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成语真题集锦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30453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成语真题集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高考成语真题集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高考成语真题集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高考成语真题集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成语真题集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成语真题集锦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高考成语真题集锦答案1、B 【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整理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2、解析: 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三项都

2、是用正确。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故选B。3、答案:B A.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B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C信、由:听任。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移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D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4、答案:D【解析】A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为英雄事迹。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

3、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5、【答案】A【解析】栋:栋宇,房屋。牛运输书时累得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B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C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D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泛指把事情的真相紧紧隐瞒。6、【答案】A【解析】“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

4、,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一致?B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通常用于否定句。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D“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在句中情感色彩不当。7、答案:A【解析】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B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C、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D、拾人牙慧: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

5、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8、答案:A解析: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符合句意。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指儿子。耿耿于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多用作贬义。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与句意不符。9、解析:本题C 选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放在这里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10、答案:A解析B项“故里”指故乡,老家,和“修复”不搭配,应该为“故居”;C项“其”指代不明;D项“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

6、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可改为“一纸空文”。A项“唱红脸”指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红色脸谱扮演正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跟“唱白脸”相对),使用恰当。11、【答案】D【解析】“释怀”:抒发情怀。放心,无牵挂。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古稀”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最小的82岁,应用“耄耋”,或者改为“已过古稀之年”。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整理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12、答案:C【解析】:

7、 A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B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C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用错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D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现在也指事物消失。13、参考答案:D(举手投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14、答案:B解析: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语境不合,原文内容与主题无关。15、答案 B 解析 特立独行

8、: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这里用来指历史,对象错误。16、答案 B 解析 A项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不尚虚华。属词义与语境不符,“淡如水”不是交往浅的意思。B项格外:非常、特别/额外、另外。此句是突出鲁能泰山队目前形势的困难处境,用“格外”很恰当。C项对换:相互交换。这是个生造词。而此句的语境是用一种货币折换成另一种货币,应为“兑换”。D项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这属词义与语境不合。应是“缺斤短两”: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17、答案 B

9、 解析 A项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近义词】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名不副实:指空有虚名。【近义词】徒有虚名。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B项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两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换。C项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D项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10、18、答案 D 解析 A项牛刀小试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前后矛盾)B项侧目观看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褒贬误用)C项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不符合语境)D项固然:1.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2.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19、答案 C解析 A“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子,此处符合语境。B“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此处符合语境。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不合语境。D“栋梁之才”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符合语境。20、答案 B A项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

11、去脉。 B项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C项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D项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21、答案 D 解析 D项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A项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B项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C项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22、答案

12、 A解析 A项“特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很恰当。B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C项“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D项“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23、答案 B解析 A项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C项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感情色彩不对。D项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讲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24、答案 D解析 D

13、项“匪夷所思”的意思是“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与句意不合。25、答案 B解析 B项挥:指挥笔。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这里属于用错对象。26、答案 B解析 A项“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B项“八字还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C项“任凭”应改为“只凭”;D项“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27、答案 D解析 A项中“缓和”指局势、气氛等变和缓,不符语境,“药效”应用“和缓”;B项中“整顿”指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不符语境,“家务”应用“整理”;C项中“神气十足”指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十分得意或傲慢的样子,此处应为“精神十足”;D项中“

14、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符合语境。28、答案 A解析 A项“情不自禁”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与语境不符合,应改为“不由自主”;B项“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符合语境;C项“宣称”指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使用正确;D项“耿耿于怀”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符合语境。29、答案 D解析 A项“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句中取后者义,“鱼龙混杂”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不指事物;B项“清规戒律”侧重死板地束缚人的规章制度,“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不能换;C项“弹冠相庆”多含贬义,不能换;D项两成语词义相近,可以替换。30、答案 B

15、解析 A项探囊取物:把手伸进口袋里去取东西;比喻办成某件事情非常容易,毫不费力;B项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情况来安排支出,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C项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D项出人意表:出乎人们的意料,指不同寻常。31、答案 C解析 C项各尽所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32、答案 B解析 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B项属于望文生义。33、答案(1)功亏一篑 (2)越俎代庖 (3)蔚然成风 (4)淋漓尽致34、答案 C解析 A项“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不能指时间。B项“

16、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句应用“耸人听闻”。C项“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符合语境。D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不合语境。35、答案 C解析 A项“轻描淡写”原指绘画时用浅颜色轻松描绘,后形容叙述或处理事情时着力不多、轻轻带过或不加重视;B项“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指很欢迎;C项“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在这里用来指“烦恼”是搭配不当;D项“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或另立门户,另搞一套。36、答案 B解析 A项“随心所欲”指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符合语境;B项“口耳相传”指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不符合语境;C项“寥若晨星”指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