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保项目特点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30920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建筑文保项目特点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建筑文保项目特点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建筑文保项目特点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建筑文保项目特点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建筑文保项目特点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建筑文保项目特点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本项目为古建筑文保项目,投标人针对本工程的项目特点,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1.1、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措施1.1.1古建筑文保项目病害处治的施工重点、难点、关键点 对一个城市来讲,古建筑文物不仅是城市的文脉,而且是城市的历史见证。五千多年的发 展史,古建筑文物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了人们在过去的生活,体现了当时的科技文化水平。因 此,要想更好地认识过去的生活环境,掌握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需汲取古建筑文物的民族营 养。但是在现实中,古建筑文物不断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 下降。如何修缮与保护古建筑文物,是要认真面对

2、的重点课题与难点课题。温州近代航运业是在长期动乱下艰难成长和壮大的,体现了温州人很强的因时就宜、不屈 不挠、勇于向前的精神。随着时代变迁,在朔门外的招商局等近代航商没有留下丝毫相关遗 迹。唯独坐落在永川路上的永川轮船局办公楼还在继续见证着岁月沧桑,成为目前温州唯一的 近代航运遗存。为此,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曾专门向市政府请示,要求对它就地保护,2008 年5月市政府做出“予以就地保护”的批示。对于这样一处建筑体量大、保存完整的近代重要 机构办公场所旧址,做好保护与研究将具有深远的意义。ISHfl 花业洲臣1三k関门)永川轮船局旧址温州市永川轮船局办公楼地理位置1、 永川轮船局办公楼旧址位于温州

3、市鹿城区江滨街道行前社区永川路9号,地处温 州旧城以东,这座由门廊、楼梯间、正楼、院墙围成的庭院式建筑,为解放前航运公司永川轮 船局的办公场所2、永川轮船局旧址为二层砖木结构,建于民国年间,建筑物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 389.96平方米,建筑面积709平方米。房屋分主楼和辅楼两部分,中间以木结构连廊相接。正 楼面阔四间二层,南北侧均设外廊,各间廊柱为方壁柱,柱间用连续券,由爱奥尼柱式承托, 柱表面以石英砂浆抹面,券上均有券心饰。腰檐及屋面檐口均有多层砖线脚,屋檐有齿状饰, 屋面有高出檐口的女儿墙,做漏空砖装饰。二层廊外为宝瓶式栏杆。墙下块石条形基础,南、 北走廊采用独立砖柱和黄泥土柱承重,柱下

4、块石基础,墙体采用木板墙分隔,木结构楼面梁、 柱及楼面板,屋顶为木桁架,木檩条、瓦屋面,无钢筋混凝土圈梁、无构造柱。辅楼为二层砖 木结构,东、南、北侧外墙采用青砖实砌,内部采用木结构梁柱承重,屋面采用木桁架,木望 板、瓦屋面。3、工程病害现状调查(1)经勘查,该构筑物未设地圈梁和楼层圈梁;(2)部分楼层木梁和二层楼板腐烂; (3)外墙面植物生长茂盛,主要集中在南、西、北面;(4)部分结构由于植物(树木)生长,出现劈裂、损坏;( 5)墙体局部出现较大裂缝;( 6)走廊阳台三合土柱出现较 大裂缝;( 7)部分砖块粉化剥落、断裂缺失;( 8)吊顶霉变、脱落、腐朽严重; (9)二楼 阳台栏杆缺失、替换

5、严重;( 10)部分门洞、拱洞后期填实;( 11)北侧二层 阳台被封闭; ( 12)一层内部隔墙及二层北侧阳台隔墙均为后期砌筑;( 13)屋顶局部 坍塌;( 14)木 楼梯踏板损坏, 原有木栏杆被替换; (15)二层北侧阳台拱圈坍塌; (16) 墙体被开门 洞;( 17)西南角大门上的露台后砌砖墙;( 18)屋顶南侧砖砌栏杆局部倒 塌;( 19)墙 体砖块缺失,出现孔洞;( 20)附房屋顶小青瓦缺失,屋顶彩钢板锈蚀; (21)部分木质门 窗风化严重;4、古建筑文保项目修缮与保护中存在问题及针对措施1)存在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城区内的街道、建筑、景观迫切需要改造,这是在 所难免 的。就目

