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健康心理的自我维护(陈) (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27960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健康心理的自我维护(陈)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健康心理的自我维护(陈)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健康心理的自我维护(陈)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健康心理的自我维护(陈)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健康心理的自我维护(陈)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健康心理的自我维护(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健康心理的自我维护(陈)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深圳市宝安区荣根学校 陈改欢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不管他们在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从铃声响起、站在讲台的那一刻起,他们都必须收拾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学生。我们有时会从各种途径得到这样的消息:某某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是暴力教学。当我们为这样的消息去指责老师时,我们同时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谁来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紧张的工作节奏、繁重的工作量,来自方方面面的高期待所导致的压力,使得老师的心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他们面对的是我们的未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焦虑、恐怖、头痛 、生活兴趣减退、失眠等。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一、了解并悦纳自己,改善自我观念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说明“自知之明”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及其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

3、基本原则和要求。自知,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各方面情况一目了然;自知,就是自己对自己能够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而这正是我们消除自高自大、妄自菲薄等不良心态,处理好人际关系,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应努力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自己,要积极从周围的环境中收集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信息,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 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不但要真实地了解自己,还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悦纳自己,必须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一切,即使有无法弥补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而不轻视自己,自暴自弃。教师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对自我缺乏恰当的认识。一种人认为现实的自我不完美,因此,讨厌并拒绝接受现实中

4、的“自我”。他们想创造一个虚幻的理想的自我来代替现实的自我,结果却弄巧成拙,使自己的心理受到更大的伤害。一种人是过分夸大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是非常了不起的,高高在上的,他们目空一切,狂妄自大。这样,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就会遭人厌恶,到处碰壁,造成更深的自我伤害。因此,要努力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这是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对教师而言,要确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就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认同自己的教师身份、自己的职业,不为外界对教师的舆论、评价所影响,不为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所动摇。二、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教师要有意识地增长心理健康意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

5、解不良情绪,适时适度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几种较为有效。 1、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提高心理活动水平,二是降低心理活动水平。比如在教师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可以多用激励语言暗示自己:“我一定要振作起来,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情绪激动时,用缓和的语言暗示自己:“镇静下来,我能控制自己!”2、转移注意法每个人都有许多感兴趣的事,当自己情绪不佳时,可以有意识地将兴奋点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比如欣赏音乐、吟诵古诗、唱歌等,从而平静自己的心绪。3、宣泄法 当一个人遇到痛苦的事情时,通常也是最需要别人理解、关心与支持的时候。此时,如果找一个值得自己依赖的朋友,仔

6、细倾听自己的诉说,会有一种轻松感。另外,剧烈的劳动、体育活动、写信、写日记等也是有效的宣泄方法。 调控情绪的方法很多,采用哪种方法更好,不仅要根据当时的情绪状态而定,还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选择。三、磨练意志,增强抗压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对活动起激励作用。但是,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有机体内活动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动作紊乱现象。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以致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活动失败。众所周知,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很沉重的,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心身健康,

7、而有些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师必须要注意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而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练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教师要加强意志独立性的培养。为此,教师要明确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在行动上不屈从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其次,教师要加强意志果断性的锻炼。为此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懂得所作决定的重要性,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人们在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时,一直处于动机斗争过程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大)。在行动中,敢于承担责任,敢做敢为。当然,也要克服轻举妄

8、动和草率行动。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由于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不考虑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和行动后果,常常带来行动的失败,从而造成心理压力。再次,要加强意志坚定性的培养。教师要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保持充沛精力,克服各种不符合目的的内外部困难和干扰,不屈不挠地为实现目的而奋斗,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四、积极改善生活环境教师的自尊心一般较强,事事不甘落后,他们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倾注在教育工作上,容易忽视生活的其他方面。许多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以牺牲家庭、放弃娱乐等为代价的。长时间地生活在这种不均衡的生活中,会使教师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暴躁的脾气、尖刻的语言也

9、会刺伤学生稚嫩的心灵,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善待自己,给自己和家庭留一些娱乐和休闲的空间,使自己疲倦的身心获得休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对生活的要求要恰如其分,教师的生活待遇虽然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毕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正逐渐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要以“知足常乐”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才能使你过得有滋有味。教师还要注意改善人际,主动搞好与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多看他人的长处,从好的一面去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同时,也要容忍人的不足和缺点,古

10、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也为搞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人际关系的有效改善,对心理健康的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提高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自古以来,教师就受到人们的尊重。教师的地位是与天、地、君、亲并称的。在今天,科教兴国更是把教师劳动的重要性提升到亘古未有的高度。人民教师受党和人民的重托,理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把塑造自身的人格形象作为一种终身的追求。人民教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品德,形成良好的性格,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生观主

11、要是指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它决定着一个人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及其生活方式。人生观会对人们的心境产生长期而稳定的影响,因而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就要求我们对生活抱乐观、开朗的态度,积极吸取新的知识,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看待他人和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帮助他人、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树立敬业精神,在忘我工作的过程中使个人的精神有所寄托;这就要求我们对生活应多一点精神追求,多一点体验,少一点名利之心,少一点物欲,少一点占有。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事物发展的过程,忘情地投入生活,如果处处抱着占有的态度、纯功利的态度,时时急于得到结果,我们就会不堪生活的重负,而产生挫折感。总之,为了维护个人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