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307782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 拟 一一、基础知识(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暴殄天物恬不知耻舐犊情深忝为人师 B轩然大波头晕目眩渲染气氛故弄玄虚 C暴虎冯河阿谀逢迎奉若神明蓬头垢面 D怙恶不悛才思俊逸工程竣工田地龟裂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新建的这座商业大厦,装修得金璧辉煌。 B只要你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过去的事就一笔勾消。 C这次舞蹈大赛是她展露头脚的好机会。 D教和学,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市电视台花巨资购进最先进的电视转播车,大大提高了新闻的 性。本没有什么深意的一

2、件小事,他却偏偏喜欢仔细 。社会公德要求我们不能以任何理由赡养父母的义务。A时效琢磨推脱B时效斟酌推脱 C实效斟酌推托D实效琢磨推托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听起来竟忘记了吃饭和睡觉。B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最终结果只是平局,但国安足球队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捍卫了榜首的

3、荣誉。 B中东局势依然动荡,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C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工作,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授课:XXXD一个企业如果不考虑盈利,一昧地让利,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消费者得到实惠也是暂时的。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这个球迷看走了眼,竟被他所崇拜的球星打了一顿,可怜这位球迷“左眼挫伤,面部流血,肚子疼痛。” B城东住宅小区一直以其经济的价位,卓越的品质(大户型、园林化、智能化)而引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C我国

4、有句谚语,“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说明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是不那么容易的。 D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任何人,无论他头上的“光环”多么耀眼,在法律面前,也是一个“普通公民”。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白”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两员主将将元稹、白居易的合称。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是对楚辞开创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继承。 B.关汉卿约是金末元初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其杂剧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尤为关怀,如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元代重要杂剧作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 C.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

5、义、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明清小说的代表;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是文言小说的高峰,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作,以上小说均为章回体。 D.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辑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合称为“史学双璧”。 8. 填入下面一括号处的文字,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想这样来比喻一下,一座大山有一堆乱石,并无无损于大山的壮观,但如果一个小小园林中以后一堆乱石,就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A一部长篇,只要整体精彩,个别片段稍显沉闷,并不损害全书的价值。 B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篇幅短的固然要讲究语言,篇幅长的也要讲究语言。 C一篇短文,其

6、“败笔”之处容易显得十分刺眼;而一株大树有些枯枝,无损于它亭亭如盖的风姿。D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篇幅长的要讲究语言艺术,篇幅短的要求更严格。二、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没小题4分,共20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授课:XXX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

7、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

8、。”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备他盗出入

9、与非常也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今者有小人之言C因击沛公于坐 不如因善与之D卮酒安足辞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2. 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客何为者?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D而刀刃若新发于硎13. 下列对于樊哙的言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授课:XXX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表明自己无所畏惧,摆出拼死

10、一搏之势,从气势上震慑住了项羽,使项羽打消了杀害沛公的念头。B“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樊哙斥秦王不义,导致天下叛之,暗示项王如要滥杀必将重蹈亡秦覆辙。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用沛公对项王的恭敬尊重,取得项羽的欢心和信任,缓和了紧张气氛。D“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借曹无伤告密和项庄舞剑来说事,提醒项王听信小人之言、欲诛功臣之举不得人心。三、翻译、默写(共2小题,共16分)1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1)今入关,财物无

11、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2)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每小题2分,共6分) (1)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2)金风玉露一相逢, 。 (3)呦呦鹿鸣, 。 四、记叙文阅读(共5小题,共22分) 野 渡柯 灵你可曾到过浙东的水村?那是一种水晶似的境界。村外照例傍着个明镜般的湖泊,一片烟波接着远天。跑进村子,小河从容向全村各处流去,左右萦回,彩带似的打着花结,把一个村子分成许多岛屿。因此满村架的都是活动的板桥,在较阔的河面,便利用船只过渡。渡头或在崖边山脚,或在平畴野岸,邻近很少人家,系舟处却总有一所古陋的小屋临河独立。那

12、就许是船夫的住所。午后昼静时光,溶溶的河流催眠似的低吟浅唱,远处间或有些鸡声虫声。山脚边忽传来一串俚歌,接着树林里闪出一个人影,也许带着包裹雨伞,挑一点竹笼担子,且行且唱,到河边,扬起喉咙叫道:“摆渡呀!”四野悄然,把这声音衬出一点原始的寂寞。接着对岸不久就发出橹声,一只小船咿咿呀呀地摇过来了。摇渡船的仿佛多是老人,白须白发在水上来去,使人想到秋江的白鹭。他们是从年轻时就做起,还是老去的英雄,游遍江湖,破过命运的罗网,而终为时光所败北,遂不管晴雨风雪,终年来这河畔为世人渡引的呢?有一时机我曾谛视一个渡船老人的生活,而他却像是极其冷漠的人。授课:XXX这老人除了为年月所刻成的皱纹,脸上还永远挂着

13、严霜似的寒意。老人生活所需由村中大族供给,所以村人过渡的照例不必花钱。有些每天必得从渡头往返的,便到年终节尾,酬谢他一些米麦糕饼。客帮行脚小贩,却总不欠那份出门人的谦和礼数,到岸时含笑谢过,还掏出一二铜子,跄琅一声,丢到船肚,然后挑起担子,摇着鼓儿走去。老人也不答话,看看这边无人过渡,便又寂寞地把船摇回去了。每天上午是渡头最热闹的时候,太阳刚升起不久,照着翠色的山崖和远岸,河上正散着氤氲的雾气,赶市的村人陆续结伴而来了,让老人来来回回的将他们载向对岸;太阳将直时从市上回村,老人就又须忙着把他们接回。一到午后,老人就大抵躲进小庙,或在庙前坐着默然吸他的旱烟,哲人似的许久望着远天和款款的流水。 天

14、晚了,夕阳影里,又有三五人影移来,寂寞而空洞地叫道:“摆渡呀!”那大抵是从市上溜达了回来的闲人,到了船上,还剌剌地谈着小茶馆里听来的新闻,夹带着评长论短,讲到得意处,清脆的笑声便从水上飞起。但老人总是沉默着,咿咿呀呀地摇他的渡船,仿佛不愿意听这些庸俗的世事。一般渡头的光景,总使我十分动心,到路亭闲坐一刻,岸边徘徊一阵,看看那点简单的人事,觉得总不缺乏值得咀嚼的地方。老人的沉默使我喜欢,而他的冷漠却引起我的思索。岂以为去来两岸的河上生涯,未免过于拘束,遂令那一份渡引世人的庄严的工作,也觉得对他过于屈辱了吗?(1935年)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情理兼美的散文。作者笔下的浙东水村,温馨静谧,情趣盎然,摆渡生活充满哲理,耐人寻味。 B作家所描摹勾勒的水乡,色彩清淡,和作家那种处处面对现实人生的哲学思考相融合,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情调:深沉悲凉。 C作家熟悉的水乡已经升华为自己精神上的家园,其中倾注了他的一腔热爱和赞美之情;作家再现老人摆渡生活,是以此描写为铺垫,巧妙表达自己对 人生价值的思索。 D“哲人似的许久望着远天和款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