。”這時陳經理嚴肅地說:“以後注意點,別讓其他部門的人知道我們經常有活動,否則影響不好。”這樣處理下來,關於上次培訓的誤解得到瞭解決,提醒了小馬注意保護部門內

11、部的小秘密,吃飯的由頭也找到了,何樂而不爲呢? 案例涉及人員:主管:營銷部主管馬林下屬:營銷員小劉案例情景:小劉剛辦完一個業務回到公司,就被主管馬林叫到了他的辦公室。“小劉哇,今天業務辦得順利嗎?”“非常順利,馬主管,”小劉興奮的說,“我花了很多時間向客戶解釋我們公司産品的性能,讓他們瞭解到我們的産品是最合適他們使用的,並且在別家再也拿不到這麽合理的價錢了,因此很順利就把公司的機器,推銷出去一百台。”“不錯,”馬林贊許的說,“但是,你完全瞭解了客戶的情況了嗎,會不會出現反復的情況呢?你知道我們部的業績是和推銷出的産品數量密切相關,如果他們再把貨退回來,對於我們的士氣打擊會很大,你對於那家公司的

12、情況真的完全調查清楚了嗎?”“調查清楚了呀,”小劉興奮的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失望的表情,“我是先在網上瞭解到他們需要供貨的消息,又向朋友瞭解了他們公司的情況,然後才打電話到他們公司去聯繫的,而且我是通過你批准才出去的呀!”“別激動嘛,小劉,”馬林訕訕地說,“我只是出於對你的關心才多問幾句的。”“關心?”小劉不滿道,“你是對我不放心才對吧!”案例分析:1、 誰的錯誤?很明顯主管馬林做錯了,關心下屬的業務,被下屬認爲懷疑自己的業務能力,而業務能力是下屬吃飯的根本,不容任何人懷疑的,因此産生了衝突,影響了雙方的心情,不利於工作的開展。如果把下屬進行分類,按照能力和意願來分,下屬有高能力低意願的、

13、有高能力高意願的,有低能力高意願的,有低能力低意願的四種類型。對於高能力高意願的員工就不要過多干涉,他完全可以自己搞定,只要授權給他就可以了,看結果不要看過程。對於高能力但是意願比較低的員工,主要是老員工,可以和他一起規劃他的職業生涯,充分激勵,時刻關注對方的工作積極性,也要看結果、看人而不是看過程。對於低能力並低意願的下屬,他們把工作看作生活,追求“睡覺睡到自然醒,拿錢拿到手抽筋”,每天按時上班,按時下班,這樣的人不要給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對於低能力而高意願的下屬,要關注對方工作的過程,事先指導,事中詢問,事後檢查的方式,儘量多一些指導。很明顯馬林主管認爲小劉的意願很好,但是能力可能不

14、能達到他的要求,因此過多的詢問了,而引起了小劉的不滿。其實馬主管是有權力,詢問下屬關於工作方面的一切事情的,只是沒有考慮到小劉是個“小心眼子”,引起來誤解。對於小劉也有很嚴重的錯誤,上司詢問你的工作情況,是上司的工作職責,如果上司連這點權力都沒有,做上司還有什麽意思?所以要平和地看待這個問題,不要把上司詢問工作情況作爲對你工作的懷疑,或許上司只是好心地提醒,或許上司對這個客戶更瞭解,或許上司以前犯過類似的錯誤,想給你提一些建議,還或許上司對自己信心不足。連上司詢問工作情況,都要産生逆反,怎麽和上司相處,怎麽和其他同事相處?一定在這家公司得不到重用。另外有些話也不要說破:“你是對我不放心才對吧!

15、”這樣的話就沒有給上司迴旋的餘地了,上司怎麽回答?如果他同意你的觀點,就證明他不相信你的能力,以後的工作沒有辦法開展。如果他說相信你的能力,可你又不這麽認爲,他也詢問了工作的情況,短時間改變你的觀念很困難。所以小劉最後一句話是帶著很強烈的情緒,上司將很爲難。2、 上司的做法:從上面的對話可以看出來,小劉沒有多少工作經驗,把情緒帶到工作上,情緒是個人化的東西,工作是公司的事情,兩者不要搞混亂。當你能很好地利用情緒來感染別人,帶動別人,爭取別人的支援時,情緒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否則會起到反面的效果。如果馬林直接和小劉談信任的問題,很多話會不好講,建議馬主管找一位自己信任,同時小劉信任的老員工來帶一

16、下小劉,讓他認識到上司詢問工作進展是正常的,並在工作中不要太情緒化。在一周之內馬主管不要搭理小劉,開會不要點他發言,平常也不要和他打招呼,他如果有工作彙報,簡單地應付一下,讓小劉感到上司對他是冷落的。然後找老王,協助解決小劉的問題。一天小劉感到很苦惱,找到了老王,想溝通一下。在一個速食店裏面,小劉請客,開始請教老王。“最近我感到很苦悶,我知道我得罪馬林了。”小劉說。“哦,怎麽會呢?你們相處沒有多長時間。”老王笑眯眯地看著小劉。小劉撓撓頭說:“可能是我上司說他對我不放心,惹他生氣了,他現在都不理我了。”“上次的事,我也聽說了,你們當時好象搞得很僵。我覺得沒有必要,工作就是工作嘛,那來那麽多想法,更不能有情緒呀。”老往還是微笑著。小劉委屈地說:“我最後帶著情緒,這是我不對,但他問得那麽細,就是不相信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