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6355397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无可替代。水电施工企业不仅要拥有一支 建造精品工程的水利水电专业队伍,同时也必须拥有一支势力强劲的机械化施工专业队伍。水电施工企业施工机械化程度及 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目前,由于水电工程市场投招标机制的激烈竞争,以及水电施工 企业对机械设备重用轻管的现状,致使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各个环节均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企 业在机械设备的投资与管理上转变观念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机械化专业队伍及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在市场中 的竞争力。一、设备管理中

2、存在的问题1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设备租赁市场的发展造成施工企业机械化专业队伍四分五裂,形不成规模。项目法施工追求短期效应,对设备的管理、 使用和维修人员大量精简。再加上工程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恶劣,机械设备管理使用者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 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才的大流失。现有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以上问题的影响,思想波动大,人 员不稳定特别是中高级机械技师、工程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是制约设备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2维修保养手段落后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电施工作业中设备的使用条件十分恶劣,环境粉尘大,

3、任务量重, 对设备保养的要求也就相应较高。但保养又受机具和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 好率降低,寿命减短。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又苦又累,且技术含较高的行业,维修人员主观上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维修过 程中,维修人员为减轻自己的工作,推卸工作责任,很多情况下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维修人员成了“换件工”,这 种“ 以换代修” 的局面已比较普遍,无益于维修人员修理技术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目前,施工机械的技术含越来越高,机电液一体化在机械行业普遍使用,对修理工的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目 前施工企业从事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技术素

4、质较高的技术骨干况且设备维修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维修”的局 面,很难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致使设备故障频繁,故障损坏程度严重,维修难度大。再加上企业的维修条件 和手段比较落后,凭直觉和经验的维修方法已经不能使设备的性能得到完全恢复,“凑合着用”,“差不多就行”的维修观念就 在所难免。此外,由于现代机械设备机电液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需要先进的检测仪器方可进行。没有必 备的检测仪器设备,维修人员只能对着设备的故障现象望而却步,无能为力。设备的返厂维修又造成维修成本的增加和维修 时间较长的尴尬局面。3拼设备现象严重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招投标工作的日益规范,施工项目被划分为更多

5、的标段,工期相应缩短。中标企业为在段短的时 间内完成项目,致使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有些小故障得不到及时的检修,终使小故障酿成大故障。这种重用轻管的拼设备 现象使设备的完好率得不到提高,工程进度也同样受到影响,工期拖后又势必需要加班加点来弥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时 间就又会被挤出来抢工期。如此的恶性循环,致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下降,维修成本居高不下。4设备老化,更新换代滞后工程项目低价中标后,施工企业为减少项目的投入成本,一方面精简人员,一方面不愿购新设备。租用或继续使用年限 长、技术状况差的老旧设备,不仅维修任务加大,维修成本高,而且使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工 程施工中机械

6、设备的不足而工期拖后,另一方面是技术先进、离效率的机械设备得不到引进。这种落后的局面使施工企业的 机械化水平一直徘徊不前。5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施工企业虽然制定有设备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各项管理制度,但一方面制度本身就漏洞百 出,另一方面制度执行起来阻碍重重,难以落实。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形成一种谁都能管,谁都管不了的局面,这 就是一种典型的责任不明确问题。机械的操作手只管操作,不管甚至于不顾设备的构造原理和保养方法,操作和保养不当造 成设备损坏后又给维修工作加大任务维修人员虽然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但只能对操作人员心怀不满操作人员又过分依赖维 修人员,就形成了一种“管理

7、人员管不了、操作人员只管用、维修人员只管拆装”的畸形管理模式,对设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 困难。虽然部分企业针对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奖罚制度、设备完好利用率和效益挂钩制度,但实 际上奖的少,罚的多。或是纯粹以罚代管。操作人员对处罚不能理解和服从,心怀不满,故意损坏机械设备和“跳槽不干” 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企业在缺少人员和无良策的情况下,只能在制度执行上“只喊不做”,使制度最终成为一本废纸。由此可见,目前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形势严峻。若不及时解决,势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 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二、设备理工作的改进措施针对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水电施工企

8、业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 水平。1培养和建立专业化机械队伍因机械设备本身具有的技术含高、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等特点,施工企业应针对目前机械化队伍零散、不稳定,管理、操 作、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采用建立专业机械化施工队伍和维修厂的办法稳定机构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 和激励,培养一支人员稳定、技术精良的专业机械化队伍。2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设备技术状况良好理念上,企业应牢固树立合理使用、加强维护的思想,把设备的被动维修变成主动维修机制上,应建立专业设备维修保 养队伍手段上,企业应筹拨经费,配备先进的保养机具和维修检测仪器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强制保

