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27802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一 、本单元设计: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因此,教学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教材从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阐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的作用,首先是因为在当今全球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以及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对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

2、都为学习创造了条件。接着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进一步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两节内容相辅相成。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而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大有用武之地。二 、本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1 功能和地位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

3、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贯穿本章始终的核心观念。本章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2 内容的特点突出主题:通过金属矿物的开发,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化石燃料的利用为例,突

4、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化学变化不断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获得有用物质和获得能量),利用化学变化还可以创造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主要指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使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二是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周围环境、维护生态和平的重要性,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基础:知识内容方面是在紧紧围绕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这些人类重要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中的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方面是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基本方法来梳理从而较系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利用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这些人类重要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中过程的利弊来

5、感受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石油的利用;通过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本节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石油裂化的原理。四、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1. 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及分析本章的内容要求在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是属于必修2的主题3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在课程标准中第四章与第三章的要求放在一起,说明第四章的学习是建立在第三章学习的基础上的。(以下有下划线是第四章的内容

6、要求)主题三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 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 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 4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5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6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

7、化学”思想的重要性。查阅资料: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 实验探究:乙烯、乙醇、乙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讨论从乙烯制备乙酸的合成路线。 对比实验:尿液中葡萄糖的检测。 实验:淀粉的水解和水解产物的检验。 查阅资料:海水资源及其利用。 调查:当地水污染及治理的情况。 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 查阅资料:高分子材料的应 用与发展。 查阅资料:符合“绿色化学” 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旧教材的大纲要求:按照学生的认识水平,并参照有关知识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程度,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可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A: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B:知道“是什么”。能够记住学习过的知识的要点,能够

8、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新教材必修2第四章的内容在旧教材中分别在元素化合物的卤族、氧 族、金属的通性、烃合成材料中介绍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卤 族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选学氧 族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和防止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AB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BA烃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AA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品种、性能和用途)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AA2. 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及分析新教材中第四章的题目是化学可持续发展共两节书,第一节介绍的是金属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金属矿物资源的开发在新教材中

9、主要介绍冶炼金属的三种不同方法,还介绍了铝热反应。而这部分在旧教材中是高二化学第三几种重要的金属介绍铝和铝的重要化合物及金属的冶炼中介绍的。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是旧教材高一化学第四章卤素中的选学内容,而在新教材中这一部分不但作为正文介绍,而且还加了海水提溴及海带含碘的科学探究,并且在介绍海水淡化的方法时再次巩固(必修1)第一章学习的蒸馏操作及原理。新教材本章的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主要介绍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煤主要介绍其成分及干馏产物,而石油主要介绍分馏、裂解,裂化。此内容在旧教材中是高二化学第四章烃第六节石油、煤,与旧教材相比这一节书的内容介绍得

10、要简单。五、本单元的内部结构关系、知识线索网六、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广州市教研室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要求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基本要求知道根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分别采用加热、电解、还原剂还原等方法冶炼金属。并能从能量的角度选择金属的冶炼方法。能够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海水淡化的几种方法;掌握海水蒸馏的原理。知道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原理。了解非金属置换反应。能参照海水提取镁过程的化学原理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通过上述要求让学生体会、认识海水资源的广阔前景)弹性要求初步学会梳理无机物之间的转化(镁及其化合物的关系)不宜拓展金属冶炼及海水综合利用的化工

11、工艺技术。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基本要求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能源的主要来源。能书写简单代表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了解煤的成分;知道通过煤的干馏可得到多种化工产品及其用途;知道煤的气化和液化可减少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了解石油的成分;知道通过石油的分馏及裂化可得到多种化工产品及其用途。通过乙烯的聚合反应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了解聚合反应的原理。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知道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认识含氮、磷的水体污染问题;知道一些污染的来源及控制方法。(化学在三废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弹性要求了解原子“原子经济”的概念不宜拓展各种控制污染的

12、原理七、本单元的课时安排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2 课时;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2 课时;复习和机动1 课时。八、本单元每节课的教学流程及建议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大课题,内涵丰富,知识面广。该教材只用4课时进行教学。我们必须解决内容多、时间短这一矛盾。1紧抓化学学科基础:参考教学目标提到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紧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如金属的冶炼原理可与氧化还原理论结合,不同金属冶炼方法不同可与能量联系起来。又如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可与物质的分类挂上钩。有机物的转化只抓裂解反应和加聚反应。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是最最基础的学科内容。最具代表性的内容。2资源展现形式

13、多样:本章教学的信息量需求很大。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获取信息的效度。信息的呈现方式适宜采用多样化。如:海洋资源的丰富性的信息可通过有关的数据以表格形式展现。原油的分馏及裂化的产品和用途以彩图方式呈现,若制成动态的课件更好。有些不适宜用上述两种方式的就采用专题阅读资料呈现。如:“21世纪的矿物”锰结核;会燃烧的“冰”潜力巨大的新能源甲烷干冰。3最后一课时关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建议采用专题讨论的方式进行。1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多媒体展示多种金属矿物及当代矿物开发水平 展示从金属矿石中提炼金属的步骤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有关金属制备的知识,由具体到一般进行归纳总结(或多媒体呈现后学生归纳) 学生讨论

14、归纳金属的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归纳几种常用金属冶炼方法 录像:合理开发金属资源 活动探究:开发海底金属资源设想或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2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录像:海水资源介绍 提出问题:利用海水资源,要解决哪些问题?海水淡化装置 实验演示(原理分析) 多媒体呈现:海水化学资源概况 问题探究:海水提溴、海带中I-检验 实验 研讨: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3第三课时教学流程课前自学教材内容,收集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综合利用的资料(包括文字及录象) 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引导分析: 为什么对资源综合利用?谈感受: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处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4第四课时教学流程“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教学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进行常规教学,也可以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查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