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科学六上第四单元《能量》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271211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科学六上第四单元《能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湘教科学六上第四单元《能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湘教科学六上第四单元《能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湘教科学六上第四单元《能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湘教科学六上第四单元《能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科学六上第四单元《能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科学六上第四单元《能量》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科学六上第四单元能量教案1能量家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实例初步知道能量的含义,能根据已有分类标准判别生活中的不同物品具有哪些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初步体验“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 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可以储存,。 2认识能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知道机械能、热能、化学能以及声、光、热、电、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 2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 学生

2、准备:气球、皮球、弹簧、一次性注射器、橡皮筋 。一。教学导入 1 学生阅读单元页。 2 提问:上面都有哪些景物?根据我们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你能从“能量”的角度想想它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 3 阅读画面中的小诗。 4 过渡:这一单元让我们学习能量方面的知识。 二活动 “蓄势待发”的能量 1学生看第1张图片。 2提问:从这张图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3学生回答问题,认识到岩石蕴藏着能量。 4教师出示实物并演示。 5过渡:想知道有什么感受吗?让我们动手适一适吧! 6学生动手实验,抓住“蓄势待发”谈体会,感受能量的存在及储存。 7小结: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8学生活动:怎样让

3、气球、皮球、弹簧、一次性注射器、橡皮筋等这些物体储存能量? 要求:小组实验,注意安全。 9教师列举生活中的其他实例,让学生感受能量的存在及储存。 三活动 各种各样的能量 1教师讲述:介绍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一次介绍“动能”、“热能”、“化学能”; 第二次将以前学过的“声、光、电、磁等形式的能”一次性补充、纳入进来。 2在生活中找具有相同形式能量的物品。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具有这种形式的能量?把自己找到的能量填入圆圈内。 教师补充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判断生活中工作的物体消耗了什么能量、具有了什么能量。 2能交流

4、自己对能量的认识和疑惑。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初步体验“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阅读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后能意识到伟大的科学发现其实就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科学知识 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可以储存,。 2认识能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知道机械能、热能、化学能以及声、光、热、电、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厨房工作的场景图、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资料等。 2供全班交流时使用的教材第55页的大记录表。 学生准备: 气球、皮球、弹簧、一次性注射器、橡皮筋。 一教学导入

5、 1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形式的能量? 2过渡:走进厨房,让我们一同去感受能量! 二活动 厨房中的能量 1出示:一幅生活情景图“厨房中的能量”。 2提问:图中哪一些对象在工作?是什么能量使它们工作起来的? 3学生观察,填写好自己的记录表之后进行组内交流。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将结果登记到供全班交流时使用的大记录表上。 5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资料:介绍瓦特的故事。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样是在生活中,同样也在烧水,为什么瓦特看到水蒸气顶开壶盖就开始了思考,并将思考所得用于了蒸汽机的改进呢?我们在生活中,当你看到一些自己没法解释的现象之后,请保持你的好奇心,坚持探索,说不定,你思考的结果

6、也会像瓦特一样具有重大价值。 6阅读指南车信箱中所附的插图,交流对能量的认识和疑惑,鼓励探究: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吗?你能联想生活中的现象,像瓦特一样提出能量方面的研究问题吗? 2 热能变、变、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能量的角度重新思考已经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并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假设性解释。 2能根据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的问题。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科技史资料,能总结出关于能量转化的科学结论。 4能运用探究后的科学结论判断生活中的热能变化情况,并能说出是怎样变化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探究热能变化的秘密,感受能量世界的奇妙。 2了解科学家发现热能奥

7、秘的大致历程,知道科学总是在不断被拓展或超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知识 1知道摩擦可以生热。 2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关于尤利乌斯洛塔尔迈尔、焦耳、赫伦探究热能奥秘的历史资料;纸风车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转动的演示实验装置。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一端闭合另一端带有胶塞的钢管、绳子、水等。 学生准备:橡皮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吗? 2演示,并向学生指出:站在能量的角度,你能从这个变化现象中提出什么问题呢?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学生的问题。 4过渡:让我们从研究橡皮筋的“热情”开始吧! 二活动 橡皮筋的“热情” 1布

