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26490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思考与争鸣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实务探讨孙镇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是指企业因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形式调整和资产重组等原因引起的整体或部分国有产权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之间的无偿转移,是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常用的一个手段.我国国有企业因投资主体不同以及国有企业下放等原因,分为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又分为省(直辖市)属国有企业和市,县(区)属国有企业.在近几年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地方国有企业改制占了很大比例.越来越多产业,产品关联性强,经营领域相近的国有企业,采取重组,兼并,上划等改革方式,实行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整合重组,这些做法不

2、仅有利于国有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能力,消除企业亏损,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以上改革过程中,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的实施都成为改制中的关键步骤.本文以地方国有企业产权向中央企业无偿划转为例,探讨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的实施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一,在划转前应和地方政府就产权无偿划转的意义达成共识从政策层面讲,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少办或不办企

3、业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市,县(区)基层政府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成为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被划转企业本身讲,没有进行公司制改制的企业大多资产质量不佳,管理水平落后,企业效益不断下滑,企业难以为继.已进行公司制改制的企业,在发展中也会遇到由于公司体制本身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地方和中央共同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体制下,当公司发展需要增加资本金投入,而公司本身又没有大额度建设资金的承贷能力,需要股东方增加投资时,中央企业股东方提出加大投资规模,为保证股权比例不发生变化,另一股东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应投入相应的资本金,在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往往无力增加投入.如果地方政府

4、不同意单方增资,则企业会失去发展的机遇;同意单方增资,地方国有资产在公司中的比例则会被稀释,尤其在单方增资规模较大时,地方政府继续持股的意义不大.投资渠道受到限制进而制约企业发展是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不再持有地方国有企业产权的重8思考与争鸣要原因.在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划转产权后,要进一步和地方政府就转让方式进行沟通,目前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方式一种是有偿,一种是无偿.选择无偿划转,产权划人方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比如人员接受,原有的债权债务承继等.从地方政府而言,选择无偿划转固然少了一笔产权转让的收入,但可以避免棘手的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问题,有利于企业的平稳改制和长远发展.二,地

5、方国有企业产权无偿划转的前期工作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发产权20051239号)对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应准备的资料做出了详细规定,按该文件要求准备审查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没有近期的被划转企业清产核资报告时,应提前聘请中介机构出具审计报告作为资产无偿划转的依据.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有关规定,对经各级政府或其国资监管机构批准的国有企业资产无偿划转时,相关国有资产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地方国资监管机构批准的清产核资结果或者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就成为资产无偿划转的依据,划转双方应在划转协议签订前聘请中介机构对被划转企业进行审计.2.准备可行性论证研究报告.

6、根据国资发产权20051239号文的要求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可行性报告中应反映划转企业所在行业的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划转企业之间主业和发展规划的关系,被划转企业财务,或有负债及人员情况,重组方案等.3.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职工安置方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160号)中规定: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从产权划转的审批过程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是审批过程的重点.4.准备双方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股东会,董事会有关产权无偿划转和同意接收的决议.三,签订产权(或股权)

7、无偿划转协议产权(或股权)无偿划转协议是划转行为的重要依据,协议双方应分别是产权(或股权)划出方和划人方,除协议必备的基本要素外,更应着重说明被划转企业涉及的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和被划转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以及或有负债的处理方案.从保证公司存续和权利义务相匹配的原则出发,被划转企业的全部债权和债务应由划转企业接收方承担.在划转基准日期上应和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基准日相符.四,上报审批企业产权(或股权)的无偿划转应报有关上级部门批准,对产权(或股权)划出方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经同级地方政府批准;对于产权(或股权)划人方中央企业,应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对于接收方是中央企业子公司的,应经集团公司审

8、批同意后再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在上报审批时,应附审批要求的10种资料.请示文件;双方同意划转的有关决议;划转双方及被划转企业的产权登记证;可行性论证报告;无偿划转协议;中介机构出具的被划转企业划转基准日的审计报告或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清产核资结果批复文件;被划转企业关于是否存在资产抵押,质押或司法诉讼,冻结事项以及抵押权人,司法机关同意产权转移的确认函;经债权人同意的划出方债务处置方案;被划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法律意见书;其他需要说明情况的文件.当产权(或股权)划出方是国资监管机构时,因政府机构没有产权登记证,应由地方国资监管9部门出具产权(或股权)为其所有的证明和组织机

