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323782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研 简 报 广河一中教研室第三期(总10期) 2012年11月18日 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为了搞好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性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竞赛展示优秀教师高效、活泼、创新的课堂教学风格,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学校本教研水平,推进学校常规课堂优质化与精品化建设,为广大教师搭建专业成长、走向名师的广阔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个学科的优质课评选活动。10月10日18日为初赛阶段,评选活动在各年级学科组内进行,学校提出了“人人都是参赛者,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是评委,人人都是研究者”的活动理念,提倡将教师的自主赛课与学科组、教研组的小组合作研究相结合,互相

2、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初评阶段,共有86名教师参与,经过各年级学科组的精心推选,共有18名老师进入10月30日11月2日决赛阶段,决赛由教研室负责,抽调校级领导、教学口管理人员、优秀教师代表、教学能手等组成评委会,依据广河一中教师优质课竞赛评分标准进行现场打分,最终评出了获奖教师。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学校自始至终强调“重在参与”,要求全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努力做到四个积极“积极参赛、积极听课、积极评课、积极组织”。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主动参与讲课、听课、评课。在学校教研室的安排下共开展了103节听课评课活动。一特色亮点1.高度重视,组织有序。本次优质课在学校安排下,在教导处、教研室组织下,参加

3、授课的各位教师能较认真对待本次活动,搜集资料,仔细选课,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虚心评课,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的。2. 理念新颖,创新教法。授课教师较充分的贯彻了“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分层教学、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体现了 “以学定教”的理念,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标准要求。3目标明确,难点突破。为了上好每一堂课,老师们在课前吃透教材,认真备课,教学目标较明确、具体,教学重难点较突出,善于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空间,情境教学和学生的心理适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4. 真情投入,注重课效。实实在在上课,脚

4、踏实地地传授知识,力争把课上实、上好。课堂上追求严谨,以学生学会、学好、学得轻松为目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用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语言、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丰富载体,激发学趣。教师们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精心设计教案,精心选择习题,课堂教学密度大,教学节奏快,突破重点难点问题,使静态变成动态,使抽象变成直观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商榷地方1.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包办代替”, 忽视主体,缺乏沟通,学生自主探究流于形式。部分教师教法陈旧,未能真正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缺乏探究、质疑、互动、展示等环节,不

5、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混淆,大部分课堂未出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大而空,不具体、不切合实际,有的教师重难点确定不当,把握不准,教材钻得不深,研的不透。新课程意识较为淡薄,上课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沉闷;或者学生在课堂上有活动,但繁杂而肤浅,没有深度和效度,没有紧密切合教学重点。2. 创设情景优化不足。少数课堂创境时间过长,显得教学不紧凑;个别课堂创境无作用,与知识内容无联系,教师主观设置,创境未经斟酌,具有随意性。3. 忽视学生学情,导致课堂教学低效,传授知识缺乏策略性,浪费时间,低效劳动。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不符

6、合课堂实际,未真正做到备以致用,没有做到在最佳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最重要的知识,未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教学中出现引入或复习铺垫时间偏长、探究、巩固时间减少,课堂前松后紧,拖堂等不良现象。4. 不能恰当的处理预设与生成。较好的课堂生成资源有的教师未能及时捕捉,没有抓住生成资源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无形中使教学显得“程序化”,缺乏“生成性和原生态感”。5. 教学语言和问题设计有待优化。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过多,略显有问答式教学的成分,过渡语言不精练、提问不具体,导致学生难以理解。预赛中个别教师不讲普通话,部分老师语速太快,授课内容过多,任务繁重,学生不易接受,甚至接受困难,缺少学生质疑环节。6.

7、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方式有待优化。教学中出现对学生错误答案未矫正、对有价值的观点未摄取和激励,评价空洞无实效。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较少。对学生的解答,有的没有及时评价,有的甚至还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有的老师缺乏教学机智,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使用。三课改建议1. 备课活动以研究学情为主。主张备课活动不应该只是研究教学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要转变视角,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备课活动,让学生自主性学习,从教会学生转化为学生学会。2.问题的来源以学生经验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应该不仅仅只是文本课程,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怎么设问、问题从哪里来,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问题,并在课堂教

8、学中关注课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在各种非预设的情况的处理中构建一个灵动的课堂。 3.教学启发以训练学生思维为主。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简单的问答,应该要有学生的深层次的思考,而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允许课堂差异性的存在。 4.课堂互动以学生互动为主。课堂教学单一问答式的教学传统使得没提问的其他同学容易养成思维惰性,在现有班级授课制下,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创造方法和情境让学生相互启发,大面积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全校教师听课统计:(教研室安排听课活动共计119节)姓 名听课节数姓 名听课节数姓 名听课节数姓 名听课节数马效林25马青山10马梅霞8马 娜8马永清43周慧13马小梅710

9、刘敏清11马树前51李海霞16吴涵玉8倪 睿4马进忠58范广华10马晓梅813马得文16夏学升45马文虎10马 蕾7高春霞8马学剑37蒋珍12马晓玲6杨永成8马忠虎28王建荣11马吉成8丁海燕9马继寿22沈明辉9马兰花8陈国忠2姜 斐56孔翠萍19马旭菁11马选忠7朱宾宏52马维俊9冉晓红8曹占福9马宝军41马 悦10马德强4杨国荣8马远福26梁银贯9马寿霞4潘汝荟8马晓华30马艳芳5高芦瑶8马文海8马和平42马全录10马文智0马如良4马杰鸣19赵翠占10马秀芳8马 俊5马小明10雒建荣11马明荣0孙国梁5马吉祥10马俊华6马建明0马 芳1马建华6妥秀梅10妥亚平8马丽音1马明虎11牛 娟38

10、马青海8秦永林5孟乐艺11张月霞21马广林4鲜紫梅6马彦龙18马明星1马海美7鲁继亮5马忠清10马娟娟15马志海2马秀梅10马小霞13包嘉龙10马兴礼0妥成福0马红艳9马丽华14康正明0杜应甫10马明义16王建武13马正杰5张飞旗1肖红海13李俊8马良成8冉兴玉8常强壮10魏晓萍18马 丽8马明生1贾水红11王晓霞10孔具鹏13赵东霞9马忠华12郭淑芳16马忠义6羊定宁4白小燕12马鹏燕13牟小娟5李 彬1马 炜14马建平15张军强17拜玉风1石建鼎19苟小霞10郭睿11杨 潇8王宗祥7孔维芳18马玉海8马秀忠8戴富贵20马丽媛12马 英8沈广华0王生智10马晓梅912马 林8马忠清信0马凤英13马成辉7陈立思15马成龙10贾永旭16马海峰12注:听课统计以包组领导、教研组长、学科组长统计为依据,若有不符,请到教研室核实。 报:教育局(二)送:校 长,副校长,各处室发:各年级办,学科组 存档(二)共印18份第2页 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