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道路施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351696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道路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混凝土道路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混凝土道路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混凝土道路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混凝土道路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道路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道路施工(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混凝土道路施工1.1.1 路基工程1.1.1.1 土方施工1.1.1.1.1 软基换填处理施工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场地的表层填筑土分布广泛且多呈欠压密状态,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拟建道路的承载或沉降要求。根据本项目的道路等级,对于未分布淤泥的路段视基底设计标高和表层填筑土的厚度,清除杂填土,换填路基可用土,分层碾压或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案,而对于分布有淤泥的路段,视淤泥厚度确定具体处理方案。(1)箱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台背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箱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土,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涵洞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填筑,如使用机械回填,则涵台胸腔部分应先用小型压实机械压

2、实填好后,方可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涵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分层松铺厚度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机具时,松铺厚度不大于15cm,并充分压(夯)实。(2)路基压实路基压实机械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压实机械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用铲运机、推土机和自卸汽车推运土料填筑路堤时,应平整每层填土,且自中线向两边设置2%4%的横向坡,及时碾压,雨季施工时更应注意。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压实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若控制

3、压实遍数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厚度,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1.1.1.1.2 土方回填施工1)填筑路基要求施工前应将地面积水、垃圾(包括原地面的草皮、树根、杂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全部清除干净,并找平压实。路基施工应将清除的杂物妥善处理,不能倾倒于河流水域中。路基填料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如果采用其它土源作为填料,必须按照以下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土源质量。路基填土应选用塑性指数1226的土质,不能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粘质土、以及淤泥、沼泽土

4、、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和腐殖质土填筑路基。以下土质必须禁止使用:淤泥、沼泽土、生活垃圾、含有树根和腐殖质的土;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强风化岩石及浸水后易崩解的岩石不宜作为浸水部分路基填料。路基要分层填筑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石灰土、石灰粉煤灰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为保证路基基底的稳定,防土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开裂。造成路基疾害,填筑于鱼塘边坡之上的路基采用开蹬搭茬处理,并符合下列要求:路基开蹬搭接前应拆除原有构造物;开蹬前应将鱼塘边坡上的草皮、树根及一切杂物消除干净再进行开路,交界坡面处挖除清理的厚度不宜

5、小于0.3m;开蹬封从坡脚向上挖台阶,要求蹬路50cm,蹬宽100cm,向倾斜坡度为3%,从底层开始,边开蹬边填土,层次要分明,为提高路基的整体性,在开蹬处横向铺设土工格栅;严禁将边坡清挖物做为路堤填料。路基开槽后进行路基碾压,压实度达到要求时,可进行路面基层施工。为避免工后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开裂,填筑路基过程中必须进行分层回填,填筑应分层平行摊铺,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并严格按照路基施工技术规执行。沟槽回填应严格按照有关道路路基压实度标准进行,保证沟槽围路槽底面的回弹模量和压实度要求。2)路基处理材料要求道路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部颁规、行业有关标准,有关施工规定及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施工。

6、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在设计交底在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项目经理部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根据现场情况核实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及时提供开工报告。修建生活和工程用房,解决好通风、电力和水的供应,修建工程使用的临时便道或便桥以保证施工设备、材料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施工前要与各种地下管线有关单位联系、落实现状管道位置、覆土深度,进行现场刨验,采取保护措施。施工时要请相关单位派员到场监护。3)施工方法路基填筑两侧超宽30cm,压实不小于设计路基宽度,最后削坡。路基填筑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配置一定数量的挖掘

7、机、装载机、自卸车装运,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压实。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1)、填筑路基测量定位: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围测量放出线路中心线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放出路基坡脚、边沟位置,并按设计位置开挖边沟。填料的选择及修筑试验段路基填筑前先对取土场的土样进行土工试验,以确定填料的种类、含水量等指标,符合规要求后,可用于路基填筑,对不符合规要求的填料,要改良土

8、质或加强压实等措施。在施工过场中定期对取土场的土进行抽检。在进行全路段路基填筑前,计划在管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长100m左右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以选定合理的压实工工艺参数、填筑层厚度,压实机械的组合方式、压实遍数等数据,以此作为路基填筑工艺的依据。路基填土施工:在施工中必须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路基上不积水。在路