9、养制度上,设备的完好 利用率应和项目管理领导的年薪效益挂钩,避免“ 以换代修”、重用轻管和拼设备现象发生。3加强设备使用现场的管理工作设备效能的发挥,关键环节在使用。根据生产任务的特点合理调派机械,是现场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施工企业应在施 工现场配备专人负责机械设备在施工面的使用和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始终在完好状态下发挥最大效能。现场管理人员应负 责监督检查操作手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故障是否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设备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保养工作是否及时到位 等一系列工作,以避免机械设备的非正常使用和不合理调派。此外,现场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即在设备现场使用 和保养问题上“说话算数”,有奖

10、罚权并有在设备非正常使用时令其停产接受整改的权利。4加大设备配,加速老旧设备的报废随着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电喷时代的到来,人体工程机械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淘汰速度也就相应加快。使用老旧淘 汰的机械产品,在维修服务和备件供应上往往得不到保证。目前工程机械市场上新设备购置后的各项配套服务都很到位,新 设备的管理、保修工作都有良好、方便、快捷的服务保证。新设备配置后所能提高的效率、效益,远比老旧设备高成本、低 效率的现状划算的多。老旧设备的及时报废,可以使企业甩掉包袱,管理上轻装上阵,既适应现时代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 又可使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实力占领市场较高的份额。5明确责任,加强制度改革施工企业应采取

11、管理与监督并举、激励与约束结合、管用修一体化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者、操作手、 修理人员各自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并对制度严格执行,真正将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落实到人。企业应使每一位设备管 理使用者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做好做坏得到相应的回报又是什么。有效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可以促进职 工尽职尽责的工作积极主动性,有效的奖罚制度可以激励和约束职工的工作行为。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制,使之适应现代水电工程施工的需要,提高设备工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之更好地为水电 工程施工建设服务,是新时期设备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一位设备管理领导和职工的工作职责。转变设备管理观念和 管理

12、模式,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每一位设备管理领导、管理者、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修理工,都应 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担,并结合水电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尽快寻找出一些有效的、适合于工程实际需要的管理模式 和管理办法,以改变设备管理的现状,更好地为水电工程施工服务。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摘 要:本文论述了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提高企业设备管理创新的手段,主要有:抓好人员培训工作、应 用设备诊断技术、应用计算机管理手段和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四方面。关键词:设备管理 创新21 世纪,设备技术进步飞快,分别朝着集成化、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计算机化的方向发展。先进的设备与落后

13、的设备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企业,成为企业前进的障碍。因此设备管理也应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与之相适应,才 能保证设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在工厂企业管理中,首先注意和重视的是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 对生产设备的管理,且生产设备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主要资产之一,与质量、工艺、生产、安全、环保一样,构成了整 个企业管理,缺一不可。设备管理不创新,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企业设备管理,可以大大促 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竞争优势。1、把人员培训工作抓紧抓好企业要创新设备管理,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人员培训的

14、重 要性,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明确要求: 一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支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专业队伍;二要对在职设备管理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教育;三要对现有 设备操作、维修工作进行技术培训,三者缺一不可。上杭制药厂从1996 年开始,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有针对性的对设备管理、生产操作和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成效显著。其主要培训方式为:(1)请大学教授和 同行的专家讲授国内外制药设备的发展和管理方法。(2)到国内先进的企业实地学习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经验,并 有针对性的吸收和采纳。(3)广泛参加新

15、技术、新工艺研讨会和设备管理研讨会,收集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推广应用。(4) 有计划地编写培训教材,按照厂年度培训大纲,定期对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基本知识培训。(5)把培训工作 放在现场,由专职点检人员对全体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点检技能的培训。(6)凡发生设备事故,都要及时召开分析会,写 出事故报告,对全体员工进行设备事故的案例教育。(7)由车间自行组织采取集中培训、答题卡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和管理 的培训。(8)与厂外大专院校和相关部门联合办学,进行专业知识和“一岗多能”的培训。(9)厂每年举办一次岗位设备操作的 技术比武,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上述多种形式、多方面的技术和管

16、理培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 了我厂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2、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设备维修经历了事后维修和定期预防维修的发展过程,从50 年代到现在,我们多数制药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确定各自 的设备定修模式,定期实施设备的大中修和日常计划检修,这种维修方式在设备管理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设备 的集成化、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计算机化,设备的结构复杂,检查工作量大,检查质量要求高,一般来说,故障因素 很难靠人的感官和经验检查出来,这就要求用先进的仪器和科学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即应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对 设备进行状态维修。目前,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使设备的状态维修成为可能。早在 1998 年,配备了设备维修诊断仪器, 开展了此项工作,逐步认识了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性,首先为设备专职点检站配备了一些诊断仪器,如各种测振仪、测温仪 等。其次明确了进行状态监测的设备为主作业线设备,并每星期对主要设备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