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及处理工艺的发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30164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用水及处理工艺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饮用水及处理工艺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饮用水及处理工艺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饮用水及处理工艺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用水及处理工艺的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用水及处理工艺的发展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水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在出现人类 之前,水就存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由庞大的水体组成。水作为人类维持最基 本生命活动的物质,人类饮水至今,水的发展也一直在变革。第一阶段 饮用自然界的水人类最早喝的水是取于自然界的江河湖泊、山泉、水井,一般都是就地取水 饮之,在一些大的城市会开挖沟渠来输送水,修建水塘储水,那时人们家里会有 储水的水缸之类容器。此时,饮水的质量与自然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随着人类发展,总结有了一些简易净水方法,出现了井内养鱼、加装井 盖、煮沸水杀菌等方法。但在水中还是会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那时卫生状况差, 水极易受到污染

2、,历史上在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因水污染带来的疾病的爆发与流行 那时人们的饮水安全状况可以说是得不到保证的,这也是人的寿命普遍不高的一 个原因。第二阶段 自来水厂的出现受 18 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加剧了水体污染, 水中微生物引起的各种传染病、瘟疫等夺走了数百万的生命。到 1902 年,比利 时人发现氯可以去除水中的生物污染,并开始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的 工艺方法来制作自来水,成为第一个使用自来水的国家。随后欧美国家都开始建 立投氯消毒水厂,记载显示采用氯消毒后伤寒的发病率大幅度的减少,充分证明 了氯消毒的有效作用。我国在 1908年慈溪太后的支持下建造了第一家自来水

3、厂 “京师自来水厂”,开启了我国自来水事业的发展。现在已发展到拥有 4000 多家 自来水厂,覆盖了我国所有的城市和绝不大部分的农村,人们通过自来水满足了 生活的需要,保证了大多数人的基本健康。其采用的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水处理工艺是城市饮用水发展的第一代 工艺,这一工艺使得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人们将此工艺称之为常规水处理工艺。第三阶段 自来水厂的升级改造随着技术发展和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人们发现传统的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有 效去除化学耗氧量(COD)、氨氮、微量有机物、致病原虫等污染物,无法解决水 源污染与水质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更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事件。传统的常规水处理工艺很难有效

4、去除形成臭、味、色度和 COD 的有机化合 物,这些有机化合物不仅会造成臭、味和色度等感观问题,还会干扰人体内分泌 系统的正常工作,对人们的生活安全与健康形成了严重危险。而活性炭凭借其发 达的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吸附上述污染物,因此在第一代工艺基础上增加活性炭 吸附工艺成为了十分重要、且切实可行的给水深度处理工艺。活性炭吸附工艺在 近些年已陆续成为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工段。在以后的文章里我们会进 一步详细说明自来水厂是如何使用和选择活性炭的。第四阶段 超滤为核心技术的组合工艺活性炭虽然能够有效去除吸附有机化合物等,但现在人们发现水体中会存在 大量微生物。微生物会随水流出,而且具有较强的抗药

5、性,使得水的生物安全性 又有所降低。第一代工艺或者第二代工艺都不能完全使这些生物安全性问题得到 解决和控制。从目前技术来看,膜技术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水的生物安全性,如超滤膜, 孔径只有几纳米,原则上可将水中一切微生物截留下来,使水的安全性提高。但 超滤这样的技术,基本上还是物理截留技术,对溶解性或者小分子的物质效果比 较差,单独用其去除微生物可能是非常有效地,但对待其它一些有毒害的溶解性 物质去除率就比较差.因此新一代工艺应该是以超滤为核心技术的组合工艺,不 仅能够去除颗粒物和细菌,对有机物以及其它有毒害的物质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控 制作用。在第二代水处理工艺基础上组合增加膜后处理,能够使水保持生物稳定 性和化学稳定性。第三代工艺有望将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都得到提高,使得 水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发展。相信随着科技发展及对水的深入研究,饮用水的处理工艺会得到进一步更为 完善的发展,人类也将会饮用到更为干净、健康的水。但随着人类工业发展的破 坏,地球上可利用的水资源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多,我国亦是一个严重缺水的 国家,海河、辽河、淮河、黄河、黄花江、长江和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 的污染,究其根本,水是生命之源,保护其不受污染才是根本,在此也呼吁大家 爱护水资源,保护好我们的生命之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