9、基中心线每200m处设一座固定桩,随填筑增高。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路基表面应具有2%4%的向外横坡,做出路肩,且在路基两侧每间隔50m(局部可加密到20m)设置一道临时泄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在雨季路基上的水从泄水槽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路基开蹬搭接前应拆除原有构造物。开蹬前应将延迟边坡上的草皮、树根及一切杂物清除干净再进行开蹬,交界坡面处挖除清理的厚度不小于0.3m。开灯时从坡脚向上挖台阶,要求蹬高40,蹬宽100,向倾斜坡度为3%,从底层开始,边开蹬边填土,层次要分明,为提高路基的整体性在开蹬处横向铺设土工格栅。分层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

10、实,每200m左右或两结构物之间划分为一个施工区。分层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数据严格控制,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但每次厚度不得超过30cm,不小于20cm,最大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每层填土,沿路基横向每侧超填4050cm宽,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采用自卸车卸土时,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度均匀。摊铺整平: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摊铺时层面作成向两侧倾斜2%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c、机械碾压碾压前,先对填层的厚度及平整度进行检查,当不符合要求时,用平地机再整平,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开

11、始碾压时,先用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进行预压,用平地机刮平,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的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光轮压路机重叠1/2轮宽,振动压路机重叠4050cm,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碾压后应保证路床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或超高)一致。1.1.1.1.3 路基填筑病害防治1)路基沉陷:路基局部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形成坑塘和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沉降。(1)原因分析填筑前对基底没有处理,没有对基底表面的杂草、有机

12、土、种植土及垃圾等进行清理,对耕植土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在填筑前没有压实。路基填料选择不当,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料,不易压实。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而采用混合填筑。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对,压实遍数不够等形成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路基下存在软基,路基填筑前没有对软基进行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软基压缩沉降或因承载力不足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沉陷。(2)预防措施填筑前应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土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对耕植土和土质松散的基底进行压实处理,压实度满足规要求。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当采用细粒土时,如含水量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

13、采取凉晒或渗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填筑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满足规要求。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土方路基应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压实机械的功能及碾压遍数应经过试验确定。2)路堤失稳。路堤以下软基向两侧挤出,路堤坍塌或塌陷。(1)原因分析路堤筑于软土路基之上,路堤填筑前未对软基进行处理,而路堤的重量又超过软基的承载能力。路堤填筑速率过快,使软基来不及固结到能够提高承载力来克服路堤的重量。(2)预防措施在路堤施工前对软基进行处理,提高承载力。控制填土速率,填土速率可以由

14、理论计算或用下列方法确定。a.地面沉降速率,埋设沉降板,每隔12天观测一次,要求中线表面日沉降量不大于10mm。b.边桩水平位移:边桩长1.01.5m,打入地面以下1.0m左右,要求日水平位移不超过5mm,c.地基孔隙水压力;在地基不同深度埋设孔隙水压力计进行观测,要求孔隙水压力不超过填土荷载应力的50%60%。(3)治理方法把失稳路基的松填料清除,然后对软基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置换土、反压护坡道,塑料排水板,碎石桩、砂桩等方法进行加固,再将路基分层填筑,分层压实。3)路堤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路堤基底地面经压实后达不到规规定的压实度。(1)原因分析基底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数根、

15、淤泥等没有清除。基底地面原为水田、池塘、洼地,土的含水量搞高,水又无法排出。(2)防治措施路基填筑前应清除地表种植土、草皮、树根、淤泥,然后再进行基底压实。对于水田、池塘、洼地,土的含水量高的情况,应先开纵乡横向排水沟,排水疏干,再进行压实。4)路堤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要求(1)原因分析填土的含水量偏大或偏小,达不到最佳含水量。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者填料不符合要求。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功不够。(2)预防措施应使填土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附近(2%)时进行压实。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等作为路堤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满足下表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计起深度围(cm)压实度()路堤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95上路堤8015093下路堤15090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填土应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通常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8cm。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压实机具和压实遍数。(3)治理方法填料不符合要求应挖出换土。对含水量过大的土,可采用翻松厚层重新减薄厚度后再进行压实,或用增大压实功的机具来压实。1.1.1.1.4 路基排水路基施工中,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填方路堤应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