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钩桥式起重机吊装作业指导书概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26678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钩桥式起重机吊装作业指导书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吊钩桥式起重机吊装作业指导书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吊钩桥式起重机吊装作业指导书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吊钩桥式起重机吊装作业指导书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吊钩桥式起重机吊装作业指导书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吊钩桥式起重机吊装作业指导书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钩桥式起重机吊装作业指导书概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机桥式起重机吊装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1.1. 概述本工程汽机房行车梁A列与B列上安装两条平行行车轨道,根据桥式起重机选择轨道型号QU100,轨道质量符合国家技术要求。将轨道逐根吊至吊车梁顶部指定的位置上,以厂房柱与柱之间伸缩缝为起点向两边进行安装,检验合格后固定轨道。轨道验收后安装由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并供货的两台80/20-25.5吊钩桥式起重机(行车),其额定起重量大钩为80t,小钩为20t,跨度25.5米。整台桥式起重机由桥架、小车(装有主起升和副起升机构),大车运行机构、司机室和电气设备等几大部分组成。为指导该起重机吊装作业和相关负荷试验工作,特编制该作业指导书。 行

2、车主要参数 起重量 80/20t跨度 25.5m整机工作级别 A3 主钩起升高度 30m副钩起升高度 32m最大轮压 282kN大车轨道 QU100 电源 3PH 50Hz 380v吊装时主要吊装件重量如下: 驱动侧大梁:19000Kg(含行车装置、主动车轮等) 从动侧大梁:18000Kg(含从动车轮等) 小车: 15500Kg 司机驾驶楼 900kg1.2. 主要工作量1.2.1. 大车轨道检查1.2.2. 设备二次搬运1.2.3. 设备检查清理1.2.4. 起重机吊装组合1.2.5. 负荷试验1.2.6.负荷试验所需重物二次搬运二、编制依据2.1 同煤阳高低热值煤热电项目2350MW机组工

3、程施工组织总设计2.2 华北电力设计院提供的吊车梁平面布置图等图纸和吊钩桥式起重机厂家所提供相关技术资料2.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210.320092.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发电机组篇 DL5190.3-2012)2.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1版电力工程部分中的有关规定2.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142.7 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力建设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2.8 中国能建安全生产管理办法2.9 电力施工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教材起重技术3.0 XJC650履带吊性能表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

4、.1.1认真研究图纸,结合现场实际,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3.1.2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技术、工艺、施工规范及安全防范措施。3.1.3针对油品易燃、易爆的特点,变速箱加油前做好防火隔离措施,并备足消防器材;在起重机吊装和负荷试验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预先分析,做出可靠的防范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全体施工人员签字记录。3.2施工工器具准备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电源盘件22小型通用工具套23起重吊具(索)套24角磨机台2 5氧气、乙炔工具套26电焊工器具套27架管米100脚手架搭设8十字管卡件609卷尺30m件110经纬仪台111安全带条1012速差自控器台5 注:各测量工具均

5、为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3.3施工机械准备名称数量规格汽车吊1台25T履带吊1台650T3.4施工场地准备:本次吊装作业使用场地为空冷施工附近区域(如附件1所示),作业前需对该区域平整夯实并清理,保证吊机作业需求。3.5人员准备序号岗位人数姓名备注1施工负责人1王海洋2施工队长1杜 凯3施工技术员1令狐江峰4安全员1曹子勤5质检员1裴卓玮6起重工1安 康7铁工12略四、吊装前检查工作4.桥式起重机吊装前需要进行的工作4.1对已经施工完毕的钢吊车梁进行测验,确保其符合如下要求:4.1.1中心线的位置对设计定位轴线的偏差5mm;4.1.2吊车梁的跨中垂直度要h/500(h为梁的高度);4.1.3吊

6、车梁的侧向弯曲矢高L/1500且不大于10mm(L为梁的长度);4.1.4吊车梁的垂直上拱矢高10mm;4.1.5吊车梁两端支座中心对定位轴线的偏移5mm;4.1.6同跨间同一横截面吊车梁顶面高差在支座处10mm,在其它处15mm;4.1.7同列相邻两柱间吊车梁顶面高差L/1500且不大于10mm(L为梁的长度);4.1.8相邻两吊车梁的接头部位:中心错位3mm,顶面高差1mm;4.1.8同一跨间任一截面的吊车梁中心跨距的偏差应10mm。4.2对已经施工完毕的吊车轨道进行测验,确保其符合如下要求:4.2.1厂房同一断面处两轨道顶部标高差在柱子处10mm,其它处15mm;4.2.2相邻两柱间轨道

7、纵向不平度1/1500B(B为柱距),全行程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10mm;4.2.3每根轨道的纵向中心线与设计基准线的偏差,轨道中心不直度偏差均3mm;4.2.4轨距与设计尺寸偏差5mm;4.2.5轨道顶面横向不水平度1mm;4.2.6两轨接头处横向错口值不大于1mm;4.2.7两轨接头处高低差不大于1mm;4.2.8轨道中心对吊车梁腹板轴线的偏移t/2(t为腹板厚度);4.2.9车挡腹板中心线与吊车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偏差不得大于2mm。4.3对桥式起重机已在制造厂组装好的结构的几何尺寸按厂家的规定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确保其符合以下要求:4.3.1由车轮的中心量出的主梁跨度偏差不得超过5mm;

