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博物馆考察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30408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沙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沙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沙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沙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沙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沙博物馆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沙博物馆考察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沙博物馆考察报告姓名:王雪莲 张露学号:2012271428 2012271438班级:14班指导老师:袁园推荐精选金沙遗址是位于中书国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商周时代遗址,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因为金沙遗址位于城市中已建设得比较成熟的地区,所以要建设它就必须考虑金沙遗址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平衡,以及在体现金沙文化的同时又融入城市环境,考察时我发现这点就现在建成来看完成的很不错。按照考察要求我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概述:交通流线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青羊大道227号,位于成都市城区西北,二三环路之间,交通便利 。金沙遗址博物馆离市中心天府广场仅

2、五公里,交通便利,有许多公共交通方式可以直接抵达博物馆,还开辟有901路旅游观光专线,游客可从成都市旅游集散中心直接前往博物馆。地铁2号线一品天下站距金沙遗址博物馆仅300米。 博物馆有三个入口,东门为主入口,南门和北门为次入口,馆内主要由三栋建筑,分别是遗址馆,陈列馆和剧院,我是从南门进入,通过全景图可以对其主要交通路线有简单了解。这次考察中我主要参观了遗迹馆和陈列馆,下面对其进行主要分析。推荐精选遗迹馆遗迹馆呈半圆形,建筑面积7588平方米,高度19米,跨度63米。舒展平缓的弧形外观与室外清新纯净的景观环境逐渐过渡、融合,形成了连续的空间变化。馆内无立柱大空间的构造保证了祭祀遗迹的完整性,

3、大跨度钢结构形式将建筑对文物本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把文物保护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遗迹馆内是金沙遗址大型祭祀场所的发掘地,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商周时期的大型祭祀遗迹场所。原生态展示的发掘现场、大型树根遗迹等既保持了历史遗存本体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也为刚刚走进金沙遗址的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在这里,观众一方面可以实地感受3000年前古蜀王国祭祀活动的宏大气派,另一方面又能身临其境,近距离观看考古发掘现场,了解考古发掘的工作原理。以下是遗迹馆的参观流线图:推荐精选陈列馆陈列馆围绕中庭布置展厅,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将展厅,公共空间,教育空间割裂的

4、方式,而将独立展厅和开放式展区相结合。金沙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博物馆,更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主题博物馆,这种立意不仅把金沙博物馆正在进行时的时空概念扩展到了人文精神和理想世界的广阔层面,还激发了人们对金沙博物馆的关注与期待,方案设计不仅仅对文物内容展示,更重要的事寻找怎样的展示语言来塑造这个大气磅礴的视觉空间,使之成为不落俗套的现代一流博物馆。陈列馆有三层组成,共有五个展厅,一个4D影院推荐精选二层参观路线负一层参观路线功能分区就整个博物馆来讲,除了遗迹馆,陈列馆,为主要区域外还有“玉石之路”“乌木林”“太阳神鸟雕塑”“天宇广场”“西山水景广场”“金沙剧场”等文化景观做辅助区域,而就陈列馆来

5、做分析,推荐精选除展厅外还有,办公区,库房,纪念品超市,休息区4D影院,厕所,新闻发布厅,等做辅助区域。展示方法第一展厅:远古家园设置于陈列馆二层西厅,面积约900平方米。精心设计的大型半景画与实景结合,真实再现了3000年前金沙先民的生活环境:碧野蓝天下的摸底河水淙淙流动,绿草丛生中莺歌燕舞,万兽嬉戏,林荫掩映着古朴的居民,远处传来狩猎归来的欢声笑语,在这里,画与景,虚与实和谐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淡化了时空的距离。推荐精选第二展厅:王都剪影 设置于二层东厅。面积约900平方米。巧妙地使用“碎片拼接”的形式,把考古发掘成果,场景复原和高科技手段有机结合,沿展线缓缓呈现出一幅幅金沙先民生产生活的剪

6、影:居所,工具,烧陶,冶铸,制玉,墓葬第三展厅:天地不绝 设置一层东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幽暗的灯光,垂降的纱网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集中展示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等精美文物彰显出这个古老王国曾有的璀璨与神奇,也是古蜀宏大宗教祭祀活动的真实写照。大胆运用运用纱网分割空间,并结合自由闲散的展现,使整个展厅的布局顿时灵活起来。矩阵式展柜的陈列方式更满足了观众全方位,多层次的参观需求。第四展厅:千载遗珍 30余件精品荟萃此厅,高贵灿烂的金器,神秘诡异的青铜器,色泽艳丽的玉器和生动写实的石器,展现出金沙先民关于族群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的精奇神髓。空间处理上,圆形中央藻

7、井搭配整体抬高的圆形展台,烘托出精品文物的崇高与神圣。推荐精选第五展厅:解读金沙设置底层西厅,面积约830平方米。中央沙盘展示了古蜀文明的分布区域及其与周边文化的紧密联系,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的文明历程通过图片展板和出土文物表现的淋漓尽致,金沙文化辉煌灿烂的历史背景豁然开朗,文化发展的真实脉络日渐清晰。结束语 岁月掩埋了金沙,也保存了金沙。随着现代文明的步伐,一个过去我们从未知晓的国度,一段失落的文明,就这样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在这一片厚实的泥土下还会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呢?在下一秒又会有什么新的疑问呢?恐怕谁也不能回答。但是我们相信借着考古工作的开展与深入,文明的碎片会一点点的拼接,金沙神秘的面纱也终将被全部撩起,金沙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以上就是我们这次金沙之旅。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