6、前而言,通常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这些街道、建筑、景观进行修缮。但 是, 很多方法有悖于“整旧如旧”的方法。在修缮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前 人 的一些痕迹,而不仅是保留外貌。保证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这样城市历史文化才能 得到有效 地延续和发展。在修缮与保护古建筑文物时,只是一味地以“焕然一新”为最终标准,造成了诸多 严重的 后果。之所以会出现状况,主要是由“整旧”的观念不合理引起的。具体而言, 人们对古代建 筑文物存在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行为上缺乏重视,使得古建筑文物 的历史烙印丧失殆 尽。在修复技术方面过多地依赖现代科学技术产品,使得古建筑文物的历史原貌难以得 到充分 地展示

7、。甚至有些修复活动只是做表面工程,重外观修复而轻内部修复。在这种 修复环境下, 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信息还容易被人为地删除,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2)对策分析 在修缮与保护实践中,保护方法与保护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合理的 更新, 采取“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以增强古建筑文物保护的原真性、整体性与持续 性;最后,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充分挖掘古建筑文物的巨大潜能和价值,在不破坏的前 提下, 尽可能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除了观念、政策、方法等方面的措施以外,增强专业人员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前, 古建筑文化修缮与保护工作步履蹒跚,与专业人才的缺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

8、此, 在实践中, 增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岗培训等措施,增进相关人 员的理论素养;另 一方面,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学会总结和反思,通过实践手段开创古 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 的新局面。5、古建筑文保项目修缮与保护中注意事项 1)加固修缮部分要与原结构、原构件可靠连 接。 2)新材料、新技术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经过试验,证明确实有效可行。3)修缮方案批准正式施行前, 施工单位对现场勘查报告 (包括文字资料、 勘查图纸、 现场图片等)与修缮设计方案(包括文字资料、修缮图纸等)核对并做图纸会审。4)方案履行过程中,若实际工程情况与方案描述或修缮图纸不符,应向方案设计单 位通 知并协

9、商解决问题。5)修缮施工时注意保持院内环境原貌,若因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而发生拆除或移动 时, 应按照原貌修复。6)修缮施工过程中,若建筑构件残损状况、残损程度与勘查报告不符,一切从实际 出 发,具体修缮措施应设计部门提出方案并审定后施行。7)严格保护旧构件的安全 古代建筑是由多种同类构件组合搭套而成,因此保护古代建筑就必须从保护每个构 件开 始。从拆卸、检查到安装都必须保证原构件的安全。经加固能用者要继续使用,尽 可能的减少 更新复制,存放旧构件的工棚,要安全、通风,防止雨雪侵蚀和狂风的袭击。8)严格保护木构架的安全 搭建材料保护棚和防避风雨蓬,因古建筑结构复杂,施工期 长,故保护框架和防避

10、风雨缝必须经常检修。遇有风雨更应及时检修加固,要做到防风、防 雨、防潮湿。9)材料的选择与加工 所有木构件和椽飞(望板除外),均需用无节、无朽、列裂痕的一 等针叶松制作、 添配和墩接。而且所有圆材、负重构件,必须用轴心材制作,不得用方材加工 或拼装。 装修部分的构件须用一等红松或旧红松修补添配。砖瓦构件必须用黄土澄淋后制作。其尺寸合度,楞角规整,色正间纯,敲击响亮, 无峰窝 砂眼,耐压力为 75 号以上。10)文物拍照存档 在施工中,对重要隐蔽部位及其接点应拍照存档,以备维修施工时使 用。竣工后, 施工单位应向甲方提交竣工资料,并归档保存。1.1.2 古建筑文保项目整体抬升的施工重点、难点、关

11、键点 为了更好的保护永川轮船局旧 址,进行整体抬升。建筑物整体移位涉及地基基础、 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等领域, 它采用托换技术,将上部结构与基础分离,安 装顶升机构达到垂直移位。1、工艺原理(1)利用在托架与基础之间安置的顶升机构进行垂直向移位。(2)托换梁将建筑物沿某一水平面切断,形成一个平面托架,将上部结构荷重转移 至托 架上,使上部结构与基础分离,形成一个可移位的整体。托换梁一般为钢筋混凝土 结构,分段 施工组成。(3)在托换梁与基础之间安置千斤顶后,当顶升力大于建筑物总荷重时,即可实施 垂直 直向移位。(4)建筑物就位后进行可靠的连接处理。2、施工流程(1)整体移位的总体工艺程

