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设计说明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279597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绿化设计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东陵路(马官桥一农大东校门段)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 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 的灵魂要素。沈阳东陵路历史悠久,资料记载,东陵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这里是老沈阳自汉 代起通向东部乃至朝鲜半岛的重要通道。满清时期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必由之路。如今,东陵路不仅 是沈阳市的城郊绿色长廊,还是市民进行郊野游憩活动的主要通行干道,更是发展沈抚的连接纽带。 其中,马官桥至农大东校门段是东陵路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一段,因此,对此段道路的绿地规划设 计显得尤为重

2、要。第一部分现状分析概况1. 工程概况东陵路高架桥工程自2014年下半年动工至2015年10月竣工,为期约一年,这项工程缓解 了农大附近的交通,使得城区向东前往棋盘山和抚顺更加便利。2. 气象概况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长春秋季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 大。年平均气温6.29.7C,极端温差近70C。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全年无霜期155180天。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冻土层深度约120cm。要道路。2. 交通分析研究路段车流量较大。中央为新修的高架桥,车行道路况较好,人非混合道及盲道有待改 善。3. 绿化分析该路段为三板四带式,两带的行

3、道树树种多为杨树和油松。路侧绿带树种为红皮云杉、樱 类等。绿化功能不齐全,景观效果差。4. 节点分析该路段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节点。由东至西依次为东陵路和高速入口处的交叉点、农大老校 门以及马官桥。5. 公共设施车行照明设备较完善,人行道的照明需丰富;垃圾桶放置位置及外形尚需改动;公交站台 的位置设置合理,但功能尚可再完备些。6. 两侧建筑该路段北侧多为商业建筑,偏西北处是农大植物园;南侧偏西南部是农大经济管理学院,再往东为社区服务区。建筑外型简单无特点,较低矮,色彩淡朴。三、 规划设计依据1.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2.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3. 沈阳市道路绿地规划相关规范4. 北

4、方道路绿化树种5. 对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勘察一、二、道路分析1. 路段分析研究区域属东陵路上西起马关桥,东至沈阳农业大学新校门地段,总长约1.2公里,呈带 状分布,地势平缓。西进沈阳市中心,东出通往绕城高速、棋盘山等景点以及抚顺市的主第二部分 绿地景观设计指导思想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思想。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充分尊重地域景观特点及文化进行设计构思。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二、 设计原则1. 设计要求道路红线范围:在现状行车道基础上两边增加20米。道路断面:车行道不变,根据现状条件,增设两

5、侧分车带、非机动车道、行道树绿带、人 行道、路侧绿带,具体尺度参考相应规范,并结合功能需求和景观需求。道路节点设计:结合道路现状确定主要节点,进行景观设计。树种设计:确定植物种类、规格,以及种植形式。2. 环境分析研究区域最大的环境局限是冬季寒冷漫长雨水少,最低温度近零下30C,春秋季温度变化 迅速。人为方面是人群会有明显的时间阶段性,人流量较大。最大的特点是文化氛围浓厚,连通的周边旅游景点多。3. 设计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有利因素,通过节点的个性化设计、群落式的植物布局、指示标志和景 观小品点缀其中等手段,注重人行道空间的开合变化和整体自然古朴的形象;使规划道路 两侧在充实绿化、美化环境的基

6、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集文化传承、休闲观赏和生态防护等为 一体的城郊生态景观长廊。同时使之成为东陵等景区的绿色延展带,以此带动更多的城市 居民在假期期间多到郊区景点进行健康有氧的游憩活动。设计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生态 健康的同时为城市居民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4. 道路绿化设计原则满足功能的原则:“道主景从”,在满足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加以绿化设计。 保障安全的原则:首先保障安全是道路绿化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应符合行车视距和行 车净空的要求,不能一味追求美观而忽略安全原则。适应环境的原则:充分认识此道路的制约因素,在对树种选择、地形处理、防护设施方面 进行认真考虑,力求绿地自身有较强

7、的抵抗力和防护能力。体现特点的原则:道路绿化的布局、配置、节奏、色调变化等方面,都要与道路的空间尺 度相协调,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同一景观风格。但不同的场合和环境,应体现特色的原则。 景观道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结合。生态保护的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生态景观,并利用灵活的造景手段,在保证有良好的绿 地生态功能、保护已有植被枝繁叶茂、生命力持久的同时,体现较强的景观艺术性,是道 路及其周围景观不仅具有引导行驶的功能,而且还有景观生态学倡导的对自然调节的能力。“适地适树”是保证生态不被破坏的基础原则。协调关系的原则:绿化树木的栽植位置要尽可能的与管道设施、供电设施等减少矛盾。在

8、 此基础上,植物的空间景观层次要富于变化,有层次。远近结合的原则:要有长期性的眼光,要对所应用的树木花卉充分了解,达到可持续发展 的一个状态。三、 设计理念1. 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引入“城市森林大道”的概念经过周边环境的分析,该路段在连通城市中心和郊区森林景点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 此,这次的道路绿化一方面是城市向郊区的过渡,另一方面是森林向疏林直至市中心少林 木的过渡。通过在此段道路上建成的稳定的森林大道,为此后市中心的绿色发展打下基础。2. “重地被,弱中层,强上木”的种植思路形式行道树和人非分隔带采取这种种植思路,在丰富景观层次的同时更加人性化,解决人群对 遮荫需求以及对开阔空间、通畅视

