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34129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五”期间,X旗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 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局以农牧区工作为重点,以解决农牧民饮水困难,提高农牧民生活质 量,改善农牧民健康状况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配置水资源, 坚持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同经济发展、产业开发、农牧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十五”?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本着“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 加强领导,明确目标,通力合作,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真正成为利民、富民工程,为农牧业 增产、农牧民增收奠定基础。现将 2000-2008年我旗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

2、况我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总面积3415平方公里,辖有4 个镇, 1 个乡, 1 个苏木,有 178 个行政村, 537 个自然村, 19 个嘎查。总人口202244 人,其中:农业人口164481 人, 牧业人口 2967 人。X旗海拔高度13251802m之间,属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寒冷期长, 无霜期短,大风日多,降雨量少,多年平均气温1.4C,多年平均无霜期96天,多年平均降 雨量387.76mm,而多年平均蒸发量1844.4毫米。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加之水文、地质 条件复杂,入渗系数小,河川径流少,境内没有地表河流。水资源总量为13019.31万m3/年, 其中地表水资

3、源量3102.02万m3/年,地下水资源量9917.29万m3/年。地下水可开采量 6444.90万m3/年。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农牧区大部分人畜饮水以 开采浅层水为主,水质硬度高,缺碘,含氟量高。近几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快速的 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增加,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使一些地区农牧民生活饮用水 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干旱少雨气候频繁发生,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地下水位 下降,水质恶化,传统的以开采浅层水为主的筒井取水形式已不能满足需水要求,严重缺水 困扰着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因此解决农牧区饮水困难问题,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 高农牧民身体健

4、康水平,已迫在眉睫。二、20002008 年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完成情况1、人畜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批复情况 2000-2008年自治区共批复人畜饮水及防氟改水工程62处,分布在62个自然村,拟解决3.56万人, 4.1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和改水问题。其中:防氟改水工程1处,拟解决 2100人, 1600头只牲畜的改水问题;自来水工程?22?处,拟解决?1.676万人、 1.648?万头 (只)牲畜饮水问题;集中供水点40处,拟解决1.884万人, 2.452万头(只)牲畜饮水问 题。批复工程总投资130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80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522万元。国家投资实际到位756万元。(盟

5、从2001年第一批人畜饮水工程费中扣除全盟水资源普 查费10万元,扣盟农研所种薯场工程费6万元,从第二批工程费中扣盟农业局万寿滩良种场 工程费8万元,三项共计24万元)。分年度批复资金计划详见附表1。2、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自治区2000-2008年人畜饮水工程批复计划和资金到位情况,我旗2000-2008年共解决60个自然村, 3.28万人, 3.87万头(只)牲畜的缺水和改水问题。解决缺水自然村60 个,解决3.08万人, 3. 63万头只牲畜的缺水问题;解决改水自然村1个,解决0. 21万人, 0.24万头只牲畜饮用高氟水问题。共建自来水供水工程16处,使23个自然村, 1

6、.63万人饮 用上了自来水;建集中供水点工程37处,使37个自然村的1.65万人结束了从村外拉水吃的 历史。2000-2008年完成人畜饮水水源工程:共打深机井41 眼,总进尺4088米,建地表拦蓄 工程1处;配套安装深井潜水电泵46台套,功率250.9千瓦,安装调频供水设备9台套,功 率109.5千瓦;铺设输水主管道37.20千米,支管道37.89千米,入户管道39.16千米,入 户1996户;建检修井61眼,消防井10眼,建机井管理房52间758.62平方米,砌筑院墙 360 延长米,架设高低压线路3.02 千米。共完成土方48.28 万立方米,石方3.77 万立方米, 浆砌石体 195.

7、84 万立方米。完成投资 1176.2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696.08 万元、地方配套 及群众以劳代资480.16 万元。2008年自治区批复我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2 个自然村2700人,3400 头只牲 畜的饮水安全问题,批复投资98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0万元,群众自筹38 万元。该项工 程目前尚未完工。分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详见附表2。三、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具体做法?“十五”期间,旗委、政府对国家实施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十分重视,把解决农村饮水, 保障农牧民基本生存和身体健康做为全旗农牧区重点工作来抓。我们按照自治区下达人畜饮 水解困工程项目实施要求,为顺利、保质、保量完成工程的实

8、施及工程建后的良好运行和管 理工作,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1、行政领导责任制为逐步改善干旱地区农牧民的饮水、改水问题,加强农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设 施体系,旗委政府把该项工作列为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在项 目建设前期,旗政府成立了以旗长任组长,分管旗长任副组长,水利、财政、计划、卫生、 审计、乡镇领导为成员的“太仆寺旗人畜饮水解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旗的人畜饮水解困 项目管理工作。同时,在水务局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从旗到乡镇到 村,层层签定责任书,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组织保障体系。工程领导小组经常深 入工程现场了解