9、构代码证.根据国办发2005160号文,企业改制必须对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法律意见书应由具备资质的法律事务所出具,应由两名以上职业律师签字,事务所盖章,并具体说明标的企业产权(股权)归属是否清晰,划转行为,实施步骤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履行了相关法定程序,是否存在不可划转的或有事项等.五,产权(或股权)无偿划转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从审批过程看,妥善安置被划转企业的职工是审批改制方案的先决条件.地方国有企业产权无偿划转给中央国有企业,企业性质仍为国有企业,根据国办发200560号文规定: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后企业继续履行改制前企业与留用的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从保持社会稳定角度出发,

10、划入方国企最好能留用全部原地方国企的在册职工.2.严格履行批复程序.产权(或股权)划入方和划出方都应报各自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批复.对于地方政府国资委所出资企业的国有产权(或股权)无偿划转给国务院国资委所出资企业或其子企业持有的,由地方政府和国务院国资委分别批准.3.做好职工社会保险关系的衔接工作.地方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都在属地缴纳,部分中央企业的社会保险关系由行业统筹管理.目前,除基本养老保险的扣缴比例中央企业与地方一致外,其他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扣缴比例与地方相比都有较大不同.从地方利益出发,地方社保部门一般不太愿意把效益较好,有缴纳能力企业的社保关系交由行业管理,在经济较为落后,地方

11、企业普遍不景气的地区尤为如此.4.注意考虑被划转企业分别为分,子公司管理模式对地方税收的影响.被划转企业资产全部移交后,接收方母公司将被划转企业作为分公司还是子公司管理,对地方税收会有较大的影响.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收支两条线,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应由母公司总部在属地汇算清缴.子公司为独立法人,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财产与母公司的财产彼此独立,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都在子公司属地缴纳.以某年纳税总额近100万的电力企业为例,如果选择子公司模式,电力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属地抵扣,增值税按17%税率在属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在被划转企业属地缴纳.地方国税,地税的税收总额为近100

12、万元.如果选择分公司模式,因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企业所得税在母公司总部缴纳,电力企业增值税在当地按核定的预征率(4%)和销售额预缴,进项税额部分在母公司总部统一抵扣,母公司总部负责剩余13%的增值税缴纳.其他税种仍在当地缴纳.电力企业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大致能占到全部纳税总额的70%-90%,在选择分公司模式时,对地方税收总额的影响较大.在同地方政府协商时,应引导地方从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同时,增值税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即便在地方缴纳也直接上缴国库,增值税总额中地方分享的25%(中央分享75%)还要逐级在省,市,县(区)按比例分配,返还到市,县(区)已为数不多,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不

13、大,所影响的主要是地方税收指标的完成.在划转,接收企业同在一省的情况下,全省的增值税收入总量并没有变化,在同省级税收部门协调后,省内不同地区的税收完成指标应可以适当调整.产权(或股权)无偿划转后,被划转企业理顺了投资渠道,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也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新税源的增加,可以弥补地方失去的10思考与争鸣企业所得税和少量增值税的损失.六,对产权无偿划转的几点思考1.应进一步明确划转产权(或股权)所对应所有者权益的处置方式.在产权(或股权)的划转过程中,被划转企业往往有一定的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从产权(或股权)的属性看,所有者权益附着于产权(或股权),应随产权(或股权)一并划转,从实际操作来

14、看,应由双方协商解决,确定该部分留存收益的处置方式,并在转让协议中明确.2.国有产权,股权,资产作为转让标的选择问题.产权是以财产权所有权为基础,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只有控股带来的控制权才意味着产权.财政部2003年12月31日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称企业国有产权是指:国家对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种投资所形成的应享有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国有产权转让不仅包括实物形态的资产交易,还包括企业资产所有者权益的转让,其结果将改变企业原有产权结构.股权是指股东因直接投资创办公司而享有的一种独立权利.它是由出资财产所有权转让而来的,即便没有企业的控制权,也依旧可以拥有股权.股权是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股份化的产权.国有独资公司,混和所有制公司中就是变国有资产的产权为股权.新公司法中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资产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被定义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转让则是公司资产形态的转换,并不直接涉及企业财产所有者的权益,其结果只是改变企业原有的资产结构.笔者认为,产权在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上要大于股权和资产.在国有产权无偿转让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