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33538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状态管理程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的通过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的技术的和管理活动对产品技术状态项目 实施有效控制,保证能够使用正确、现行有效的技术状态文件,确保产品实 物与相应文件在研制生产全过程中,保持文实相符,具有可追溯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合同要求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新产品、特殊产品的研制、生产 过程。3术语定义3.1技术状态: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中所达到的产品功能和物理特性。3.2技术状态审核:确定技术状态项目符合其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检查。3.3技术状态基线:在某一特定时间正式规定的产品的技术状态,它是后续活动的参照 基准。3.4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的控制是指技术状态基线确定后,为技术状态项目的变更 而对

2、提出的更改建议所进行的论证、评审、协调、审批和实施的活 动。3.5技术状态文件:确定技术状态项目要求、设计、生产和验证的文件,可以采用任何 媒体方式。3.6技术状态标识:是一种确定产品技术状态基线特征的经过批准的文字形式,包括各 阶段形成的技术状态文件、带标记的图样和其他标识。3.7技术状态管理技术和管理的活动,包括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3.8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纪实是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文件、提出的更改状况和已批 准更改的执行情况所作的正式记录和报告,为技术状态演变进行有 效管理。3.9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确定具体产品或项目的技术状态管理组织和程序的文件。3.10功能特性产品的定量性能参数和设计

3、约束条件,包括使用参数及其公差。3.11物理特性装备、器材等的物理特征,可以定性或定量描述,如成分、尺寸、 形状配合等。4职责4.1工艺科负责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的制订、控制、更改、发放、验证及审 核工作,确保技术状态更改的要求落实到相应的技术文件中。4.2质检科、检测中心负责技术状态文件的实施过程监督,技术状态审核 及产品技术状态项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的测试工作,验证技术状态 的更改是否纳入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中,验证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所 要求的技术状态。4.3生产公司负责按技术状态文件的要求及文件更改来安排生产,负责统 计受技术状态更改所受到影响的产品和材料统计。4.4采购供应商负责在进行设备采

4、购活动中,及时将技术状态更改传递给供 应商,并监督其实施。4.5销售公司负责将适用的技术状态更改传递给用户,在售后服务活动中执 行或协助用户实施。5工作程序5.1确定技术状态管理项目(产品)5.1.1合同有要求时,公司确定一个管理其技术状态的产品清单,以分 阶段、稳定地实现产品规定的功能和物理特性,保持产品技术状 态的相对稳定。5.1.2公司将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新研制项目作为技术状 态管理项目。5.1.3管理其技术状态的产品清单需提交顾客批准。5.2建立技术状态基线5.2.1工艺科和项目负责人按照产品研制阶段的划分确立产品技术状态 的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的时机,并纳入产品的

5、质量计划安排。5.2.2确定对应三种技术状态基线所需编制的技术状态文件。5.3技术状态标识5.3.1技术状态文件应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描述和说明,主要内容包括:(1)产品规定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2)验证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所需要进行的各 项试验及实施细则;(3)产品内外接口、协调关系;(4)产品主要功能特性与接口及设备的关系;(5)设计限制条件和偏离许可;(6)有关的更改和追溯性的信息。5.3.2功能基线标识产品的功能基线标识为项目负责人批准的技术说明书、技术规 格书。5.3.3分配基线标识分配基线标识在工程研制阶段前半部分形成。主要文字形式为 产品设计任务书、设计规范、试验

6、规范、产品质量计划(可靠性、 维修性保证大纲等)及标准化大纲(综合要求)等。5.3.4产品基线标识产品基线标识在产品研制阶段后半部分和生产定型阶段形成。主要形式为签署完整的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包括生产图样、工 艺文件、检验标准及试验标准;生产定型阶段的产品规范、工艺 规程、设计图样、产品验收试验规范、标准化审查报告等。5.4技术状态控制5.4.1技术状态控制包括行政与技术上的项目管理及对己经批准的技术 状态标识(如设计任务书、规范及图样等)所进行的更改实施控 制。5.4.2项目管理(1)新产品研制应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进行,明确划分研制 阶段,提出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要求;(2)产品研制、生产应

7、按质量手册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对技术状态进行有效控制。5.4.3技术状态文件发放、回收控制(1)批准生效的技术状态文件原件由工艺科统一管理。(2)技术状态文件发放、回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5.4.4技术状态更改控制(1)技术状态更改应执行更改控制程序,严格控制更改,以稳 定技术状态,保证更改有利于产品性能、费用及进度的要求。(2)技术状态文件更改根据:a. 顾客要求;b. 设计差错或完善设计;c. 研制过程中所需的偏离等。5.5技术状态纪实5.5.1技术状态纪实是为了保证技术状态的可追溯性。首先应记录经批 准的技术状态文件,然后连续跟踪记录研制及生产过程的更改情 况。5.5.2技术状态纪实

8、的主要内容包括:(1)己批准的技术状态文件;(2)记录和报告更改过程;(3)更改执行情况;(4)更改效果。5.5.3技术状态纪实应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控制和归档。5.6技术状态审核5.6.1技术状态审核是为确定技术状态是否符合技术状态文件所进行的 检查。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基线和更改后的技术状态,应分阶 段、分级别进行必要的审查、评审和鉴定,是产品研制各阶段 完成的标志。5.6.2技术状态审核的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产品质量评审和产品确认 应执行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5.6.3产品验收之前,工艺科负责组织生产公司、质检科、销售公司等 职能部门和有关技术人员对产品功能技术状态和物理技术状

9、态 进行评审。评审时邀请顾客参加。5.6.4功能技术状态评审是通过检查评审、检验和试验记录来证实技术 状态项目是否达到了功能技术状态基线中和技术文件中表达或 规定的所有性能和功能要求。5.6.5物理技术状态评审是通过检查产品制造各工序的检验记录和产品 试验记录,来证实技术状态项目的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确定的物 理特性要求。5.6.6技术状态评审可结合产品质量评审一起进行,做好评审记录并形 成文字结论。5.7技术状态管理计划5.7.1按合同要求,工艺科负责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按规定履行 签署手续,经工艺科负责人和生产公司、质检科会签,项目负责 人批准后实施。5.7.2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要求(1)概述a. 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范围、适用阶段。b. 其他应预先说明的事项。(2)相关文件依据和引用的标准、规范和文件。(3)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项目和技术状态文件的关系、状态基线、文件类型、 可追溯性标识和发放程序。(4)技术状态控制更改控制。(5)技术状态纪实资料的收集、记录、处理和保存。6相关文件6.1质量手册6.2文件控制程序6.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4更改控制程序6.5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7使用表单7.1文件及资料发放、回收及销毁记录7.2更改申请单7.3技术状态管理记录表7.4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