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年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31154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年(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20 年)目录、, 、-前言一、发展现状(一)主要成效(二)存在问题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二)发展目标三、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统一规划轨道交通网(二)统筹推进公路网建设(三)提升拓展港口功能(四)加强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五)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构建一体化智能电网(二)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三)完善一体化油品输送管网)(四)建设天然气“全省一张网”(五)推进能源管理一体化五、推进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二)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三)推进水资源调度管理一体化(四)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六

2、、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统筹规划建设信息网络(二)率先推进“三网融合”(三)推进信息服务一体化七、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更加紧密合作(一)推进交通领域合作(二)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三)强化水资源领域合作(四)深化信息领域合作八、保障措施(一)完善规划衔接机制(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三)加强智能化管理(四)加大改革力度(五)完善协调机制九、重大工程(一)交通工程(二)能源工程(三)水资源工程(四)信息化工程附 表: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重大项目表附图 1: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布局规划图附图 2:珠三角高快速路布局规划图附图 3:珠三角港口与内河航道布局规划图 附图 4:珠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3、规划图 附图 5:珠三角电源电网布局规划图附图 6:广东省输油管道线路规划图附图 7:广东省天然气管网规划图附图 8:珠三角水资源一体化规划图、八前言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年)(以下简 称规划纲要),将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作 为重大战略和重要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突破点, 也是区域内 各方开展合作的重要基本条件。 珠三角要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 为高效整合区域内 资源、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珠三角率先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 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规划纲要 、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实

4、施 规划纲要 的决定 (粤发 200910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 见(粤府办 200938 号),编制本规划。本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是指珠三角地区交通、 能源、水资源和信息等方面 的基础设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的要求,从区域整体上进 行统筹规划,努力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规划期限为 2009 至 2020 年,规划范围为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并与粤东西北以及港澳 相衔接。、发展现状(一)主要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三角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先行 改革基础设施规划、

5、建设、营运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大交通、能源、水资源和信息等 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力度,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 已形成比较完备 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加速区域经济的腾飞和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珠三角已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 相衔接,连通全省和全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其中,高速公路网基本覆盖区域所有县 (市),内河航道网以千吨级航道为骨干, 主要港口出海主航道均满足 5 万吨级船舶通 航要求。初步形成与粤东、 西、北地区电网连通的珠三角 500 千伏双回路内外环电网骨 干网架,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并连接省内现有主要炼油厂的珠三角成品油管道

6、, 以及覆 盖珠江口两岸主要城市的天然气主干管道,电网、天然气管网还与香港、澳门连接,加 强了对港澳的能源保障。初步建成区域和流域相结合,以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水 生态保护和防治水害为主体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和水政策法规 体系初步形成, 水务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 基础通信网络已在珠三角建成核心环、 西环 和东环,有线电视光缆干线网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区),形成空中、地面、水下的立 体通信传输网络, 基础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初见成效。 这些都为实现珠三角基础设施一 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二)存在问题。目前,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行政管理体

7、 制障碍问题突出。 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 建设及营运分由不同部门管理, 线网状工程经 过多个行政区,在项目规划、选址、建设进度、管理机制、技术标准等方面常有分歧。 由于缺乏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协调机制, 难以对区域性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性管理和 有效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多头管理、诸侯割据”的发展模式,致使资源的整合与 一体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综合性基础设施规划缺乏。 由于部分基础设施专项规 划缺少有效统筹, 规划综合性不强, 且与城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 衔接不够,造成基础设施布局不尽完善, 结构不尽合理。 三是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 政策和机制缺乏。受现行的许多财

8、政、税收、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和机制制约,再加上项 目业主各异, 导致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布局建设难以到位。 虽然省市已初步建立了沟 通协调机制, 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利益共享机制, 导致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协调管 理难度较大, 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步履缓慢。 这些都使得各类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 难以互联互通,制约了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发展。、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清除制约珠三角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的体制障碍, 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 依托科技 创新和管理创新,突破行政界限,统筹规划布局,整合各类资源,省市联手加快推进珠 三角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建立和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体系,并加强与粤

9、东西北、 港澳以及泛珠三角其他区域的衔接, 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大空间发挥交通、 能源、 水资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为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进程,在珠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二)发展目标。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形成能力充分、衔接 顺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珠三角现代基础设施一体化体系,构建珠三角 一小时城市圈。到 2012 年,区域基础设施协调机制初步完善, 实现基础设施统一规划、 互联互通、 共建共享,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开放高效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 建设以广州为中心、 连通区域内所有地