9、野、喜悦氛围环境的要求。植物景观通过注重下层花灌 木及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削减中层灌木体量,强化上层混交乔木林态势的配置模式。它 利用简洁明快的乔木列阵和树种多变的乔木种类,与曲折变化的地被色带相衔接,形成一 条条丰富而有韵律的林冠、林缘线,划分出变换多样的空间模式,起到美化和协调周边环 境作用,产生虚实结合的意境效果。路侧绿带多进行组团设计,由人行道到道路红线处依次密植地被、彩灌、小乔木和大乔木。 在绿色地被基调上渲染出丰富多彩的色块,不仅视觉上自然活泼,创造出高低起伏、含蓄 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也扩大了道路的视觉空间。3. 季相景观的塑造为了达到绿化带道路绿化设计中预期景观目标,计划充分利

10、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 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十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 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4. 景观节点构想从整个规划区域来考虑,将道路十字路口即马官桥处,农大老校门以及东陵路和高速入口 处的交叉点作为景观节点。马官桥处节点:由于马官桥的桥体宽度不能改变,所以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不能往外扩。考虑到行车安全性与视线诱导种植,在十字路口处采用丰富的植物色带点缀草花、低矮花 灌木与景石自然搭配,利用矮灌木进行模纹组合,创造体现马官桥历史典故的纹路。农大老校门节点:考虑此处节点空间最小且采光不好,为农大学生来往主校区和经管院的 唯一通道,而且此处机动车和非

11、机动车汇集,所以主要在此节点用景观小品进行交通组织 和行驶标志。以期达到交通安全便捷的同时有景可观。东陵路和高速入口处的交叉点:此节点处车辆多且方向混杂,虽然空间比较大,但是可进 行绿化的区域却几乎没有,高速路和东陵路的交叉三角点是一个做对景的绝佳地带,同时 考虑行车视线,所以在此处前部种植低矮的常绿灌木,配以彩色灌木组合成模纹,其后保 留原景石,景石后种植高大乔木做为画面背景。四、设计方案(一)设计主题走“近”自然。此道路连接着沈阳市区与郊区,就其区位特点,打造出以人为本、亲近 自然的道路景观,让人们在满足安全提醒的基础上,消除疲劳、愉悦身心,聆听和感受 这里的自然式景观,实现共生、共荣、共

12、存、共乐、共雅。依据周边环境将研究地段分为三个区域。由东至西分别为:A意象沈农:以农大新校门至西南角东陵区派出所为对角线形成的矩形区域B百汇街区:由意象沈农往西至农大植物园东侧的东西向道路两侧区域C马信成蹊:东起农大植物园西至马官桥西十字路口的道路南北两侧。(二)绿化设计原则1. 生态性原则既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创造高效、和谐的生态环 境中的植物景观。选用能够体现沈阳环境特色的植物材料如沈阳市树油松,以适应 本地生长,符合当地生境的自然过程,注重当地的乡土特色,降低管理与维护的成 本。同时注重农大文脉,体现农大景观的文化精神,道路绿化时选用的植物材料与 农大校园内的

13、植物相呼应。观赏花木与遮荫乔木季相变化相结合的原则。常青品种 为基调的绿化空间,层次变化的群落栽植,季相变化的色彩设计。2. 安全性原则本次规划设计的道路都属于市级十道,车流量大,人流量也多。设计时对交通安全 的考虑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防眩光:分隔带灌木的合理配置,可以遮挡住对面车道迎面车灯光,避免眩光效应, 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线性预告,视线诱导:沿途的花木绿带,可以显示道路的线形变化,有助于引导驾驶 员视线,预判前方道路线形,利于安全驾驶。人行交通指引:在斑马线处设明显的指示标志,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明显隔离,保 证行人安全。3. 可行性原则适地适树,道路绿地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

14、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道路绿地植物选择应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尽量丰富植物 材料,重点选择滞尘、防风、抗污染的树种。植物配置上大量采用沈阳市道路绿化中应用较为成功的植物品种,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 加了植物的成活率同时还满足了观色、观花和观果等不同的功能。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4.群落性原则路侧绿带间,将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 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 光、空气、地上空间、养分和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发挥出持 续永久的综合性生态功能。路侧绿带同农大植物园、高速路口

15、林之间也连贯形成稳定的群落。(三)具体选用树种1. 意象沈农乔木:杨树、栾树、大山樱、元宝枫、东北杏、油松、沈阳桧柏灌木:丁香、连翘、金银忍冬、大花水检木、红瑞木草花: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地被:朝鲜黄杨、紫叶小案、三叶草2. 百汇街区乔木:栾树、法国梧桐、圆柏灌木:金银忍冬、暴马丁香、丹东桧柏草花:绣线菊地被:紫叶小案3. 马信成蹊乔木:油松、栾树、大山樱、沈阳桧柏、银白杨灌木:金银忍冬、暴马丁香、大花水检木、红瑞木、连翘、丹东桧柏草花: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地被:朝鲜黄杨、铺地柏、紫叶小案植物一览表序号精物名称_M牛态习性形体_花S常绿乔木1油松松科松属阳性浅根喜光、抗瘠薄抗风塔形或广卵 形2圆柏柏科圆柏属喜光耐荫,耐 寒热,抗旱尖塔形或广 卵形3沈阳桧柏柏科圆柏属耐寒性强圆锥形或尖 塔形落叶乔木4栾树无患子科栾 树属喜光耐寒耐瘠 薄,病虫害少近球形红色至金黄 色金臾色红褐色或橘 臾色5银白杨杨柳科杨属喜光耐寒,固 土抗风圆锥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