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识字这把“金钥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34534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用好识字这把“金钥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如何用好识字这把“金钥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如何用好识字这把“金钥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如何用好识字这把“金钥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如何用好识字这把“金钥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用好识字这把“金钥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用好识字这把“金钥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莫疑春归无觅处 静待花开会有时 如何用好识字这把“金钥匙” 玉溪第三小学 张翠芬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在这莺歌燕语、春风和煦的季节,很高兴能与大家欢聚一堂。谢谢名师工作室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工作中研习反思,沉淀总结,更荣幸的是能够与在座的奉献在一线的优秀教师们有一次深入的相互学习。 一、为什么说识字是把“金钥匙” “蒙养之时,识字打先”,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中外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的汉字是“复脑文字”,让儿童学习汉字,对儿童智慧潜能发展有促进作用。语文教育专家郝家杰指出:“要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水平,首先应让小学生

2、一入学便科学地识字,尽早读书,受到普通话、规范字的正规教育,突破汉字的识字关,奠定学生作为现代人所应有的汉语文化基础和学习基础,增强他们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洞察力。”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关口。与此同时,就整个教育来说,识字也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而书面语言记载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学生只有识了字,以字词为中介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经验,才能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并在记忆中以字词的形式巩固已认知的成果,甚至加以传承。 所以,在基础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把识字教学放在首要位置,集中解决好识字的瓶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接下来,我将通过

3、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 识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汉字的构建,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任何拼音文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汉字字型的结构不同于图画,也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是由各种不同的基本笔画按一定的规律和方式组成的方块字,结构复杂,类似性大。较之于表音文字,汉字更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形象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 我们该怎样操作呢?如,教学“游”字时,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在黑板上逐一写出笔画让学生观察:一个小孩子(子)戴着一顶游泳帽(人),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泳。又比如,教学“呆”字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说出:“一个人张

4、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是在发呆呀!”这两个实例说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字义的关系,只要注重运用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等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化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或一段段动听的小故事,就能使学生在识字中发展其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 识字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一种可能性。他们的能力是一种潜能,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强化和肯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潜能的强化起了关键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良好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

5、和归宿。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潜能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的平台。优化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是我们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与境界。那么,如何优化我们的课堂,使之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呢?比如,学“山”字,有人看到的是“两岸青山相对出”,有人看到的是“五千仞岳上摩天”;学“水”字,有人听到的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有人听到的是“浪淘风簸自天涯”;学“鸣”字,有人说这是“子规夜半犹啼血”,有人说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对于一个“花”字,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花儿对我们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健康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

6、。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学生走进了汉字就好像走进了连绵的画廊,那人那物那情可观可闻可触,跃然纸上,不由得呼之欲出。又比如,学习“实”字,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能观察联想、发现创新出“头戴一顶帽,忠实又可靠”来;学习“出”字,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就有可能很快观察发现出“山上山”来。这又是为什么?这都是缘于汉字本身就是想象的婴儿,她赋予了我们非常宽广的联想、发现、创新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段故事;一个指事字,图文并茂;一个形声字,音像俱备。可以说,拼音文字是抽象的,可条分缕析,能循规蹈矩;而方块汉字是形象的,能感悟体会,可灵犀顿

7、悟。前者是平面的,后者是立体的一个汉字居然构造了音、形、义的三维空间。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去感悟汉字,让他们在和古人的不谋而合中跨越时空去解读一笔一画的合理、简洁和绝妙,用今天多样的社会文化生活去印证、诠释她的丰韵、博大和深远,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二、如何用好这把金钥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如果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比喻成一座巨大的宝库,识汉字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金钥匙。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便是引领学生灵活地掌握和运用这把金钥匙,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一)遵循儿童认知规律,识字教学应从独体字开始。皮亚杰说:“儿童不能区别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认为自然界

8、中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都是自己的同类,赋万物以生命。”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要尽量感性一点、浅一点、轻松一点。而儿童学习汉字的初始,接触最多的是独体字,尤其是象形字,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编者这样安排,是符合儿童对汉字的认知顺序的。识字教学应由学习独体字开始,抓住字源,再现汉字的画意,由图像引导儿童进入汉字王国,探究形义,开始自己的识字之旅。具体做法是:再现图像引导联想形成新像建立意义。例如:在教学中“日”“目”二字,引导学生看“日”“目”的象形图,利用此图向学生解说:“日”中间的一点表示日光(与“月”的上横表示月光相同),楷书写成一横;“目”的两横是眼珠的轮廓。这种看图理解的教法,经我们实验证

9、明,小学生不但容易理解和识记,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汉字科学文化的熏陶。(二)遵循构字规律,探究合体字教学我们知道多个独体字运用会意法和形声法组合造出了合体字。所以,教学会意或形声这些合体字时,通过先整个字拆分成独体字,了解其各自的基本含义和功能作用,而后再弄清其组合后的整体含义,这样就能透彻地了解其字义,意义地识记其字形,也就是“因义记形”。这种汉字析解方法既教学生识字,授以识字之法,又能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并能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避免机械识记,减少错别字出现的概率。“拆分拼组”是我们进行合体字教学的一种最主要的方法,但是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分解组合,而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由这

