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329808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3年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经过常规教学检查,可以看出全体老师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对常规教学进行了规范管理,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对校本教研加强了力度,涌现出了一批抓质量、善管理、重实效的先进个人。但是还有一些老师不重视,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部分老师工作不乐观,教学不深化,落实不详细,消失了对各项工作敷衍应付的不良现象。下面详细总结如下: 一、教学管理 1、教学中心地位。学校都制定了常规管理工作目标方案,大部分学校的切实可行,符合校情,也有学校制定的目标比较大,不好实现。领导班子的听课达到了每周2次,记录齐全,特殊是业务副校长的听课记录多且好,如xx。而校

2、长的听课记录很少达到每周3次以上,有的校长的听课记录就没有见到,不知听过课没有。有的校长的教学形势分析报告不是教学方面的,或很少讲教学方面的,而大讲特讲平安训练、学校落后缘由等,不是平安不重要,而是不能放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讲,因为主题是教学,没有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 2、过程管理。 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表与上课表不全都,不能看出开设课程的实际状况,班级的课程表与学校的课程表不全都,听张三的课去上课的却是李四。 学校都制定了常规教学检查细则,切实可行,易于操作。如某某学校的老师积分方案,就是依据检查细则进行的,每一期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分数,作为评先表优晋级的依据,公正公开公正,能够很好激发老师的乐观

3、性。有的学校的细则规定的太死。如教案必需几页,方案必需多少字,这在开头时可以有一个规定,老师形成习惯后就要修改,不要常年一个样。 有了细则就要坚决不移地执行,不要把它作为摆设。如有的细则上不仅有数量要求,也有质量要求,但看检查记录只有数量几次,没有质量的定性评价,也没有检查总结。有的有总结没有抓落实,问题没有改,下一次还是如此。这样长此以往,工作不深化,作风不扎实,落实不详细,简单使老师产生应付思想,干好干坏一个样,何必那么仔细呢。有的细则要求一月一检查,但四个月了,只检查二次。几次检查也不总结,某个老师缺一次,也不补检,就有一个空格。 教案编写数量学校差距比较大,像某某老师早就备了80课时,

4、而有的学校只有40课时。有的学校规定有问题,不是要求每个课时都有教案,而是规定一周不少于四次,只要完成即可,谁情愿多写哪。某某学校的作文每一次都有教案,有批改记录。像复习课、实践课、口语交际课就更不用写教案了,那随便性有多大,可想而知。内容上就更有差距了。教学目标分三级,每一级有23个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预备等,就写了一页多。有的简介3页,而教学过程就那么三两行,就那么三两个问题,不知道写的几个教学目标怎么完成的。电子教案没有按教研室的要求,下载了教案没有修改,下载的资料也算教案。 作文篇数基本上够两周一篇,批改也比较准时。从评语上看,有的老师不仔细,字体潦草,不按格写,龙飞凤舞;只

5、找缺点,不提优点,没有激励性评价;评语笼统,不详细,千篇一律。如一个学生的11次作文中有七次都是字体工整、美丽,书写仔细之类的话,在拿其他学生的看,也有类似状况。句子通顺、中心明确、层次分明,像这些通用的评语早该改一改了。但也有老师不但有总评,还有眉批,不但有等次,还有分数;有的学生改了老师再改,还熬炼了学生。 教学反思,没有形成反思习惯,没有反思力量,也不情愿学习,只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简洁复述就万事大吉了。有一个老师的反思每一篇都是六行,三次匀称分布在一页上。 听课记录次数基本都达到了要求,只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不管谁的课只管去听。一个语文老师最终7节都是听的数学课,这有点不正常。听课是为了沟

6、通,为了提高,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听课记录只记老师的活动,没有记学生的活动,只有优缺点,没有建议和意见,更没有问题的思索和灵感。 3、质量管理 没有见一个学校对学生成长的过程有监控措施和成长记录,只是有一个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没有见一个学校有期中期末终结性复习方案,只有试卷分析,有试卷评讲记录。有的老师的试卷分析,只分析本班学生的一些数据,只分析试卷质量,没有分析学生失分缘由,没有改进措施。培优补差方案切实可行,落实措施得力,记录齐全。有的校长的专题讲座相当于一次理论学习,没有结合本校实际,对老师教学指导性不强。 4、课堂教学和评课 大部分老师已经转变了角色,走下了垄断的讲台,不再对课文条

7、分缕析。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仆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合作探究,拓展延长。重视朗读并进行朗读指导,进行文本细读,进行语言品尝。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晚进早出”。导语太长,简介、字词教学就占了课堂一半时间,学生没有了读书的时间,文本细读的时间。如一个老师仅出示教学目标,讲教学目标就占用了四五分钟时间。一个老师学习生字,先让学生到黑板上默写,再找学生改正,老师再评讲,翻来覆去过去了八分钟时间就这么铺张掉了。还没有进行文本细读,就进行拓展延长了。文本学习一半时间,拓展占一半时间。如一个老师的一节课还有20分钟就开头了写作训练,实际上文本还没有完全理解

8、,对课文挖掘不到位。多媒体运用不当。以课件演示代替文本细读,鼠标代替了粉笔,屏幕代替了教材,学生的眼球多半时间盯着小小的电视屏幕,学生手中的教材被冷落一边,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脱离文本细读,脱离对美丽语言的品尝。以“人机对话”代替情感沟通。老师成了多媒体的“操作员”和“解说员”,学生成了忠实“观众”和“听众”。本应布满师生、生生情感沟通的课堂变成了老师点鼠标、学生看屏幕的“人机对话”。这实际上是一种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的“满堂灌”,即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了高效的“机灌”、“电灌”。以僵死流程代替动态生成。课堂上,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不娴熟的老

9、师操作起来手忙脚乱,哪还有时间顾及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更不用说结合学生心情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贴标签”现象严峻。比如一篇课文运用了想象、联想手法,老师只提一下本文的特色是联想、想象,既没有让学生找一找哪里运用了这一手法,也没有让学生分析运用这一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还是不会应用。 听课老师少。有的学校只有一个教研组长去听课,高音喇叭喊半天,不见去一个人,特殊是第一节。有的听半节有事又走了。评课老师预备不足,没有理论依据,要么隔靴挠痒,要么只是戴花,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只对形式评价,不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如一般话不精确,板书不工整,课堂气氛不活跃等。只关注老师的教,不关注学生的学。没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对语文阅读教学有自己的熟悉。 二、教研管理 1、教研组设计不科学,三个班级三个教研组。应当是一个教研组,三个班级三个备课组,专题活动在一个组,听评课、集体备课在班级组,也叫备课组。 2、校本教研与县三级教研结合不紧密。有的学校就没有制定教研活动制度,没有活动时间和地点,县三级教研会议精神不传达。 3、教研活动单调。有的学校既有专题学习记录,也有争论记录,还有听评课记录。而有的学校只有听评课记录。有的专题只争论作文教学,没有争论教学中发觉的问题,有作假之嫌。 4、学校有老师教研成果嘉奖方法和制度,但很少有这样的成果。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