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磷资源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26095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昌磷资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宜昌磷资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宜昌磷资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宜昌磷资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宜昌磷资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昌磷资源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昌磷资源产业发展规划(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六、发展规划内容“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并存的关键时期。要用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立足科

2、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开创经济建设的新局面。(一)发展原则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拉动对矿物原料的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宜昌磷资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市场需求

3、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加速磷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不断壮大磷化工产业的经济实力,推动宜昌市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宜昌磷化工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磷化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技术到产品,从规模到结构,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

4、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宜昌市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托资源和区域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全球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技术的能力。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技兴业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宜昌市磷化工产业的发展,面对国内外磷化工高技术产业市场的严峻挑战,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必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把调整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数量带动和扩张向结构优化升级

5、带动转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宜昌市磷化工产业的发展,要按循环经济的理念,做磷资源利用、磷复肥生产和磷化工产业链的区域配置,加快做大做强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链。重点发展磷资源开发产业链、黄磷清洁生产、中低品位窑法磷酸产业链、精细磷化工产业链和高浓度磷复肥产业链。必须扩大资源勘查开发。根据化肥、磷化工发展的需要,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资金,两种技术,优化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建成矿肥、矿化结合的大型磷化工和磷复肥基地,促进资源开发的稳定协调发展,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坚持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必须

6、立足于示范推动分步实施。从总体上明确精细磷化工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是高技术产业,要根据技术成熟程度和市场需求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突出抓好试点、示范推动,促使发展注重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二)发展目标依托宜昌磷资源优势,以循环经济为理念,重点发展三方面,并形成产业链。一是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磷资源供给体系,二是做成国内最强、附加值最高的磷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三是确定国家级磷复肥基地的地位。1、总体目标经过努力,2012年建成国内磷化工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390亿元;2016年建成国际知名、国内最强、附加值最高的磷化工基地,国家级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基地,实现

7、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力争再用四年,到2020年实现磷资源产业发展达到1000亿元。附20082016年主磷化工产品及磷矿开采生产能力表6-1 6-1 20082016年主要磷化工产品及磷矿开采生产能力表 万吨产品名称DAPMAP黄磷磷精细产品磷矿开采能力磷矿选矿能力富矿黄磷炉料中低品位矿直接利用2008301949.2563753240925020121402371026513401040100200201620030010500164011401004006-2 宜昌市磷资源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单位:亿元 、年份(年)2007年末2012年2016年2020年总投资(亿元)126.9148.

8、4其中:磷开采业投资24.08.8磷开采业占比例18.95.9磷化工产业投资67.4100.0磷化工业占比例53.167.4磷复肥产业投资35.539.6磷复肥产业占比例28.026.7磷及加工业产值136.9390.0698.11000增长速度41.821.519.8其中:磷开采产业24.1.31.941.3磷开采增长速度-9.89.0磷化工产业37.8197.1445.1磷化工增长速度-73.431.2磷复肥产业99.1.161.0211.7磷复肥增长速度-17.69.6产值占比例2007年2012年2016年2020年磷资源产业化工505570752、磷矿开采业:完善供应体系保持适度增长

9、 全市磷采选业,20072012年间年均增长9.8,2012年产值达到31.9亿元;20122016年间年均增长9.0,2016年产值超过41.3亿元。建成资源节约型的磷矿采选业基地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建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的原料供应基地。,20082012年间新增中低品位选矿能力800万吨;20122016年间新增中低品位选矿能力300万吨。资源回采、能源消耗、废水利用、废渣再利用等各项指标在国内同类基地中名列前茅,形成23个在国内同行业中一流矿山企业,建成提供磷复肥和磷化工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全层开采,开采能力达到1638万吨 2010年选矿产

10、能达到1040万吨/年,提供精矿550600万吨,黄磷块矿100万吨,中低品位矿200万吨;2015,磷矿采矿业产能达到1640万吨/年,选矿产能达到1140万吨/年,提供精矿650700万吨,黄磷块矿100万吨,中低品位矿400万吨。3、磷化工产业20082012期间,年均增长率56% 2012年全市磷化工产业值197亿元,2016年超过445亿元,2007年到2012年间年均增长 73.4 %,2012到2016年间年均增长31.2%。形成23个磷化工产业基地 在巩固和发展目前已经形成的“兴山猇亭”磷化工产业群带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延伸、拓宽产业链,创造性的开发利用宜昌地区磷矿资源

11、,建成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的“猇亭-白洋”基地,资源开采、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同类基地中名列前茅。通过市场机制,加大企业整合和重组力度,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强现代化管理,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23个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流国家级磷化工企业,跨入现代化国际磷化工产业基地的行列。实现窑法磷酸规模化、系列化、精细化生产 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窑法磷酸生产工艺,实现单线生产能力10万吨/年到2012年宜昌窑法磷酸生产总产能达到40万吨/年,2016年达到80万吨/年。配套建设聚磷酸、聚磷酸铵、工业磷

12、酸盐、食品及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盐,完善氟化工回收体系,建设配套的氟化工系列产品;副产硅化物要从建材用砖、耐火材料、到墙面砖附加值逐步增加,逐步实现规模化、系列化、精细化。 精细磷化工国内第一,国际领先 研究开发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化工高端产品,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到2012年,品种达到50种以上,产能达到265万吨/年;到2016,品种达到100种以上,产能达到500万吨/年。4、磷复肥产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 2012年全市磷复肥产值在达到161亿元,2016年超过221亿元, 2007年到2012年间年均增长17.6%,2012到2016年间年均增长9

13、.6%。形成二个大型磷复肥产业集群 巩固已有的猇亭工业园和荷花工业园,建成新型白杨磷化工园区,形成以863磷肥技术为基础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12家一流国家级磷复肥企业,跨入现代化国际化肥的行列,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建成国家级磷复肥生产基地,产能达到280万吨 应用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30万吨年磷酸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0万吨年磷铵技术,到2012年,形成磷酸二铵生产能力140万吨,磷酸一铵生产能力237万吨;到2016年,形成磷酸二铵生产能力200万吨,磷酸一铵生产能力300万吨。(三)发展重点1、优先整合磷资源长期以来,宜昌磷资源开发利用缺少系统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不尽合

14、理,致使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粗放经营的采掘业,小型分散的磷肥业,影响了磷化工产业资源优势的发挥,实现磷资源开发和利用整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实做好资源的整合工作。运用市场和行政的手段,在市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下,通过扩建、购买探矿权和采矿权,参(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推动全市磷矿开采企业、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的整合。二是切实做好宜昌磷矿中低品位磷矿石的综合利用。磷矿必须“全层开采,综合利用”;突出四个结合,即突出矿肥结合、矿化结合、磷电结合、肥化结合。三是切实发挥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统一规划资源开发,统一规划开采规模和选矿装置建设,统一规划磷化工建设项目。四是切实坚持法

15、制化规范化运作。正确妥善处理好国家利益、地方利益、企业利益的关系,运用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严格管理磷矿资源,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真正做到资源“宁可不采,不可滥采;宁可不挖,不可滥挖。”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开采 按照国务院关于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精神,对全市遍布宜昌磷矿12个矿区52家磷矿开采企业,进行整合。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国有产权通过划拨、委托经营和兼并等方式,民营产权通过参股、收购和兼并等方式,完成矿业权的转换,按照矿产资源自然赋存状况、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划定矿区范围,关闭全层开采后10万吨以下的矿山企业。按照一个矿区原则只设置一个采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