10、些独体字组合成这个合体字,祖先通过这样的拼组向后代传达怎样的文化信息,一定要究其本义,记其字形,用其引申,方能熟练运用。1领会其意会意字的教学从造字法来看,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作表意的形旁组成一个字,把它们所表达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这就是会意。会意字的教学,一般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步骤进行。即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这个会意字的形、义、音;再把字拆分成若干个独体字,引导学生了解每个独体字的意思;然后再将几个独体字拼组起来,让学生理解每个独体字与整个会意字的形义的联系,掌握会意字的形、义、音。根据字的不同构字方法和承载的文化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讲解描述法讲解描述法就是运用

11、精练的语言去阐明汉字构形的原理,这是合体字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如教学“明”字时:师:“明”是什么意思?生:是“亮”的意思。师:那么,什么样的事物可以称为很亮的呢?生:天上的太阳很亮;生:晚上的月亮很亮;生:房间里的电灯很亮。教师指着“明”字讲解:左边的“日”指太阳,右边的“月”指月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日月合在一起就会大放光明,两种出色的事物合在一起就会相得益彰。祖先就已明白这一道理,我们更应发挥集体的力量。教师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明”字构字的原理,还水到渠成地向学生阐述了中华人民团结一致的民族力量,让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2)动手演示法通过动作或实物演示的方法来让学生直观地掌握汉字

12、的音形义的关系。如教学“掰”字时,教师用两只手用力把已经剥去皮的柚子从中间掰开,柚子马上分成了两半,学生马上知晓“掰”就是用两只手把东西分开的意思。像这个结构的字还有很多。如:辩、辨、瓣等,这样引申和拓展,比较和区别,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更多结构相同的字。又如“灭”字,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则形义不言自明。(3)绘图示意法借助于简笔画或借助于篆书或篆书以前没有脱离图形的象形符号,将字与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再现字的形义关系。如教学“丛”字:师:(板画了“一棵树”)这是丛林吗?生:不是,丛林是由很多棵树组成的。师:哦,怪不得“丛”的上面有两个人,表示多的意思。(教师又板画了散乱的几棵

13、树)那么,这么多树是丛林吗?生:这好像不大像丛林。师:(又板画了密密麻麻连在一起的树木)现在这像丛林了吗?生:树木连成一片,长在一起,就是丛林了。师:哦,怪不得“丛”的下面有“一”,表示植物长在一起的意思。那么一棵棵的树生长在一起就叫丛林。路边很多草长在一起那就叫草丛。教师通过简笔画勾勒,运用启发式的叙述帮助学生轻松地发现了会意字的字形、字意,明白了祖先造字的用意。(4)故事讲述法中华汉字的灿烂辉煌就体现在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思想,一个汉字就是一种文化,一个汉字还是一段故事。通过一段故事,认识一个或几个汉字。如杨修修门的故事,说曹操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修灵机一动,意识到曹操嫌

14、门大了(阔),便把门拆了重修,通过故事来识记阔字。”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我们中华的民族文化和祖先的聪明智慧,而且在头脑中深刻印记了汉字的字理知识。(5)歌诀字谜法。会意字的教学中还可运用歌诀、字谜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形义。如“办“字,歌诀可编为:“办事要用力,两边流汗滴”;教学“古”字时,可编这样的谜语:“上十下面口,表示很多口;口口相流传,历史很悠久”。这样的字谜形义结合,十分便于学生意义识记。2形义结合形声字的教学汉字是一种典型的意音文字,而且80%都是形声字。形声字教学的重点在于“形”,形旁指示字的意思或属于哪一类,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的发音。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

15、启发学生自觉概括出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构成规则,然后引导学生去灵活运用、广泛迁移。(1)形声字有许多种类:左形右声(财、铜、冻),右形左声(故、瓢、削),上形下声(露、界、爸),下形上声(斧、驾、慈),外形内声(固、病、园),内形外声(闷、问、辫)等。左形右声或右形左声,上下、内外等,形或声在哪一处都不固定。(2)依据声旁,灵活识字依据声旁,可以内推汉字的读音或字形。如:“青”是后鼻音,由此可以内推,由“青”字作偏旁的形声字都是后鼻音。又如:“仓”读作“”,因此“舱、苍”等字里面都有“仓”,而不是“仑”。有的声旁还兼具表意的功能,合理运用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教学形声字“娶”,它的声旁是“取”,本意是抓了俘虏以后将它的耳朵割下来,在这个“娶”字中,声旁“取”除了表示读音,还兼有抢亲的意思,这是和古时候的习俗有关。又如“婚”,声旁是“昏”,在古时不明为“昏”,为了抢亲成功,所以人们趁着黄昏时光线昏暗,去将女子抢回家结婚。抓住了这样具有表意功能的声旁,生字教学就变得生机勃勃。汉字形音义统一的特点也产生出其他许多特点,其中重要的一个是“系统”特点,该特点展示了汉字几千年来科学的构形体系。比如,在形音义的统一体中,形、音、义各自又形成了不同的系统。以“艮”为例,作为一个字形系统,有“很、恨、狠、痕、哏、根、跟、恳、垦、龈、银、垠、限、眼”等常见字。“艮”的金文“ ”,像人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