8、4.3.2主梁上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3.3桥架对角线偏差不得大于5mm;4.3.4桥架的旁弯度应小于17.3mm;4.3.5同一断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不得大于7mm。4.4对桥式起重机的各机械部套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下列要求:4.4.1各传动装置应没有松动且转动灵活,减速机齿轮应转动灵活且没有异音;4.4.2走轮悬空,用手旋转各传动机构,走轮和各传动构件应旋转灵活,无卡涩;4.4.3齿轮箱应无渗漏,手孔盖及垫料等应严密;各部分铆钉、螺钉应齐全、紧固;4.4.4各滚筒、吊钩滑轮和车轮等部件经外观检查应无伤痕、裂纹等影响安全的缺陷,如果有则作记录,严重时联系制造厂处理;4.4.5相连接的各传动轴

9、应无弯扭,允许晃度为1mm;4.4.6各轴应转动灵活,吊钩、滑轮及传动轴的轴承应清洁间隙应符合要求加好适当的润滑油并严密封闭各注油装置齐全畅通;4.4.7各传动齿轮、联轴器等外露的传动部件,均应装设保护罩;4.4.8小车车轮的跨度偏差3mm。五、桥式起重机的吊装本方案采用一台650T履带吊,分片吊装就位然后在吊车梁上进行组装的施工方法。施工中设备单件最大重量23T,使用两根绳起吊,八股绳受力,吊绳与吊钩垂线的夹角约为30,如下图所示,所以单根吊装绳索受力约为:S=L/h*Q/n=6.5/5*23000*9.8/8=36.6(KN) L-为从吊钩到绑点的绳长h-为吊钩到吊车梁的高度n-受力绳股数

10、Q-荷重(吊车梁的重量)如果安全系数取10,即K=10则根据公式P=Sb/K可以算出所使用的钢丝绳其破断拉力必须大于Sb=PK=36.610=366(KN)P钢丝绳的允许最大使用拉力Sb钢丝绳的破断拉力K安全系数通过对照查阅普通钢丝绳主要数据表(GB1102-72)637+1,我们选定使用钢丝绳直径为28mm,钢丝抗拉强度为1670Mpa的637+1钢丝绳,其破断拉力为386KN,满足使用要求。具体施工步骤如下:5.1安装驾驶室先将驾驶室安放在厂房固定端的组合场地面上,要确保放平放稳且方向正确。5.2吊起大梁将其移至驾驶室上方,注意方向,使安装后驾驶室装在A列侧,且驾驶室门朝向正确。5.3按图

11、示方法借助连接角钢、钢板等将驾驶室连接在行车大梁上,此项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5.4 驾驶室安装完成后将大梁吊装就位,就位时要使大梁大车车轮落在轨道上。5.5就位时要保证大梁之间间距能使中部端梁顺利安装。5.6连接中部端梁,把紧高强度螺栓或穿入连接销并锁死,必要时借助吊车及倒链。5.7复查小车轨距为44002mm,两条轨道平行且在同一平面。5.8将经过检修的,各传动装置、齿轮、轴承等均符合要求的小车起吊就位。5.9按照附图一及附图二示方法将钢丝绳绕在滚筒上,注意钢丝绳的长度满足以下条件:当吊钩从安装高度落至设计所允许的最低位置时,滚筒上仍应缠有多于2圈的钢丝绳,起

12、重钩在最高位置时滚筒上应能容纳全部钢丝绳。5.10电气人员进行电动机检修、配电柜安装、滑线安装、开关、限位器安装及接线等。(电气盘柜等可以在地面进行就位安装)5.11检查起重机的制动部分,应动作灵活无卡涩。5.12安装走台栏杆,通往驾驶室的梯子、栏杆,电气检修室,齿轮、对轮罩壳等。(走台栏杆、梯子等要提前绑扎在大梁上随大梁一起起吊)5.13对起重机的各个润滑点进行清理、润滑。六、负荷试验6.1试验前检查及准备6.1.1对行车轨道、行车机械及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其牢固程度、绝缘程度、安全装置及制动装置灵敏程度、动作方向都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试车。6.1.2检查起落大钩的各档调节控制装置,保证其

13、能灵敏准确地控制。6.1.3确保起重机的过卷限制器、过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等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并经试验,确认灵敏准确,对于限制位置作出标记。6.1.4检查并清除屋顶、屋架上悬挂的索具、行车梁上的杂物和轨道的油脂等。6.1.5准备足够的重物做负荷实验,重物可选用其他吊车上的配重块。6.1.6用游标卡尺测量大钩的张口并记录。6.2空负荷试验:6.2.1走轮悬空,用手转动各机构的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旋转一周时不得有卡住现象。6.2.2用手旋转各传动机钩,走轮和各传动构件应旋转灵活,无卡涩。6.2.3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各机构运转正常。小车运行时,主动轮要在轨道全长接触,被动轮与轨道的间隙1mm,间

14、隙区间的累积长度2m。同时要检查各限位开关的可靠性。6.3静负荷试验6.3.1在两侧行车轨道上各放置水准仪标尺来测量轨道的变形;同样在小车的轨道上也用同样方法来测量箱形梁及小车轨道的变形量.6.3.2在行车的大梁中心处各悬挂一线坠到10m平台来测量大梁的变形。6.3.3小车停在大梁的中间,定出测量基准点,先起吊5T的负荷,如无异常,则逐渐加负荷至额定负荷(80T),离地面100mm,悬空10min,测量线坠的下移量。6.3.4与此同时读取行车轨道及小车轨道的变形量(线坠的下移量应与小车轨道的变形量相同,若数值不同,则应通知厂家协商解决)。6.3.5线坠的下移量减去轨道的下移量即为行车大梁的下挠度。(下挠度值由厂家提供)6.3.6卸去负荷,测量大梁有无永久变形和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