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31084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如何实现高炉炼铁生产的长期稳定顺行,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长寿,这是每一个炼铁工作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做好基础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是不二法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下面是马钢炼铁一厂和唐钢炼铁一厂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总结的成功经验, 现介绍给大家, 建议你们能认真研究,并加以推广运用,希望能对我们的高炉炼铁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一、稳定炉温,缩小硅偏差高炉生产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在原料求精的基础上追求操作求精,而保持合理而稳定的炉温正是操作求精的重要表现。前段时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推行了冶炼低硅生铁,而稳定炉温、缩小硅偏差是低硅生铁冶炼的重要条件,就国高炉的实情来说,降硅必

2、须缩小硅偏差。这对高炉操作和炼铁生产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缩小硅偏差的意义:高炉生产需以顺行为前提,但从操作角度看,顺行从何抓起为好?认为应从炉温稳定性入手,理由有三点:( 1)炉温稳定性可以用生铁硅偏差 S 值表示,这是一个定量尺度,说得清;.( 2)以硅量表示的炉温,虽然也是一个因变量,受种种因素影响,但人们通过长期研究与实践,硅量与调剂手段之间的定量关系已基本摸清,故可控性好,管得住;( 3)抓硅偏差就是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抓顺行。顺行这个概念的涵是不断发展的,早先是指下料顺利,之后发展成为炉料运动正常,气流分布合理。而现在人们所讲的顺行已经远远超出了顺利的含义,包括了稳定、均衡和强

3、化。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今天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下,高炉操作的方向盘是什么?认为抓生铁硅偏差最能牵动全局,它就是方向盘。首先从高炉操作上看:抓 S,料速必须均匀。而料速通过上下部调剂,不仅时间上可控,在周向上也是基本可控的。抓 S,负荷调剂、风温或喷煤量调剂必须正确。而负荷、风温或喷煤量调剂,无论在时间上数量上都是可控或基本可控的。抓 S,必须及时出尽渣铁,这也是可以切实做到的。抓 S,必须正确取用和称量炉料,及时补正误差,这也是可切实做到的。抓 S,必须及时掌握炉的各种信息,包括渣铁和煤气成分,这也是可以做到或已具备基本条件的。这就是说,抓 S 可以把炉炉外各岗位的工作质量从定量.意义上反

4、映出来和联系起来。其次从炉因素的关联上和对高炉指标的影响上看:S 值小意味着炉温度场变化小,从而使软熔带稳定。有此基础, 悬料、结瘤将不易发生, 改善煤气利用也易于做到。S 值小意味着滴落带和炉缸的有关化学反应稳定,Si的水平可以降低,Si的波动也会缩小,无论生铁合格率、优级品率都可提高。同时Si低,还可以减少炉体散热。S 值小意味着高炉下部的热平衡关系或热状况稳定,同时调剂风温和喷煤量的必要性可以消除,固定风温调剂喷煤量的方针便于执行,风温全送率可以提高,热风炉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燃料喷吹量也不会大起大落,平均喷吹率就能提高,喷吹效果也可望改善。S 值小还意味着炉况稳顺,有利于设备的维护,延

5、长高炉寿命;也有利于降低高炉休风率。这就是说,抓 S 值可以把炉的炉料运动、气流分布、热状况和化学反应在相当程度上统一起来; 可以把优质、 高产、低耗、长寿等指标促上去。抓 S 就抓活了高炉操作的全局。综上所述,从稳定炉温缩小硅偏差入手,能切实地抓住高炉顺行,从而带来多方面的好处。这已经在国许多高炉上得到了证明。2、缩小硅偏差要做的工作缩小生铁硅偏差是可行的,但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对.于如何缩小硅偏差提出以下意见:( 1)欲缩小硅偏差,首先对炉温要有强烈的控制意识。通常操作人员对炉温急升或猛跌能果断处理,但对趋势缓和,一时并不危及顺行的炉温变化往往忽视,一直到硅量接近标准界限才动手调剂,若操作

6、人员对炉温有强烈的控制意识,及早调剂,就会使炉温波动减小。( 2)欲缩小硅偏差,就要推行 TQC(全面质量管理,即人、机、料、法、环) 。稳定炉温,缩小硅偏差,不能局限于炉操作。 S 值是一个工序质量指标,必须由炉外各岗位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同时,稳定炉温,缩小硅偏差,也不单是一个操作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操作管理问题。没有 TQC,不可能缩小 S 值,一时缩小了,也不可能持久。要进一步缩小硅偏差,就要把高炉操作技术和 TQC的思想与方法更好地结合起来。( 3)欲缩小硅偏差,必须控制好各个岗位各种操作的管理界限。对于一些可控性参数,都要逐步建立起比规程更为严格的控标准和实施方法。对于可控性差或现实尚

7、不能控制的参数,也要予以监视。为了使有关参数处于管理状态,必须摸清各种调剂手段在本炉的作用特点,有较清楚的数量概念。( 4)欲缩小硅偏差,必须加强对入炉原料的称量管理。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所有硅偏差小的高炉无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入炉原料量,特别是焦炭量准确与否对炉温影响很大。放松称量管理,等于把一个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炉温不稳定因素载入高炉。靠高炉工长动用其他手段调剂已属事后之举,而且要花代价,造成损失。加强入炉原料的称量管理,主要是:减少称量误差;及时补正;取用正确,料序无误。这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巡检制度和控制标准。对于已实现微机控制的称量上料系统,巡检仍不可少。( 5)欲缩小硅

