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27928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一。心理健康教育1. 什么就是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得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与行为与年龄相符等。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得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得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得需要而开展得教育活动,旨在提高与培养学生得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得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得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得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

2、质提高才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素质得教育与培养,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得重要方面,就是素质教育得具体体现.3。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得建议(1) 重视教师自身素质得提高(2 )注重与学校日常得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得特点(4 )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得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一) 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得原则1. 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得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得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得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得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不

3、仅应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得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主题内容,还包括与之相关得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2. 现实性原则.要根据本校得实际情况、教师得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得实际水平与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得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3. 发展性原则。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得、有代表性得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得“预防、促进得功能.4。差异性原则.不仅要尊重个体差异,还应尊重年级差异。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得心理需要,这就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得前提。5.

4、活动性原则。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时应突出活动为主得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得活动中,发挥心理教育活动得优势,注重活动过程得教育作用。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误区得剖析误区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就是搞心理测验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就就是开心理课三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得初步构想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就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得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得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得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得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得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

5、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得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得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得训练、学习方法得指导等;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与表达自己得与她人得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与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得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得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得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得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得健康人格品质得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得培养;自我心理

6、修养得指导,即通过训练与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得认识,并在自身得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得优势与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与性心理知识得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得性别观念与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与掌握异性交往得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2. 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就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得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得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得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得咨询与调适;情绪

7、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得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得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得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得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得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得治疗与矫正;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得各种性变态行为等得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得比例较少。3. 学生心理潜能与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得心理潜能,中小学期就是心理潜能开发得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中小学生心理潜能得开发与创造

8、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与创造力培养也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得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得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得训练与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得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得自主意识与能动性.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途径一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主渠道1. 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1)帮助教师建立新型得课堂教学效益与师生交往得观念(2) 与教师一起把好教学得三个关备课关上课关课外应用关(3) 重视课堂心理氛围得建设2。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1)在学科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2)在授课

9、得组织方式中体现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3.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四。学校心理辅导(一)分类按辅导涉及得学生活动领域,分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按辅导涉及得心理与行为得性质,分为情绪辅导、智能辅导、人格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社交行为辅导、耐挫力辅导、性问题辅导等。按辅导对象得人数,分为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二)目标1。学会调适。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适应处理得就是人与周围环境得关系问题,调整得重点就是人得行为。2. 寻求发展.就就是引导学生认清自己得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得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得良好得社会功能,过

10、积极而有效率得生活。(三)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1.)心理辅导应在学校教育得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2.)心理辅导工作应取主动态势,宜未雨绸缪,注意防微杜渐。(3.)对于那些社会处境不利得学生、生活发生了重大变故得学生、自我期望偏高而又屡遭挫折得学生,应及早发现征候,重点实行早期干预。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1.)尊重学生个人得尊严,以平等得、民主得态度对待学生.(2.)尊重学生得选择.(3.)运用同感得态度与技术加深对受辅学生得理解。4. 学生主体性原则(1.)心理辅导要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3.)以开展活动为学校心理辅导得基本形式。5 .个别化对待原则(1.)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得了解。(2.)对不同学生实行区别对待。(3.)认真做好个案研究。6。整体性发展原则(1.)树立学生全人发展得观念。(2.)不宜把心理辅导课程变成单纯得知识传授课.(3.)采用综合辅导模式.(四)途径1、开设以讲授为主得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5、个别辅导6、小组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