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262517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复习资料23、古诗两首一、多音字:卷 jun (卷土重来)jun (试卷) 散 sn (散步) sn (散文) 中zhng (中奖) zhng(中国)荷 h (荷花) h (负荷)别 bi(特别) bi (别扭)二、重点解释翻墨:打翻了的黑墨水.未:没来得及。白雨:白色的雨点.跳珠:跳动的珠子。本文指雨点大,杂乱无序。毕竟:终归;到底。四时:指四季。接天:与天连接。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映日:与太阳相映.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因为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整首诗解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点就像珍珠一

2、样乱跳,跳入船中。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下往上看,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到底西湖六月中的景色不与四时相同。莲叶于天连接,无边无际,碧绿碧绿,荷花于日相映,谁曾见过这样的鲜红?三、按课文内容填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宋】苏轼,一二句写浓云骤雨,三四句写雨过天晴。整首诗中把黑云,白雨,青山的色彩进行对比,突出夏季骤雨的特点,写出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变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宋】杨万里,一二句议论,三四句写景。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全诗构思奇特,诗画相合。四:拓展描写夏天

3、景色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人介绍: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2、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 3、描写花的成语:姹紫嫣红,亭亭玉立,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群芳斗艳,含苞欲放,婀娜多姿。24、望月一、多音字调tio 调皮 dio 调换 行xng

4、 行人 hang 银行吐t 吐露t 吐血 假ji 假设ji 假期 挑tio 挑剔 tio挑战二、词语解释清幽旷远:多用于意境中形容与世无挣,悠然自得的心态,修为了得不假思索:形容说话做事迅速。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清辉: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辉。剪影: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亦指比喻描写出的轮廓凝视:目不转睛得看封锁: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三、按课文内容填空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5、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6、中心思想: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7、课外拓展:描写月亮的成语:明月入怀 弄月嘲风 披星戴月 清风明月 众星捧月8、描写月亮的诗句: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25、灰椋

6、鸟一、多音字铺p (铺地) p (床铺) 背bi (背心) bi (背黑锅)翘qio (翘辫子)qio (翘首)和h (和谐) huo (搀和) h (附和)三、重点解释华贵:华丽珍贵.翘首:抬起头来望。盘旋:环绕着飞走。安眠:安稳的睡觉。情不自禁: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本文作者:徐秀娟。2、分段:第一段(1):写我决定去林场看看灰椋鸟。第二段():写观赏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第三段():写我在回来路上的感想。3、章法结构:等待观赏灰椋鸟(开始归林、成群归林、林中联欢)-赞美林场工人4、重点句子: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路两边近百

7、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5、中心思想:课文写了我和同伴第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栋鸟的经过。重点描述了“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表达自己爱鸟的心情,赞扬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6、拓展与“鸟有关的古诗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8、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26、水一、多音字扇 shn(扇风) shn(麦秆扇)血 xi (鸭血) xe(血液)二、解释麦秆扇用麦秆编织成的扇子。尽情尽量满足自己的感情,不受拘束。权威-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泉眼流出泉水的小洞或裂缝。珍贵贵重,价值或意义大.文中指水在村里特别重要。期盼期待;盼望.水窖文中指收藏水的地洞或坑。骄阳-指强烈的阳光。风干-本义是放在阴凉的地方,让风吹干。文中指天热,人们觉得特别干燥,仿佛身上已经没了水分。气息本义指呼吸时进出的气。文中指水窖刚

9、打开时散发出的水气。倒抽-倒吸。倾注-液体从高处流入。也可以比喻把感情、精力、心血都集中到某一目标上。润湿-浸润.三、按课文内容填空1、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这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润滑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2、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母亲会把“渴说成“饿”可以表现出水的奇缺,缺水的痛苦,人们渴望水的强烈欲望。3、先是像我们这样

10、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的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本文通过写孩子们在雨中的表现反衬出村上水的缺乏与珍贵。在此作者使用了以乐衬苦的写作方法。4、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5、作者回忆了孩时洗澡的不易,下雨时,用雨水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说明当时水的重要,警示人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6、本文作者是马朝虎。7、带有“水”的成语:青山绿水 山明水秀 水天一色 水到渠成 水落石出 水泄不通饮水思源 细水长流 滴水成河 积水成渊 山

11、高水长 山光水色8、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1、节约用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2、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3、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5、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6、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7、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8、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9、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10、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11、强化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节约和保护城市水资源。 12、努力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 13、保护水资源,促进西部大开发

12、;节约每滴水,共同创建节水城. 1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5、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16、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17、请珍惜每一滴水。 18、世界缺水、中国缺水、城市缺水,请节约用水。 19、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20、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练习7一、描写四季的成语:春季:春色满园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 花红柳绿 桃红柳绿 桃李争妍 百花吐艳 百花争妍 百花齐放 草长莺飞夏季: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 暴风骤雨挥汗如雨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汗流浃背秋季: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 秋色宜人 秋雨绵绵 秋高气爽冬季: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寒气逼人天寒地冻 天寒地冻 瑞雪纷飞 雪上加霜 漫天飞雪 傲霜斗雪 岁寒三友 二、描写勤奋学习的成语: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废寝忘食 十载寒窗 牛角挂书 韦编三绝 三、描写时间快的成语: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风驰电掣 雷厉风行 一日千里 白驹过隙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