10、 级以上市的城际轨道交通和快速干线铁路网络架构,高速公路网覆盖区域内所有县(市),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系统趋于完善。交通 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减少, 一体化管理水平显着提高, 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形成稳定安全的一体化能源供应体系。 完善区域内骨干支撑电源总体布局, 建 成珠三角内外环电网和区域内部输配网络, 主要城市初步形成智能化电网; 基本建成连 接多气源的天然气主干管网和贯穿东西两翼、 珠三角的成品油输送管道; 区域内油、气、 电基本实现同类型同网同价。初步建立协商联动的一体化水资源保护开发格局。 基本实现珠三角地级市水务 一体化管理, 初步建立各市之

11、间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协商机制和节约保护联动机制。 供水 保证率大中城市达 95%以上,一般城镇达 90%以上,主要用水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防洪(潮)、排涝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初步建成人水和谐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实现集约共享的一体化信息化格局。 基本建立能够支撑 “三网融合” 和互 动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系统, 建成无线宽带城市群, 努力成为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信息 化水平初步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区域内整体互联网普及率、 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分别达 90%、60%以上。到 2020 年,珠三角基础设施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一体化管理体制更为健全,全面 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形成网络完善、运行高效、

12、与港澳及环珠三角紧密相连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完善, 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备, 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方式全面建立, 交通运输服务 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构建稳定、清洁、经济、安全的区域能源供应体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 应的能源统一管理体系。 区域内外多种类型电源合理优化配置, 覆盖珠三角、 通达粤东 西北的智能化电网、成品油输送网络和天然气输送利用网络趋于完善,实现油、气、电 同类型同网同价。建立统筹、高效、安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以广佛肇、深莞惠、珠 中江三大片区为基础, 实现整个区域水资源开发利

13、用和保护一体化。 供水保证率大中城 市达 97%以上,一般城镇达 95%以上,主要用水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防洪(潮)、 排涝达到国家标准,全面建成人水和谐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区域内信息化整体水平进入全球先进行列。 珠三角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信息基 础设施一体化先进地区,信息基础网络和信息资源网络全面融合,信息资源充分共享, 为广大群众提供真正“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化生活。三、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区域交通基 础设施,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 强化枢纽和运输通道建设, 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 接,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构建适

14、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统一规划轨道交通网统筹规划建设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按照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规划 (修 编),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枢纽,覆盖区内主要城镇,与城市轨道交通“零距 离换乘”的“三环八射”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构架。 加强城际轨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 确保两者之间客流的快速换乘。 统筹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重点加快建设广州东莞 深圳、广州珠海、广州佛山、佛山肇庆、佛山东莞、东莞惠州等城际轨道 及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轨道交通。到 2012 年,力争珠三角九市基本建成城 际轨道交通;到 2020 年,基本形成“三环八射”的城际轨道交通网

15、络架构,并以此为 骨干形成区域快速公交走廊。(附图 1)进一步完善铁路网。 加强城际、 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网络的衔接, 按照国家铁路网 规划,加快推进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珠铁路、广东西 部沿海铁路广州至茂名段、 广州至汕尾铁路等项目, 与公路及水运通道共同形成珠三角 对外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到 2012 年左右,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连通珠三角所有地级以 上市,与周边地区紧密衔接的铁路运输网络;京广、广深、广珠实现客货分线,形成客 运专线、快速铁路、普速铁路分层次格局。到 2020 年,珠三角铁路网络更趋完善,管 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二)统筹推进公路网建设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广佛、佛开、广三、广清、梅观、水官等高速公路的扩 建工程,扩大主要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快江肇、肇花、广珠西线、广深沿江等高速公路 项目建设, 推进虎门二桥、 深中通道等跨珠江口项目的前期工作, 加强区域间尤其是珠 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 加快惠深沿海高速惠州段、 广肇高速二期、 广州新洲至化龙 快速路等项目建设,打通高速公路“断头路段”和“瓶颈路”;加快推进广贺、广河、 广乐、大广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提高对外通道能力,增强珠三角的辐射能力。加强国 道、省道和城市道路建设, 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