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2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309315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2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2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2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2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2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2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2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质量检测(二)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8届江西四校协作体联考)如图表示物质S在酶E的催化下水解成P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SH2O 2PA若S代表二肽,则E、P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B酶E水解的产物是H2O、CO2等物质C若S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D酶E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解析:如果S是二肽,则酶E是肽酶、二肽水解的产物P是氨基酸,A正确;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酶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错误;如果S是麦芽糖,麦芽糖和其水解产物葡萄糖都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斐林试

2、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C错误;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答案:A2(2017届上海嘉定一模)甲醇本身对人体只有微毒,但进入肝脏后,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化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用乙醇治疗甲醇中毒的原理是让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下列符合使用乙醇前(a)和使用后(b)醇脱氢酶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图是()解析:甲醇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变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由于乙醇能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使用乙醇前,甲醛能正常产生,而使用乙醇后,乙醇与甲醇竞争,导致甲醛产生减少,但仍有产生,不会降至零,且两曲线均从原点开始。答案:C

3、3(2018届云南省曲靖联考)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参与DNA合成的酶不仅仅只存在于细胞核内B用盐析的方法可以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是因为盐析破坏了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C体外保存唾液淀粉酶的实验温度是37 D酶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失去催化活性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项正确;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盐析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酶在低温条件下空间结构稳定,适于在低温(04 )下保存,C项错误;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和pH,酶在活细胞外仍然具有催化活

4、性,D项错误。答案:A4(2017届河南联考)细胞呼吸与酶和ATP都有关,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和消耗均在线粒体内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需呼吸酶完全不同C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D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进行,都生成H,在第三阶段H与氧气在线粒体内膜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A错;由于酶的专一性,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不同反应阶段酶种类不同,但二者第一阶段都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和生成少量ATP,其酶种类相同,B错;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量转移到ATP中,C正确;

5、需氧型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没有线粒体,在细胞质进行,D错。答案:C5如图是玉米叶肉细胞中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和无氧条件下,光能是叶肉细胞内能量1的唯一来源B光照和有氧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能量2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光解D能量2可以用于吸能反应解析:光照和无氧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合成ATP的能量可以来自光能,也可以来自有机物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光照和有氧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中H2O的光解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关联,由ATP水解提供能量。答案:D6(2

6、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大联考)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个阶段均产生ATPB有氧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葡萄糖和H2OC有氧呼吸时CO2浓度与O2浓度的比值,细胞质基质比线粒体基质高D污染物M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但对无氧呼吸无影响解析: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A项错误;H2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葡萄糖和H2O,B项正确;有氧呼吸时,线粒体内产生的CO2会自由扩散到细胞质基质,而细胞质基质中的O

7、2会自由扩散到线粒体被利用,由此可推知此时细胞质基质中的CO2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而细胞质基质中的O2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所以CO2浓度与O2浓度的比值,细胞质基质比线粒体基质低,故C项错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既然污染物M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则说明污染物M对无氧呼吸也会有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B7(2017届江苏四市模拟)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解析: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细胞

8、中,A错误;X是葡萄糖,Y是丙酮酸,XY过程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M是乳酸,N是水,C错误;N是水,其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氧气,D错误。答案:B8(2017届湖北襄阳联考)细胞呼吸是细胞能量的根本来源,细胞呼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温度与氧气浓度对植物叶片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呼吸速率可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B从甲图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是B点对应的温度C温度对曲线代表的呼吸类型影响较大,对曲线影响较小D分析图甲、乙可知,水果储存需要低温和低氧的条件解析:由于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图中细胞呼吸速率可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

9、示,A正确;分析题图甲可知,B点呼吸作用相对速率最高,该点对应的温度是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B正确;根据甲图曲线变化情况可判断,温度对曲线、代表的呼吸类型影响相同,C错误;分析图甲、乙可知,在低温和低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的相对速率都较低,所以水果储存需要低温和低氧的条件,D正确。答案:C9(2017届南昌一模)在一定时间内,动物体内的CO2产生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称为呼吸熵(RQ),不同底物在完全氧化时的RQ不同,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完全氧化的RQ分别是1、约0.8和约0.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时间饥饿的动物的RQ会先降低后增加B平静状态时动物的RQ一定等于1C剧烈运动时动物的RQ会变小

10、D三种底物呼吸熵不同的原因与C、H、O、N的比例有关解析:长时间饥饿的动物,由于糖代谢供能不足,机体会先利用脂肪供能,再利用蛋白质,所以RQ会先降低后增加;平静状态下,动物进行有氧呼吸,若细胞呼吸底物不同,其RQ不一定为1;剧烈运动时,动物会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不消耗氧气,也不生成二氧化碳,不影响RQ;糖和脂肪中不含N,其呼吸熵的大小与C、H、O的比例有关,与N无关。答案:A10(2017届宿迁调研)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

11、O2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解析:叶绿体中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于蒸馏水中;SiO2可使研磨充分,未加入SiO2,导致研磨不充分,获得的色素少;在滤纸条上距离点样处近的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多;CaCO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未加入CaCO3可导致叶绿素提取减少。答案:C11(2018届河北定州中学期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H的生成和利用,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是同一种物质,数量相同,功能相同B从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3,后者与O2结合生成H2OC二者产生的H在还原底物时,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D从来

12、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来源于丙酮酸和产物中的H2O解析: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但不是同一种物质,有氧呼吸中是NADH,光合作用中是NADPH,A错误;从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3,后者与氧气结合生成H2O,B正确;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C3的还原,该过程不释放大量能量,C错误;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来源于葡萄糖和反应物中的H2O,D错误。答案:B12(2017届江淮十校联考)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字母表示物质,其中物质B内含有活跃的化学能。有关分析有误的是()A图中B为NADPH,C为ADPPiB构成类囊体薄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C光能被

13、吸收并转化成B、ATP中的化学能D水在光下分解成A、H,其中A将全部释放到空气中解析:由图可知,B为NADP与H和e反应形成的NADPH,C为形成ATP的原料,即ADP和Pi;类囊体薄膜为生物膜,其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B(NADPH)和ATP中;水在光下分解为A(O2)、H,其中O2首先被线粒体利用,剩下的才释放到空气中。答案:D13(2018届江苏如皋一检)下图为某研究小组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先放在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然后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CO2浓度和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都是无关变量B

14、CO2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CO2浓度的稳定C如果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不进行光合作用D如果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不进行光合作用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温度、CO2浓度等都是无关变量,A错误;CO2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CO2浓度的稳定,B正确;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由装置内O2的变化量引起,如果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大,C错误;如果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D错误。答案:B14

15、(2018届河北邢台月考)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雨天的大棚中适当增加人工光照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B冬季晴天的中午在大棚中适当增加CO2的供应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C夏季雨天的农田,升高温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速率D立春后的农田,适当施用农家肥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解析:雨天的大棚中缺乏光照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所以适当增加人工光照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A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反应物,所以冬季晴天的中午在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B正确;夏季雨天的农田,温度较高、缺乏光照,若升高温度会使得酶的活性降低,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C错误;适当施用农家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后可以为农作物提供二氧化碳,所以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D正确。答案:C15(2017届淮北一模)下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A水稻细胞中,有a的细胞一定有b,而有b的细胞不一定有aB如果用18O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