9、指导工程进展情况,监督检查工程质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各成员单位全 力以赴,积极配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123下一页2、工程规划建卡制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农牧区饮水解困工程规划,是解 决农牧区饮水问题的前提条件。为此,我旗聘请专家对全旗地下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估调查, 摸清了地下水资源量,由卫生部门对全旗饮用水水质状况进行化验分析,结合全旗实际情况, 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完成了太仆寺旗十五人畜饮水解困项目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积 极推行项目管理建卡制度,由水务、卫生部门派专人在乡村负责人的配合下,逐村逐户摸清 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建档立卡,明确工程措施,投资规模,效益户数

10、人口数,为分期分批逐 年解决饮水困难问题提供依据。3、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项目工程建设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施工、材料采购等全部实行招投标制,增 加了透明度,确保了工程质量并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工程项目全部实行合同管理制,对项 目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建后管护等各个环节均签定合同,用项目合同制约当事人的责任、 权力、义务。在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过程中,监理人员按作业程序即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 查,对水源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水泵、管材等材料物资质量、价格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 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弥补工作中的漏洞,起到了很好的督查作用。4、项目资金实行“三专一封闭”制 在饮水解

11、困工程项目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三专一封闭”制,做到专项资金专人管理, 专项使用,保证资金使用合理、规范,也保证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顺利实施。5、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制各项饮水解困工程完工后,由有关部门组成验收组,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及 各有关技术规程要求、标准进行检查初验,实地核实各种数据,建立档案台帐,并提交验收 申请和验收报告,从而保证了各项工程的工程质量。四、饮水解困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十五”期间,为不断完善我旗农牧区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克服“重建轻管” 的思想,真正使工程发挥长期效益,我们以保障农牧民生活用水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 务为宗旨,积极探索建立责、权、利明晰的管

12、理体制和精简、高效、低成本的运行机制。1、管理体制 工程竣工后,我们及时与项目受益村签定人饮解困工程移交书、人饮解困工程管护 责任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工程管护责任到人,对各项工程设施进行保护、维修,确 保安全运行。明确了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建设的单个受益村工程产权归集体所有,受益村村委 会或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的管理体制;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 村工程,其产权归集体所有,工程由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工程委员会由县级水行政部门或 委托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组建,成员由水利部门,受益乡和村代表组成,村级代表要通过用 水户大会选举产生;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饮水工程,实行“自建、自

13、有、自用、自管”, 其产权归个人所有。2、运行机制 工程建后运行中,由村管理委员会或用水户合作组织行使工程管理职能,由专人负责, 同时在水务部门的指导下,就水源保护,工程运行等方面知识进行集中培训,提高管理人员 的业务素质,加强对供水设施管护,严格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供水,降低运行成本。建立健 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水费收缴,财务收支帐目定期公布,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的监督,创造 良好的运行机制。集中式供水工程经营管理方式分两种: 一是集中供水点采用以自然村成立用水合作组,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水费计收的方法, 供水管理人员12名,收费标准:以供水的管理人员工资+机电费用和维修费,收费一般1.5 2.5

14、 元/吨。二是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苏木所在地和跨村自来水供水工程。供水管理 人员 23名,收费标准2元/吨,用水少的地区适当增加。3、水源保护 加强水源地保护,是保证工程持久发挥效益的重要环节。首先加强水源地周边地区的环 境保护,限制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有害物品堆放,加强污水排放管理和污水处理工 作,防止供水水源污染;其次要由卫生部门人员,对水源地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化验,保证工 程受益范围内生活饮用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上一页 123下一页五、饮水解困工程成果 我旗农牧区饮水解困工程经过五年的努力,共建成各类饮水工程52处,改水工程1处,完成总投资1176

15、.2万元,使3.28万农牧民彻底摆脱了缺水、饮高氟水的历史,人民群众生 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再一次解放了劳动力,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缺水贫困地区的群 众从此结束了祖祖辈辈拉水驮水的历史,大批青壮劳动力从找水担水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 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增加了经济收入。“昔日吃水贵如油,今日吃水拧龙头”是他们的真实 写照。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受益项目区群众摆脱吃水难问题,也摆脱氟斑病、骨质疏松、骨 变形等疾病的困绕,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丰富了,邻里和睦, 庭院整洁,村容村貌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受益

16、项目区在解决了群众吃水 问题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庭院经济,各家各户满院绿色,房前屋后种满了蔬菜瓜 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存在的问题1、近年来,随着我旗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旗政府所在地宝昌镇城 区扩建工作,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已呈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趋势。以旗行政中心为主体的新的 办公区域座落在宝昌镇南部,以宝龙小区为代表的各类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在宝昌镇落成,以 沃尔图薯业深加工生产基地为主的各类加工业落户宝昌镇周边,商业网点、餐饮、住宿服务 业发展迅速,使宝昌镇镇区面积由原来的?畑2,发展至0?km2,宝昌镇周边的城北村、东 明村、西坡村、菜园村、宝胜村已出现机关单位、城镇居民和村民混居的局面,原已有的人 饮工程出现使用范围不明确的现象。只有跨村社建设供水管网,并入城镇供水系统,才能彻 底解决这种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