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271773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调查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最新农村经济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一)通过对一个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的调查来获知其经济开展的总体水平,从而评估类似的农村经济,最后上升到全国,循序渐进的了解当前农村发张形势。 (二)找出所调查农村的经济开展的途径,调查农民的经济来源,以及该地区农村经济来源的总体模式和开展的趋向。 (三)通过对该地区农村经济开展的各个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制约经济开展的原因,经济开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该地区按照地理优势所忽略的某些经济开展渠道。 (四)将调查分析后提出来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便于对该地区农村经济模式进行完美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开展。 二、调查对象 农村群体、经济现状 三、

2、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我们依据自填式问卷特点合理制作调查问卷。 个人一般情况,如:职业、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人口数; 家庭财政收支方面,如:家庭的年收入、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每年的支出比重、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 家庭设施方面,如:日常的交通工具; 家庭消费方面,如:消费地点、消费环境等; 国家政策方面,如:村村通工程、新型医疗合作政策、减免农业税、小额信用贷款等 本村企业方面,如:企业的行业性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等。各题均采纳封闭式设计,要求调查对象依据实际情况在各题所列的选择项中选取一项,作为对该题的答复。 2、调查问卷的分发。调查问卷由指定人员在农村随机分发,当场回收。回收率为100%。

3、 3、数据处理。调查问卷数据由SPSS统计软件处理。 四、具体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根本情况 所调查的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0:13。 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被调查人群中3/4的人具有初中以下文凭,其中40岁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 从婚姻状况来看,92%都已婚。 从职业状况来看, 85%的调查者的职业都是务农。 家庭平均人口为5人左右。 家庭劳动力人口平均3人左右。 家庭年收入平均4000左右。 (二)对农村经济现状的了解情况 (三)关于农村教育程度的调查情况 此次调查,共调查了四家人中的主要成员。从调查对象表中,我们知道

4、了,14个人中,有3个文盲、9个人受过初等教育,2个受到了高等教育。局部应该收到义务教育的孩子在外地打工。总体上来说他们的文化素养都很低,但比较起过去几年,相对提高。教育是农村经济开展的重头戏,假如教育低、文化素养低、 掌握科技的本领低、经济开展就缓慢,甚至停滞。此次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对个别家庭进行调查,从而发觉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地理位置来说_村离城镇和县区都不远,有着优越的教育条件啊!但是为什么教育成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呢?通过对局部家庭进行了访问调查得知以下几个原因: 1、经济条件困难,不能支付较高的教育费用。 2、学生本身不喜爱学习,或者对学习用处认识不当,厌学

5、。 3、父母或者监护人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而不同意孩子继续求学。其实教育和经济是两个互为因果的问题。必须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教育要从孩子做起,小孩是我们国家开展的后备军,提高小孩的教育势在必行,当今国际国家的竞争主要是靠新的科技、新的血液。一个国家开展的前途的好与坏都和小孩子教育素养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家现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实行的“一村一大”给农民带去了新的思想,新的种植方法,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经调查发觉大竹村农民孩子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农民收入不高,只好让自己的孩子上支付最少、质量最差的学校,因此孩子学到的知识就会很

6、少,有时还会误导孩子。其次是父母为了赚钱养家和支付孩子上学,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关怀自己孩子的学习,更不会给自己的小孩请家教辅导,还有的是农民自身没有多高的知识也不可能教自己的孩子。我做出自己 最新农村经济调查报告2 加快农业开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村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足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我县农民收入状况怎样,影响农民增收的症结何在?_年11月份,本人对所在地的村民收入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采取座谈的形式,对村民收入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形成以下报告。 一、农户收入的现状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 户,其中:纯农业户 户;半农半商的 户。其中,_年度家庭

7、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 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 户;调查显示:当前,我村大局部村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还很困难。 二、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在此次调查的20户中,总人口103人,其中,除老人和学生以后有劳动力50人,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外出务工15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始的生产模式,以种玉米等原始农作物为主,二是近年来主要开展和扶持的经济作物,如芭焦玉、烤烟等,三是外出务工。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

8、于外出务工和原始的生产模式的收入较少,来源于经济作物的收入较多,其次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较好,如退耕还林、良种补贴等也在给一般家庭进行了贴补。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我所在村的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靠经济作物收入,从调查出的在家劳动人数占总劳力人数近70%的比率来说也是如此;分析当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低,增收困难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虽然被调查的20农户中,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约70%以上的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 (2)增收速度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9、是因受传统的生产模式所左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调查发觉,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无法更新生产观念。就如一个新的玉米种子到来都有人以为没有自已一直种的老品种增产,二是受农民整体素养还不高的限制,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80%左右, 无法提高生产技术; (3)城乡差距加大。近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_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 同时还有储多方面:一是交通不便;二是信息服务滞后;三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峻脱切,

10、导致农民增收难;调查发觉,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三、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现如今,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上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实现我国“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尤为关键。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我国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加快交通干线的建设工程,彻底改变我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现状; 2、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养的提高。这就要

11、求相关部门千方百计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3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根底。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4、加快转移农村充裕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开展_镇,壮大区域经济,为农民提供就业时机。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推动农民

12、工跨区域流淌,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最新农村经济调查报告3 怎样按照_委“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开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开展,推动_县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开展?为此,笔者先后深入_乡昌德村等20余个村及相关农村企业、涉农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座谈访问等形式,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_县农村经济开展现状 _县位于_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全县幅员面积4356平方公里。县境内最低海拔1790米,最高海拔5286米,全县总人口5.8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2%以上,农业人口达5万人。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制约,_县

13、经济社会开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开展滞后,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_县在_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开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估计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减少28.9%;估计完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92元,比上年增加276元;粮食估计总产15207吨,比计划减少783吨。由于地震影响比上年均有所减少,但从长远看我县农村经济受农业根底设施薄弱、农牧民整体素养不高、稳定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_县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自然条件恶劣、农牧业根底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 _县每年都要遭受冰雹、泥石流、干旱、洪灾等自然灾难

14、的侵袭,其中又以旱灾最为严峻,春旱、夏旱、伏旱时常交替发生。全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较弱。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胖力低下,虽然完成5000亩根本农田改变,但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差。通过大力实施交通通畅、通达工程建设,完成通村公路55条496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地震破坏影响,造成局部农村机耕道通畅能力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村根底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峻,局部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养低下,开展意识不强 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

15、性心态依旧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开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根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有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牧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开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开展难 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牧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峻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缓慢。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操纵、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多 为积极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_县不断探究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牧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如_乡昌德村共有农户39户,人口171人,全村人均纯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