8、偏差,高炉操作人员要勤观察。不要等到以变化的结果去调剂炉温,要逐步提前到以变化的趋势去调剂炉温,做到早动、小动。在观察中要特别注意:焦炭的质量与水分;料速;渣温。对于料速,不仅要注意小时下料批数,还要注意时间间隔。对于渣温,尽管因渣量小,炉缸熔渣的热容量只有铁水的 60%左右,但炉缸熔池中渣铁的体积比约 1.5-1.8 ,而且渣层更接近风口高温区,故就炉缸热状况而言,熔渣所携带的信息不容忽视。( 6)欲缩小硅偏差,还要加强全厂的生产调度,从原料到渣铁处理,从设备维修到各种专业管理都要协同工作,为高炉运转均衡、稳定生产创造条件。上述各点都体现了预防第一,事先把关为主的思想。高炉操作人员要从管结果

9、提前到管因素;以高炉工长为龙头,把炉外各岗位全部动员组织起来;样样工作都要讲究工作质量。稳定炉温缩小硅偏差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提高操作技.术,改进操作管理的过程。还应该指出,硅偏差是个工序指标,不象焦比、利用系数、合格率等成果性指标直接反映高炉生产的经济效益,它本身并无价值。故缩小硅偏差不是目的,而是通向高炉顺行的手段,以便更有把握地去夺取高产、低耗和优质。硅偏差是“矢”, 焦比、产量和合格率等才是“的”,我们是“有的放矢”。二、高炉实行标准化操作高炉操作具有很强的工艺性,又是一场“团体赛” 。为使高炉生产达到预定目标,除接受炼铁原理指导,恰当运用实际经验外,三班操作还必须统一协调。1、重视高

10、炉原料对高炉操作的基础作用重视原料对操作的基础作用,是高炉操作的首要环节。它用以处理原料和操作的关系,为高炉的“攻、退、守”划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依据。对这一环节不重视或认识不统一,高炉操作标准化就无从谈起。应该指出,重视原料质量变化,善于抓住可能导致失常的苗头或信息, 操作上适时采取守势或退却, 保持炉况顺行,是一个一再为实践证明了的积极方针。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劣势下的损失,更可以在处境改善后迅速达到高的生产水平。2、控制合适的炉温.这一环节主要是从稳定炉温出发,处理各种操作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可以量化的关联参数设定管理界限和管理方法。例如 :( 1)生铁硅量控制:月均硅量 0.35%,偏差不大

11、于 0.1%;为防炉冷,日均硅量不低于 0.30%,连续 3 炉铁硅量不低于0.25%;( 2)注意料速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吨铁喷煤量变化。连续 2小时料速低于正常,炉温向上,应酌减喷煤量;连续2 小时料速高于正常,除增加喷煤量外,还要适当控制冶强;( 3)生铁硫量控制:普通炼钢生铁硫量不高于0.%;( 4)渣碱度控制也要根据生铁硫量有一个界限,例如规定压低渣碱度的生铁硫量界限为 0.020%;( 5)变料规则:两种矿石对换;烧结矿成分变化;焦炭理化性能变化;喷吹煤粉灰分含量变化等,相应的负荷调整量均有规定。并指明夜班工长应将当班与上一个夜班作负荷比较,及时调回多次变料后造成的负荷差值。3、控制

12、合适的冶炼强度,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这个环节联系着强化与顺行,实质上是用以处理高炉生产几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利用系数、冶强、与焦比之间的关系。即 =I/K经验表明,提高冶强的同时,会使焦比升高,一般冶炼强度提高 10%,焦比升高 2.0 3.0%,用提高冶炼强度来增.产, 10 分努力可收到7-8 分效果。自然,不同高炉的生产潜力会有所差别。但一般说高炉的实际值大都落在上述围。反之,若偏差过多,则说明或是生产条件有明显变化,或是高炉已脱出了顺行状态,这就为操作人员对冶强的掌握提供了一个数量概念。4、保持良好的炉缸工作状况从操作角度看,高炉有两个部位要特别加以关照,强化程度高时尤其如此。高炉炉缸是

13、其中之一。保持良好的炉缸工作状况是一个重要的高炉操作环节。( 1)炉缸是高炉冶炼赖以进行的能量发生地,又是炉料和煤气流运动的动力源,还是冶炼产品的最后加工区。所谓强化高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强化炉缸工作。( 2)炉缸是炉接受操作调剂最集中的区域。风量、风温、富氧、喷吹等操作手段,无不最先在炉缸发挥作用。 “以下部调剂为基础”的操作早为人们所接受。( 3)炉缸是炉操作与炉前操作的结合部。对于生产水平较高的高炉,出渣出铁作业给予高炉的影响十分强烈。( 4)炉缸又是操作者获得最多、最重要炉况信息的区域。风口状况,出渣出铁状况都是操作者极为关心的。良好的炉缸工作状况可归结为:均匀、活跃、热量充沛、渣铁顺畅、炉缸干净。所谓炉缸干净,一是没有(即使有,亦能及时清除的)炉缸堆积现象; 二是及时出尽渣铁。建议作以下规定:.1)高炉的鼓风动能、风口风速要有规定。2)用最高风温操作,以喷煤量调剂炉温。但禁止用停煤方法降低炉温。3)均匀喷吹煤粉,喷枪数不得少于多少支要有规定。4)对炉前“三率”进行考核:铁口合格率85,出铁正点率 85(实际上稳定在 90-95 之间);出铁均匀率:相邻两炉铁量差小于 10t 。5)连续两炉铁出不完,应果断减风。5、注意高炉顺行敏感区的状况高炉第二个需要多加关照的部位,是炉身下部至炉腹一带的边缘区域。这里是高炉“干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