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ETHYLETHER)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259689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醚(ETHYLETHER)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乙醚(ETHYLETHER)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乙醚(ETHYLETHER)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乙醚(ETHYLETHER)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乙醚(ETHYLETHER)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醚(ETHYLETHER)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醚(ETHYLETHER)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安全资料表序号:5 3第#页/ 6 页一、物品与厂商资料物品名称:乙醚(ETHY L ETHER)物品编号:一制造商或供货商名称、地址及电话:-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二、成分辨识资料纯物质:中英文名称:乙醚 (ETHY L ETHER)同义名称:ANESTHETIC ETHER、DIETHYL OXIDE、ETHER、ETHYL ETHER、ETHYL OXIDE、Diethyl ether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 S No .): 60-29-7危害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1 0 0三、危害辨识数据最重健康危害效应:为一毒性物质。会刺激呼吸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能造成肝、肾的损坏

2、。要危环境影响:害与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液体和蒸气高度易燃。搅动或流动时可能积聚静电。蒸气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效应处,遇火源可能造成回火。液体会浮于水面上,火灾时可能随水蔓延开。缺之抑制剂下可能形成具爆炸性的过氧化物。特殊危害:主要症状:刺激感、麻醉、呕吐、呼吸不规则、发红、疼痛、晕眩、困倦、失去意识。物品危害分类:3 (易燃液体)四、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入:1 .若患者已无意识或反应,施救前先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如穿着适当防护装备,人员采“互助小组支持“方式进行救援。2 .移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3 .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训过的人施以人工呼吸;若心跳停

3、止施行心肺复苏术。4 .立即就医。皮肤接触:1 .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患部 5 分钟以上。2 .若冲洗后仍有刺激感,立即就医。3.须将污染的衣物、鞋子以及皮饰品(如表带、皮带),完全除污染后再使用或丢弃。眼睛接触:1 .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 0分钟。2 .若冲洗后仍有刺激感,再反复冲洗。2 .立即就医。入:1 .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2 .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 3 .不可催吐。4 .给患者喝下2 4 0 3 0 0 毫升的水。5 .若患者自发性呕吐, 让其漱口并反复给水。 6.迅速将患者送至紧急医疗单位。最重要症状

4、及危害效应:会引起麻醉,更高浓度会造成呼吸停止及死亡。对急救人员之防护:应穿着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对医师之提示:-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酒精泡沫、二氧化碳。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1.蒸气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会沿地面传播,若遇引燃源会回火。2 .液体会浮于水面上,将火势蔓延开。3.火场中密闭容器可能破裂。特殊灭火程序:1.如外泄物未被引燃,喷水雾驱散其蒸气并保护止泄人员及冲洗外泄物远离暴露。2 .安全情况下将容器搬离火场。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装备:消防人员配戴空气呼吸器及防护手套、消防衣。六、泄漏处理方法个人应注意事项:1 .限制人员进入,直至外溢区完全清干净为止

5、。2 .确定是由受过训之人员负责清理之工作。3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环境注意事项:1.对泄漏区通风换气。 2 .移开所有引燃源。3 .通知政府职业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清理方法:1 .不要碰触外泄物。2 .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的空间内。3 .在安全许可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4 .用砂、泥土或其他不与泄漏物质反应之吸收物质来围堵泄漏物。5 .少量泄漏: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之吸收物质吸收。已污染的吸收物质和外泄物具有同样的危害性,须置于加盖并标示的适当容器里,用水冲洗溢漏区域。小量的溢漏可用大量的水稀释。6 .大量泄漏:联络消防,紧急处理单位及供货商以寻求协助。七、安全处置与

6、储存方法处置:1 .此物质是易燃性和毒性液体,处置时工程控制应运转及善用个人防护设备;工作人员应受适当有关物质之危 险性及安全使用法之训练。2. 除去所有发火源并远离热及不兼容物。3 .工作区应有“禁止抽烟”标志。4. 液体会累积电荷,考虑额外之设计以增加电导性。如所有桶槽、转装容器和管线都要接地,接地时必须接触 到裸金属,输送操作中,应降低流速,增加操作时间,增加液体留在管线中之时间或低温操作。5. 当调配之操作不是在密闭系统进行时,确保调配的容器和接收的输送设备和容器要等电位连接。6. 空的桶槽、容器和管线可能仍有具危害性的残留物,未清理前不得从事任何焊接、切割、钻孔或其它热的工 作进行。

7、7. 桶槽或贮存容器可充填惰性气体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8. 作业场所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系统,设备应为防爆型。9 .保持走道和岀口畅通无阻。1 0.作业避免产生雾滴或蒸气,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区内操作并采最小使量用,操作区与贮存区分开。1 1 .必要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以避免与此化学品或受污染的设备接触。1 2.不要与不兼容物一起使用(如强氧化剂)以免增加火灾和爆炸的危险。1 3.使用兼容物质制成的贮存容器,分装时小心不要喷洒岀来。1 4.不要以空气或惰性气体将液体自容器中加压而输送岀来。1 5.除非调配区以耐火结构隔离,否则不要在贮存区进行调配工作。1 6.使用经认可的易燃性液体贮存容器

