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302464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省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省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省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辽宁省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0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伴随

2、1986年两个祭祀坑的发掘达到高峰。出土的青钢人像、青铜神树、黄金面具、黄金“权杖”等文物,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风貌。2019年,考古学者在三星堆又发现多个祭祀坑,并于近期展开了全面的考古发掘。全世界再次为之震惊,这一发现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热议与思考。 无可否认,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是世界级的考古发现,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曾经指出,“三星堆发现的重大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实际上,这一发现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特洛伊或者尼尼微相比”,“它的价值和作用应当站在世界史的高度上来认识”。这是对三星堆文明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极其深刻的阐释。众所周知,特洛伊和尼尼微在早期欧洲文明起源过程中都是具有标志

3、性意义的重大遗址,它们的发现和发掘,对于整个西方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形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三星堆文明的发现,不仅改写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三星堆文明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具有独特的贡献。在以往的传统学术观念中,夏、商、周三代文明所代表的中国青铜时代文明,其最为基本的文化特征,是以青铜礼器为中心形成的一整套代表国家权力与等级秩序的礼仪制度。中原文化中以“列鼎”制度为代表的青钢礼器,据仪礼.士冠礼礼记.礼器等文献记载,大体上可分为五等,即天子九鼎八簋,卿大夫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或一鼎,士以下不得用鼎。地下的考古发现证明,这一制度的具体实施在商、周

4、时代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有所差异,但总体上与文献记载可以互证。这一青钢礼器制度的形成,不仅是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标志,而且对整个东亚早期文明体系的形成也具有深远影响。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则显示出,中原地区形成的这套礼器制度也影响到遥远的古蜀地区。从两个祭祀坑中出土的112件青铜器中,便有尊、瓿等礼器的存在,而且在器形和纹饰上也模仿了中原青钢器。但与之同时,三星堆还存在着以黄金“权杖”、青铜神像等来象征等级与权力的另一套体系。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内涵,让人们第一次认识到,除了中原地区严整、规范的青铜“列鼎”所代表的礼仪制度之外,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还有着与欧亚大陆青铜时代相类

5、似的表达社会权力、等级的另样方式,这使传统的中国青铜时代文化面貌有了巨大的改观。 三星堆文明具有东、西方文明的许多共同特质,是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灿烂结晶。如上所述,以我国黄河流域为中心形成的商周青铜文明,不仅辐射影响到整个早期中国,也同时影响到历史上的“东亚文化圈”。但是,在这个固有的青铜文明体系中,三星堆很显然注入了诸多新的文化因素:它一方面既有中原青铜文明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器物,同时又出现了青铜神像、黄金“权杖”等诸多以往在东亚青铜文明体系中所罕见的新事物。而这些事物,在古代中亚和西亚青铜文明之中却并不鲜见。正因为如此,三星堆文明很可能在传统的中原文明和地域性显著的巴蜀文明的基础之上,还广

6、泛地吸收了来自周边其他古代文明的某些因素并融为一体,从而同时具有东、西方文明的特点,成为中华大地上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 当下,三星堆祭祀坑发掘正在进行,很显然,三星堆古国曾经存在过一个长期、系统的祭祀体系。我们不禁要问:人们祭祀的对象是谁?是人间的君王,还是天上的神灵?要解答这些问题,就要等待考古发掘与深入研究的结果。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对于三星堆文明的探寻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与全球世界级的古代文明成就相比较,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还不足以全面展现三星堆文明的整体面貌。我们期待着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扎实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三星堆文明的结构与体系,例如:针对诸如王陵、宫殿、城垣作坊

7、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探察;对青铜、玉器、金器产地及技术来源等问题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深化对三星堆文明产业结构、技术工艺、经济体系的认识;把三星堆独具特色的神像、面具、神树、黄金崇拜等文化内涵和艺术渊源等问题置放于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加以综合比较。我们深信,以四川省内考古力量为中心,全国考古界通力合作,进而实现中外学术界的携手努力和多学科的协同攻关,作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最伟大成就之一的三星堆文明,必将以其雄伟的身姿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的世界性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三星堆是可以和特洛伊、尼尼微相媲美的具有标

8、志性意义的遗址,应站在世界史的高度上认识其价值。 B.中国青铜时代文明最基本的文化特征,是以青铜礼器为中心形成的一整套代表国家权利与等级秩序的礼仪制度。 C.三星堆出土的尊、瓿等礼器,证明当时中国大地上除了青铜礼器制度外,还有另外一套表达社会权利、等级的方式。 D.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并不能展现三星堆文明的全部,它的一些未解之谜,还需要更深入地发掘和研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洛伊和尼尼微遗址的发现和挖掘,对于整个西方文明的起源、发展形成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 B.仪礼.士冠礼礼记.礼器等文献对于“列鼎”制度的记载和地下考古发现所证明的结论,总

9、体上可以互相印证。 C.对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器形和纹饰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了解三星堆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动情况。 D.三星堆既有中原青铜文明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器物,也有青铜神像、黄金“权杖”等诸多以往在东亚青铜文明体系中所没有的新事物。 3.下列各项中,能够证明三星堆文明受到中原文明影响的一项是(3分) A.在三星堆出土了许多青铜立人像,这些人的样子并非华夏人的样子,而是颇有印度洋的风格。 B.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尊和罍,这些器物在当时中原地区是典型的礼器。 C.三星堆发现的象牙是完整的象牙,被认为是祭祀的“通灵之物”,而殷墟的象牙是作为器物的原材料制作某些特定的器物。 D.三星堆神鸟图和彝

