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金镀层色泽控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26376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仿金镀层色泽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仿金镀层色泽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仿金镀层色泽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仿金镀层色泽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金镀层色泽控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仿金镀层色泽控制关键词:仿金;色泽1 刖言华贵的金色惹人喜爱,广泛应用于工艺首饰、家用电器、钟表、风扇以及五金灯具等的表面 装饰,然而由于镀金成本太高,广大电镀工作者一直在寻求理想的仿金镀值,目前常见的仿 金镀层有二元的铜锌合金和三元的铜锡锌合金等。由于二元合金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应用 较广。现将二元仿金镀层色泽控制的实践经验浅述如下:2二元仿金电镀工艺镀液成份及工艺条件氰化亚铜1530g/L氰化锌5-12g/L游离氰化钠5-15g/L碳酸钠20-40g/ L氨水2-4ml/LpH值10-11温度25-30 C阴极电流密度0.2-0.5A/dm2时间2.0-4.0min3影响仿金镀层色泽的因素

2、仿金镀层的色泽随着镀层中铜锌比值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应关系如表1表1仿金镀层的色泽与镀层成分的关系仿金闵摩与亲您病寸的卷毛恒津Id如Jd35导黄色.%.隹此化洋我或理也E云白色3.1铜盐和锌盐含量的影响铜盐和锌盐浓度比值的变化会影响镀层的组成,铜、锌质量比应维持在3.5-4:1,提高镀液中 的铜锌比值,可以适当提高镀层中的铜含量,若镀液中铜含量过高,镀层色泽偏红:若镀液 中锌含量过高,镀层色泽偏白:因此,生产中应根据化验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镀液中的铜锌比.在实际生产中,当仿金镀层色泽异常时,可采用提高阴极电流密度的方法,快速作出 判断. 如果随着明极电流密度的升高,镀层色泽更红,则表明镀层中铜含量偏

3、高,是“铜红”,应采取措施降低镀层中铜含量。 如果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升高,镀层色泽趋向丁黄中带白的色调,则表明镀层中锌含量偏 高,是:“锌粉红”,应采取措施降低镀层的含锌量。3.2游离氰化钠含量的影响仿金镀液中必须有适量游离氰化钠的存在,其含量的多少严章影响镀层的合金成份。随着游 离氰化钠含量的增加,铜的阴极极化大于锌的阴极极化,镀层中铜的含量降低,镀层色泽由 红向白转变。若游离氰化钠含量过高,可能无法得到伤金镀层:若镀液中游离氰化钠含量过 低,伤金镀层粗糙,色泽偏红,并存在阴阳色差。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现场观察,可以快速判断游离氰化钠含量的高低3.2.1游离氰化钠含量偏高时的现象 阳极发生强烈

4、溶解,表而出现光泽 阴极电流效率下,镀层沉积速度减慢 镀槽边氰化钠气味强烈 镀液清澈透明: 镀层色泽偏白3.2.2游离氰化钠含量偏低时的现象 镀层外观粗糙,色泽偏红 镀层沉积速度加快 阳极上附有浅绿色的透明膜槽电压上升,总电流下降阴极析出的氢气泡较少3.3氨水含量的影响在新配镀液及日常使用过程中,要经常以NHL4CL或者HN3,H2O等形式向镀液补加氨,一般 认为当镀液中有氨存在时,便会生成Ca(CN3)2-更稳定的CaNH3(CN3)2-离子,从而使铜锌之 间的电极电位更加接近,更加有利于二者的共沉积,使得镀层色泽更加均匀,氨在镀液中的 作用可归纳如下 使仿金镀层色泽更加逼真 扩大了阴极电流

5、密度的范围 当镀液中的铜锌比或者阴极电流密度产生变化时,镀层的组成仍然十分稳定有效地增加了 镀液的稳定性 阴极电流效率略有提高 可抑制氰化钠的分解; 当镀液温度偏高时,可以有效地阻止铜的析出,使得镀层色泽山红变为金黄总之,镀液中氨的存在,可以提高镀液的稳定性,扩大工艺条件的范围,使得形状复杂零件 的镀层色泽更加均匀.氨水含量对阴极电流效率以及合金中铜含量影响的曲线见图- _ 心专竺两w 林藏十.新.啊g.77 flr- .: .x iA j.iNmUL3.4pH值的影响镀液的pH值对镀层成份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镀液中锌酸盐的浓度上升,使得锌的电极电位能够在较正的电位下析出, 镀层色泽

6、由金黄向黄、白转化。实践发现,当镀液pH为10.5左右时,镀液最为稳定。pH 值偏低时可以用稀烧碱溶液来调高:pH值偏高时,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来调低,调低pH值时 必须注意防止氰氢气的逸出.3.5温度的影响改变镀液的温度,将直接影响镀层中合金成分的含量。随着温度升高,阴极电流效率上升, 镀层中铜含量显著增加,镀层色泽偏红,但温度高时镀液不稳定,因此仿金镀液一般在室温 或略高于室温下操作。在生产中,改变镀液的温度是调整仿金色泽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3.6阴极电流密度的影响在很低的电流密度下,镀层中铜含量很高,主要因为电化学极化作用小,铜锌电极电位相差 较大,铜易析出的缘故。但是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镀层中铜含量下降,降至一最低点 后,又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该变化曲线的最低点出现在0.5A/dm2处,这一特点是 其它镀液中少见的现象在生产中,改变阴极电流密度也是调整镀层色泽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之一.3.7其它因素的影响由于仿金在大气中比较容易氧化变色所以为了保持其色泽的稳定性还必须进行钝化及罩透明清漆加以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