12、序有关工程资料收集 - 整体移位可行性分析评估 - 整体移 位方案设计 -施工前期准备 -建筑物托换、新建基础 -整体移位 -建筑物就位连接 -建筑物修 复验收。(2)钢筋混凝土托换梁施工工艺程序水准测量 - 室内外土方开挖 - 施工放样控制标高 - 施工段划分-墙壁体开凿-基础梁找平、修补 -预留顶升洞-铺设隔离层-绑扎焊接钢筋-支 模、 浇捣混凝土 - 混凝土养护、拆模。(3)建筑物垂直向整体移位施工工艺程序整体移位准备 - 切断上下连接处、设置顶 升标 尺、安装千斤顶、砌体材料就位 -确定顶升量及顶分量 - 设置监测系统 -整体顶升(千 斤顶 顶升、千斤顶回程、置入垫箱、砌筑墙体) -垂

13、直度监测 -就位-临时支撑。3、托换梁的施工 利用人工或机械在整体移位要求的某一水平面上将建梁底进行处理后, 在单元梁段 内绑扎钢筋,支撑,浇筑混凝土,完成一个单元梁段。各单元梁段之间相互连接, 最终 形成一道封闭的托换梁托架。(1)托换染单元的划分:单元梁段越长,其连接处理越少,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 施工 工效,并可提高托换染的整体墙壁体开凿长度不可能无限制增加,一般应根据建筑 物层数、楼 面结构、墙体承重的主次关系、砌体本身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墙壁体划 分为若干个单元, 每个单元长度一般在1500-2000mr之间。交叉墙壁体处为一个独立单元,各单元梁段应间隔施 工,相邻单元梁段混凝土强

14、度达到砌体强度后才能施工。(2)单元梁段的连接:单元梁段之间主筋采用双面焊接,其施工缝的处理,应严格 按相 关施工规范执行,后浇单元梁段浇捣混凝土前,应清除施工缝表面的垃圾、水泥薄 膜及表面松 动的砂石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同时还要将表面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浇 水润湿,一般润湿 时间不少于 24h. 在垂直移位时其千斤顶位置应避开施工缝位置,一般 应设置在单元梁段中 部。(3)单元梁段的混凝土浇捣:单元梁段梁顶面应保证与墙体密实连接。支模,应采 用嗽 叭口,并超灌 200mr 高混凝土。(4)建筑物平移前的加固:混合结构中,对于有门窗洞采取横向刚度加强措施;框 架结 构中,可采用填充砖墙、砖柱

15、,钢筋混凝土柱或钢管临时加固,以分解集中力。4、整体垂直移位(整体顶升) (1)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由机械式螺旋千斤顶与支承垫箱、铁板等组成,局部可采 用液 压千斤顶辅助操作。(2)顶升点布置原则:可根据线荷载分布或集中力位置来布置,在混合结构中一般 千斤 顶间距为 1.5-1.7r ,沿墙壁体分布,墙体洞口处应避开,荷载相对集中处可适当加 密或换用 工作荷载大的千斤顶,在框架结构中千斤顶布置主要集中在柱周围,在条件允 许时,可在柱底 布置千斤顶。(3)顶升操作:应保证千斤顶同步顶升和支垫稳固。当累计顶升高度超过千斤顶行 程 时,应对千斤顶进行回程,回程时应注意相邻千斤顶不得同步进行,回程前应先

16、用楔 块进行支 撑垫保护,并保证受力平稳。顶升累计在设计高度后,应立即在主要受力部位 用垫块支承,并 迅速进行结构连接处理。结构连接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分批除千斤顶。(4)顶升监测 各个顶升点应设置顶升分量标尺,其最大分量不超过 10mm 顶升时 统一 指挥,每次各顶升点应达到所村求的顶升分量值,以防产生误差,导致上部结构变 形。顶升时 设置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观测,以控制建筑物倾斜。5、整体移位后的连接处理( 1)承重墙壁体的连接:应采用不低于原墙壁体要求的砌体材料,新砌墙壁体顶部 与 托换梁底之间砌筑砂浆应饱满。( 2)在整体垂直移位中,由于顶升到位后千斤顶不可能一次性拆除,墙体砌筑不可 能 一次砌筑完成,一般需分 2-3 次砌筑,相邻墙体搭接砌筑质量无法保证时,可采用浇捣 素混 凝土,以保证墙壁体整体性。1.2 、合理化建议(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