10、族“毕摩”经书中的鸟图几乎完全相似。铜像所戴的帽子和彝族的帽子也非常相似。 4.请简要分析第段论证的严密性。(4分) 5.结合三星堆祭祀坑的考古发现,谈一谈三星堆文明的特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牲畜林卡尔维诺 (德国鬼子进村扫荡,村民们都会把牲畜赶到灌木丛和树林里,防止被德国鬼子抢走。这一天德国鬼子又进村了,一个德国兵发现了朱阿家的一头名叫“花大姐”的奶牛,把其赶走,为了追赶伙伴,他也走入了树林,并迷了路。此时为了夺回唯一财产的朱阿正拿着猎枪伺机而动) 朱阿一直尾随在德国兵后面,保持着一定距离,不时躲在篱笆或矮墙后面瞄

11、准。但无论如何总拿不稳枪,更何况德国人和母牛靠得那么近,他哪里敢扣动扳机。 德国人心惊胆战地打量着这浓密的树林,琢磨着如何才能走出去。忽听杨梅果树丛中一阵响动,跑出一头漂亮的粉红色小猪。在他的家乡,从未见过猪在树林子里跑来跑去。他松开牵牛的绳子,就去追赶那头猪。“花大姐”一旦得到了自由,就一头钻进树林跑了,这里有它许多朋友。 对朱阿来说,这正是开枪的好机会。德国人手忙脚乱地在抓猪,想要紧紧地抱住它,但猪还是挣脱了。 就在朱阿站在那里准备扣动扳机时,附近出现了两个小孩,一男一女,头戴毛线帽,足登长筒靴。他们脸上挂着泪珠说:“朱阿,请你瞄准点。要是把我们的猪打死了,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朱阿手中的

12、猎枪又跳起了塔兰泰拉舞。他的心肠太软了,激动得太厉害了。这倒不是因为他要杀死那个德国鬼子,而是为那两个可怜孩子的猪担心。 德国兵在林子里转悠,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感到惊奇:小鸡栖息在树上,豚鼠从树洞向外伸头探脑。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看,松树枝上站着一只开屏的火鸡。他连忙伸手去抓,但火鸡轻轻一跳,跳到更高一层的枝上,尾羽依然展开着。德国兵开始爬树。他每向上爬一层,那只下巴垂肉鲜红的火鸡,就跳到更上一层的树枝上,挺着胸脯,一直保持着开屏的姿势。 朱阿头顶茂盛的树枝,双肩和枪筒也用树枝伪装起来,他悄悄来到树下。这时,一位年轻的、戴红头巾的胖姑娘来到他身边。“来阿,”地说,“你听我说,如果你打死德国人,我

13、就嫁给你。要是打死了我的火鸡,我就割断你的脖子。”听了这话,年纪已经不轻、但还没结婚的、腼腆的朱阿羞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又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 德国兵继续向上爬,树枝越来越细,脚下的树枝突然折断,他掉了下来,差点砸在朱阿身上。这次朱阿不糊涂了,拔腿就跑,伪装的树枝掉了一地。德国兵摔在松软的树枝上,没有受伤。 德国兵来到一个布满灰岩石、长满绿苔藓的地方,附近只有几棵干枯的松树,前面就是悬崖。一只母鸡正在洒满松枝的地上觅食。德国人急忙去追鸡。 这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了。是全村最穷的老太婆吉鲁米娜的。它很快被德国兵抓住了。 朱阿埋伏在岩石的高

14、处,用石头垒了个枪座。实际上,他修筑的是个掩体,只留下一个可以放枪筒的射击孔。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正在这时,吉鲁米娜老太太身披黑色破披肩走了过来,向他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朱阿,德国人拿走了我的鸡,那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财产,这已经够使我伤心的了。现在要是你把鸡再打死,那我就更伤心了。” 听了老太太这番话,朱阿的手比以前颤抖得更厉害了,他的责任太大了。尽管如此,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扣动了扳机。 听到枪声,德国人看到手中的鸡没了尾巴。接着又一声,翅膀丢了一只。难道这只鸡有魔法,会在手中自我爆炸,自我消耗?又是一枪,母鸡的毛全部剥光,除了还在不停地叫以外,简

15、直可以直接送去烧烤。心惊胆战的德国兵抓住鸡的脖子,手臂平伸出去,同自己身体保持一定距离。朱阿的第四枪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点的鸡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个鸡头。他飞快地把鸡头扔掉,撒腿就跑。但再也找不到路了,前面是个乱石崖。石崖边上长着棵角豆树,上面趴着一只大猫。 现在,他对在林子里能看到各种家养的动物,已毫不奇怪了。他伸手去抚摸那只猫,希望能听到它的呼噜声,聊以自慰。 要知道,很久以来,这个林子里就有一只凶恶的野猫,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原以为可以听到猫呼噜的德国兵,看到那只凶狠的动物,竖起全身的毛向他扑来,他感到快要被野猫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厮打中一起滚下了石崖。 就这样,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人们用公积金给可怜的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 (选自牲畜林,有删改) 文本二: “延迟”手法在民间故事中运用较多。20世纪形式主义学派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研究了大量民谣、童谣、神话、民间故事之后,发现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