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33947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十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W)波形发生器一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2、学习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有多种形式,本实验选用 最常用的,线路比较简单的几种电路加以分析。1、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文氏电桥振荡器)图11-1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其中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 同时兼作选频网络,R、R、R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调节电 12W位器R,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利用两个W反向并联二极管D、D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D、

2、D采用硅管(温1 2 1 2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半周对称。R的接入3 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电路的振荡频率f O 2nRC起振的幅值条件式中R =R +R +(R r ), r 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f W 23 DD调整反馈电阻R (调R),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如不能起振, fW则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大R。如波形失真严重,则应适当减小R。 ff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节振荡频率。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UuCE?215K10KJ-12V).01 U+ 2V90 coDi IM4J4

3、SX2R:i 2.2K图11 1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2、方波发生器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方波发生器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 RC 积分器两大部分。图11-2所示为由滞回比较器及简单RC积分电路组成的方波 三角波发生器。它的特点是线路简单,但三角波的线性度较差。主要用于产 生方波,或对三角波要求不高的场合。电路振荡频率式中 R=R + R1 1 W12R C Ln(1 + 些)f fR1R =R + R 方波输出幅值U =Uom Z三角波输出幅值RU 二 2 U cm R + R Z12调节电位器R (即改变R /R ),可以改变振荡频率,但三角波的幅值也随W 2 1之变化。如要互不影响,

4、则可通过改变R (或C)来实现振荡频率的调节。 ff图 112 方波发生器3、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如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如图 113 所 示,则比较器A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12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图 114 为方波、 三角波发生器输出波形图。由于采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因此可实现恒流充 电,使三角波线性大大改善。图 11-3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振荡频率f -O 4R (R + R )C1 fW f方波幅值U =Uom Z三角波幅值U 二 uomRZ2R调节R可以改变振荡频率,改变比值-i可调节三角

5、波的幅值。WR2图 11 4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输出波形图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12V直流电源2、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频率计5、集成运算放大器UA741X26、二极管IN4148X27、稳压管2CW231X1电阻器、电容器若干。四、实验内容1、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按图1 11连接实验电路。1)接通12V电源,调节电位器R,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从正弦波到W出现失真。描绘u的波形,记下临界起振、正弦波输出及失真情况下的R值,OW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2)调节电位器R ,使输出电压u幅值最大且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分别WO测量输出电压U、反馈电压U+和U-,分析研究振荡的幅

6、值条件。O3)用示波器或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f,然后在选频网络的两个电阻OR上并联同一阻值电阻,观察记录振荡频率的变化情况,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4)断开二极管D、D,重复2)的内容,将测试结果与2)进行比较,12分析D、D的稳幅作用。12*5) RC串并联网络幅频特性观察将RC串并联网络与运放断开,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注入3V左右正弦信号, 并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RC串并联网络输入、输出波形。保持输入幅值(3V) 不变,从低到高改变频率,当信号源达某一频率时,RC串并联网络输出将达最 大值(约IV),且输入、输出同相位。此时的信号源频率f = f 0 2nRC2、方波发生器按图1 12连接实验电路。

7、1)将电位器R调至中心位置,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描绘方波u及三角波WOu的波形(注意对应关系),测量其幅值及频率,记录之。C2)改变R动点的位置,观察u、u幅值及频率变化情况。把动点调至最WO C上端和最下端,测出频率范围,记录之。3)将R恢复至中心位置,将一只稳压管短接,观察u波形,分析D的限W O Z 幅作用。3、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按图113连接实验电路。1)将电位器 R 调至合适位置,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描绘三角波输出 uW0及方波输出u ,测其幅值、频率及R值,记录之。OW2)改变R的位置,观察对u、u 幅值及频率的影响。W O O3)改变R (或R ),观察对u、u 幅值及频率的影响。1

8、 2 O O五、实验总结1、正弦波发生器1)列表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2)根据实验分析RC振荡器的振幅条件3)讨论二极管D、D的稳幅作用。122、方波发生器1)列表整理实验数据,在同一座标纸上,按比例画出方波和三角波的波 形图(标出时间和电压幅值)。2)分析R变化时,对u波形的幅值及频率的影响。WO3)讨论D的限幅作用。Z3、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1)整理实验数据,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2)在同一坐标纸上,按比例画出三角波及方波的波形,并标明时间和电 压幅值。3)分析电路参数变化(R , R和R )对输出波形频率及幅值的影响。1 2 W六、预习要求1、复习有关 R

9、C 正弦波振荡器、三角波及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估 算图111 、 112 、 113电路的振荡频率。2、设计实验表格3、为什么在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要引入负反馈支路?为什么要增加二 极管D和D ?它们是怎样稳幅的?124、电路参数变化对图 112、113产生的方波和三角波频率及电压幅 值有什么影响?(或者:怎样改变图 112、113电路中方波及三角波的频 率及幅值?)5、在波形发生器各电路中,“相位补偿”和“调零”是否需要?为什么?6、怎样测量非正弦波电压的幅值?实验十二RC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2、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二、实验原理 从

10、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若用R、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Hz 1MHz的低频信号。1、RC移相振荡器电路型式如图12-1所示,选择RRiO图12 1 RC移相振荡器原理图振荡频率f -1 2n6RC起振条件放大器A的电压放大倍数丨隈丨29电路特点简便,但选频作用差,振幅不稳,频率调节不便,一般用于频率固定且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频率范围几赫数十千赫。2、RC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 电路型式如图122所示。振荡频率f -1O 2tRC起振条件|鹉3电路特点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 良好的振荡波形

11、。图12 2 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原理图3、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电路型式如图123所示。图12 3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原理图 f =丄0 5RCCiIFA振荡频率起振条件Rr12电路特点 选频特性好,调频困难,适于产生单一频率的振荡。注:本实验采用两级共射极分立元件放大器组成RC正弦波振荡器。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12V 直流电源2、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4、频率计5、直流电压表6、3DG12X2 或 9013X2电阻、电容、电位器等四、实验内容1、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1) 按图124组接线路图124 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2) 断开RC串并联网络,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

12、数。(3) 接通RC串并联网络,并使电路起振,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u波形,O调节R使获得满意的正弦信号,记录波形及其参数。f(4) 测量振荡频率,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5) 改变R或C值,观察振荡频率变化情况。(6) RC串并联网络幅频特性的观察将RC串并联网络与放大器断开,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注入RC串 并联网络,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约3V),频率由低到高变化,RC串并联 网络输出幅值将随之变化,当信号源达某一频率时,RC串并联网络的输出将达 最大值(约IV左右)。且输入、输出同相位,此时信号源频率为f = f =0 2nRC2、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1) 按图125组接线路(2)

13、断开双T网络,调试T管静态工作点,使U为67V。1C1(3) 接入双T网络,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若不起振,调节R,使电路W1起振。(4) 测量电路振荡频率,并与计算值比较。图12 5双T网络RC正弦波振荡器* 3、RC移相式振荡器的组装与调试(1) 按图126组接线路(2) 断开RC移相电路,调整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测量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3) 接通RC移相电路,调节R使电路起振,并使输出波形幅度最大,用B2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u波形,同时用频率计和示波器测量振荡频率,并与理论O值比较。* 参数自选,时间不够可不作。图12 6 RC移相式振汤器五、实验总结1、由给定电路参数计算振汤频率,并与实测值比较, 分析误差产生的 原因。2、总结三类RC振荡器的特点。六、预习要求1、复习教材有关三种类型RC振荡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计算三种实验电路的振荡频率。3、如何用示波器来测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