8、置任务:把橡皮筋先碰一下自己的额头,快速来回拉几十次橡皮筋,再将它碰一下自己的额头。描述橡皮筋前后两次碰额头的感觉,说一说橡皮筋的“热情”是从哪里来的? 要求:每个小组分好工,拉动橡皮筋和感受温度变化的不能是同一个人,以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2学生实验、汇报交流。 3教师补充一些摩擦生热的实例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能量的转化。 三活动 “冲动”的橡皮塞 1提出问题:热能是否能够转化为机械能? 2作出假设并说出依据。 3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想办法使钢管变热并且让封住钢管口的橡皮塞冲出来。 4实验探究,获取事实,实验情况交流。 5提供科技史资料,再次获取事实。 4得出结论: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9、 5判断应用:说说才第58页的图中哪些地方有热能,它是怎样产生和消耗的? 3 电表转呀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文字资料和科学图片中获取电能产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的相关信息。 2能根据问题制定好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计划,会对电能表正确读数,会识别并使用正确的计量单位。 3能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并能够初步提出节能的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进行科学调查以及提出改进意见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意识到应用能量转化的科学技术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同时懂得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活所用的电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产生的。 2知道“度”

10、是电的计量单位,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1度电就是1千瓦小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法拉第发电机模型图、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全景图。 2几种不同规格的电能表。 学生准备: 第1课时布置任务之后,人人准备“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记录表”等工具。 一教学导入 互动:电表转呀转,请问你们家的电表是不是总是转个不停?如果不是,那它在什么情况下才转?电,又从哪里来呢? 二活动 家里的电来自哪里 1回忆五年级上册“电池”和“电与我们的生活”两课中的相关内容。 2过渡:我们刚才所复习的这些内容属于“能量转化”的范畴。 3阅读指南车信箱,让学生理清发电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的简单历程,并且要让学生明确:

11、使发电 机工作的能量,叫“机械能”。 4指导学生观察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全景图: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相关问题作出推想和判断图中的工作对象需要什么能量?输出了什么能量?实现了哪些能量的转化? 三活动 调查家里的用电情况 1阅读第60页的调查问题表,提出任务:制定一个调查计划,对家里的用电情况展开调查。 2技能指导:电能表的读数方法、计量单位的认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录表的规范设计、数据的整理和统计等等。 3制定调查计划。 4布置任务:学生按要求坚持做一周的调查,调查完以后,组织全班交流。 4 太阳能的利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搜集有关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例并能与同学共享。 2制作简易太阳

12、能热水器并探究怎样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3联系太阳能,能从能量转化、储存的视角去解释、描述能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搜集资料和实践探究的乐趣,知道太阳能的利用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研究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 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能是指来自太阳、以光为主要形式散发的能量。 2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3知道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有关事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关于介绍太阳能的有意义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资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学生准备: 搜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有关资料并做成资料卡片。 一教学导入 1讲述:前面,我们研究了热能、电能等,

13、现在一起来研究太阳能。 2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说说这些对象和太阳能之间有什么联系。 3学生发表看法。 4过渡:太阳与我们、与万事万物密切相关,让我们来学习太阳能的利用。 二活动 怎样利用太阳能 1提出问题: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太阳能为我们做了什么? 2出示以搜集的资料,小组内进行整理。 3交流讨论。 活动规则:每两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个小组先当“考官”,给出地球上的有关物质变化现象之后,另一个小组则按照先说“能量形式的转化”再说“怎样利用”的顺序进行回答,答完之后再互换位置。 4教师评价资料搜集情况和小组交流情况。 5补充介绍:目前情况下,人们还不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教材中

14、所示的太阳能汽车,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化为机械能的。太阳能热水器,如果学生当中有的人家里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教师让他向同学们介绍它的特点。 三活动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根据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特点提出与太阳能利用有关的问题。 2思考这样设计和制造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3制定研究计划并准备对比实验的材料。 4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5按计划实施研究。 3电表转呀转 和 4。太阳能的利用 第二课时 调查、制作的研究成果交流会 教学目标 1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学习工具的能力及节能意识。 3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述:前面我们完成了“家庭用电情况调查”和“制作并研究太阳能热水器”两项任务,在这两个活动中,能量的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这节课让我们进行交流交流。 二交流 家庭用电情况调查 1学生出示“家庭用电情况调查”。 2组内交流各自调查到的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家庭用电的合理性。 4集体商讨: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5思想教育:节约用电。 三交流 制作并研究太阳能热水器 1出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资料。 2评价研究活动开展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3小组汇报:探讨太阳能热水器的科学性有哪些? 4集体商讨:能否提出更新更好的设想? 5根据大家的研究成果,修改各自的制作方案,制作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