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八6.4生态环境保护选修0713117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342467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八6.4生态环境保护选修0713117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八6.4生态环境保护选修0713117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八6.4生态环境保护选修0713117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八6.4生态环境保护选修0713117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八6.4生态环境保护选修0713117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八6.4生态环境保护选修07131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八6.4生态环境保护选修07131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提升作业 四十八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用时:45分钟)非选择题1.2016年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长江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列举长江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的生态问题。(2)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如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解析】第(1)题,建设水库,库区水位上升,淹没土地,水流减慢,泥沙淤积,生态环境改变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大。第(2)题,结合环境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答案:(1)库区泥沙淤积,淹没库区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变化),

2、水生生物栖息环境破坏。 (2)中上游加强水土保持(建设防护林),中下游退田还湖。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冬虫夏草一般生长在海拔3 0005 000 m的山地阴坡、半阴坡的灌丛和草甸中,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极高的药用与经济价值,使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相当关注。下图为三江源区分布图。分析三江源区成为冬虫夏草优质产区的主要原因,并为该区域冬虫夏草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解析】由材料可知冬虫夏草的生长习性为喜冷湿,而三江源区海拔高且空气湿度大,正好满足其生长所需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且三江源区的经济活动较少,环境污染小,有利于优质冬虫夏草生长。冬虫夏草的经济价值会吸引人们滥采滥挖,因此

3、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从对其进行保护、进行合理开发、发展人工培育技术等方面回答。答案:原因:三江源区海拔高,温度适宜,冬虫夏草生长周期长,品质好;三江源区空气湿度大,适宜冬虫夏草生长;三江源区人口稀少,生态环境良好;三江源区工厂企业少,环境污染小。措施:加强对冬虫夏草资源的全面调查;建立冬虫夏草的自然保护区,促进其自然繁殖与生长;合理采挖,确保冬虫夏草的正常生长与繁殖;加大资金投入,发展人工培育技术等。3.2016年春节期间,由周星驰导演的贺岁片美人鱼上映,该片讲述了人类无节制地开发沿海地区,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故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四次围海造陆高潮:新中国成立之

4、初的围海晒盐;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围海造田;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的围海养殖。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第四次填海高潮,则是沿海地方政府主导的港口经济和临海工业。下图示意围海造陆。分析围海造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解析】由材料、图像可知,我国经历了四次围海造陆高潮,对地下水位、生物、水质等要素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还会增加赤潮、洪涝灾害的发生。答案:造成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恶化;工农业污染排放增多,引发赤潮;阻塞部分入海河道,引发洪灾。4.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图中A、

5、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A为武夷山山区,环境保护的重点应为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B地区环境保护的重点应为保护湿地,防止水污染等。第(2)题,A地区过度开垦会造成水土流失,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扩大,同时会影响河口处渔业资源。答案:(1)A地区以保护森林、保持水土、保护水质为主。理由:位于气候湿润的山区,河流上游源地。B地区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湖泊)为主。理由:位于河流中下游湖泊沿岸,人口密集,城镇较多,经济较发达。(2)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水质

6、下降,污染加剧,可能使河口地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也可能因营养盐类增多,渔业资源更丰富。5.下面图甲示意我国西北沙漠边缘某灌溉农业试验田周边1998年开始试验至2010年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情况,图乙示意该地土壤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19982010年该灌溉农田周边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图中所反映的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解析】第(1)题,直接获取图甲中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信息即可回答变化特点,图乙显示了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据此回答即可。第(2)题,图中反映的生态问题是土壤盐碱化导致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防治措施要从防治

7、盐碱化入手。答案:(1)特点:生物多样性指数2004年前上升,2004年后下降。原因:2004年前,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农田周边土壤水分条件改善。2004年后,随着试验田周边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出现次生盐碱化。(2)加强监测等管理措施;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草,保护天然植被。6.(2017衡水模拟)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确认,2013年葛洲坝附近唯一的自然产卵场中的中华鲟没有繁殖产卵。葛洲坝建成后的几年里,中华鲟野生种群的数量从70年代的1万余尾减少到目前的57尾。下图为中华鲟产卵区分布变化示意图。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鲟数量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解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自然和人为原因,由材料和图中文字描述得出主要是人为原因:葛洲坝工程建设时破坏了中华鲟的产卵等生存环境;长江中下游水体污染严重导致幼鱼大量死亡;渔民过度捕捞。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由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大坝等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严禁捕杀;做好保护中华鲟的宣传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原因:葛洲坝工程建设时破坏了中华鲟的产卵等生存环境;长江中下游水体污染严重导致幼鱼大量死亡;渔民过度捕捞。对策:建大坝等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严禁捕杀;做好保护中华鲟的宣传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