8、和调配设备。1 7.不要将受污染的液体倒回原贮存容器。1 8.容器要标示,不使用时保持紧密并避免受损。储存:1.贮存区和大量操作的区域,考虑安装溢漏和火灾侦测系统及适当的自动消防系统或足够且可用的紧急处理装 备。2 .作业避免产生雾滴或蒸气,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区内操作并采最小使量用,操作区与贮存区分开。3. 贮存区和大量操作的区域,考虑安装溢漏和火灾侦测系统及适当的自动消防系统或足够且可用的紧急处理装 备。4 .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以及阳光无法直接照射的地方,远离热源、发火源及不兼容物。5. 贮存设备应以耐火材料构筑。6. 地板应以不渗透性材料构筑以免自地板吸收。7. 门口设斜坡或门坎或挖

9、沟槽使泄漏物可排放至安全的地方。8 .贮存区应标示清楚,无障碍物并,允许指定或受过训的人员进入。9 .贮存区与工作区应分开;远离升降机、建筑物、房间出口或主要通道贮存。1 0.贮存区附近应有适当的灭火剂和清理溢漏设备。1 1 .定期检查贮存容器是否破损或溢漏。1 2.检查所有新进容器是否适当标示并无破损。1 3 . 限量贮存。1 4.以兼容物质制成的贮存容器装溢漏物。1 5.贮桶接地并与其它设备等电位连接。1 6.贮存易燃液体的所有桶子应安装释压阀和真空释放阀。1 7.依化学品制造商或供货商所建议之贮存温度贮存,必要时可安装侦温警报器,以警示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1 8.避免大量贮存于室内,尽可能

10、贮存于隔离的防火建筑。1 9.贮槽之排气管应加装火焰防止装置。20.贮槽须为地面贮槽,底部整个区域应封住以防渗漏,周围须有能围堵整个容量之防液堤。八、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1 .因此物质具高潜在的危害性,可能需严格控制,如采用密闭、隔离和局部排气装置来操作。2 .分开使用不会产生火花且接地的通风系统。3 . 排气口直接通到室外。4 . 供给充分新鲜空气以补充排气系统抽岀的空气。1 .因此物质具高潜在的危害性,可能需严格控制,如采用密闭、隔离和局部排气装置来操作。2 . 分开使用不会产生火花且接地的通风系统。3 . 排气口直接通到室外。4.供给充分新鲜空气以补充排气系统抽出的空气。控制参数八小时

11、日时量平均 容许浓度TWA短时间时量平均 容许浓度STEL最高容许 浓度CEILING生物指标BEIs400 ppm500 ppm个人防护设备:呼吸防护:1 9 0 0 p pm以下:含有机蒸气滤罐之化学滤罐式、动力型空气净化式、供气式、自携式呼吸防护具。未知浓度:正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正压全面型供气式呼吸防护具辅以正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 逃生:含有机蒸气滤罐之气体面罩、逃生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手部防护:材质以聚乙烯醇、4 H、Barricade 为佳的防护手套。眼睛防护:化学安全护目镜、护面罩。皮肤及身体防护:连身式防护衣、工作靴。卫生措施:1 .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

12、丢弃,且须告知洗衣人员污染物之危害性。2 .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3 .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4 .维持作业场所清洁。九、物理及化学性质物质状态:液体形状:澄清无色具甜刺激味的液体。颜色:透明无色气味:特殊甜刺激味pH值:中性沸点/沸点范围:3 5 C分解温度:一闪火点:-49T -45C测试方法:()开杯 (v )闭杯自燃温度:1 7 0C爆炸界限:1 . 7% 36%蒸气压:4 2 2 mmHg 20 C蒸气密度:2.5 5密度:0.7 1 3 5(水=1 )溶解度:6.05g/100g25 C (水)十、安定性及反应性安定性:正常状况下安定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1 .硫化物(如磺

13、酰氯):起剧烈反应导致起火及爆炸 (可能因含有过氧化物)。2 .卤 素(如氯、溴)、卤素化合物(如三氟化溴、七氟化碘):照光可能起剧烈反应。3 . 强氧化剂(如硝酸):起剧烈反应,甚至可能爆炸。应避免之状况:1 .正常下稳定,避免受光、热或久置、静电、火花、明火、空气、光线。应避免之物质:1 .硫化物(如磺酰氯)o 2 .卤素(如氯、溴)、卤素化合物(如三氟化溴、七氟化碘)。3 .强氧化剂(如硝酸)。危害分解物:长期暴露于光及空气下(缺乏抑制剂)会形成过氧化物。十一、毒性资料急毒性:吸入:1 .蒸气会刺激鼻喉,高浓度可能引起困倦、呕吐、苍白、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肌肉松弛、 流口水、头痛。2.

14、3 6,0 0 0 65,000ppm会引起麻醉,更高浓度会造成呼吸停止及死亡,亦会损坏肝及肾。眼睛:1 .高浓度蒸气或液体溅到会导致暂时性刺激。2 .短暂的接触不会造成伤害,但长期暴露于高浓度蒸气会造成轻度可恢复性的损伤。皮肤:1 .短暂接触无害,且乙醚不会由皮肤吸收到有害量。2.久置的乙醚因可能含有过氧化物较有刺激性。食入:1 .会刺激口腔及喉咙,少量(2 50 ml)食入可能致命。2 .症状类似乙醇中毒但更快速,胃会因乙醚沸腾“而胀大。LD50(测试动物、吸收途径):1 215 mg/kg( 大鼠,吞食)LC50(测试动物、吸收途径):73,000 ppm/2H( 大鼠,吸入)局部效应:

15、5 0 m g / 2 4 H (天竺鼠,皮肤)造成严重刺激100 mg(兔子,眼睛)造成中度刺激致敏感性:慢毒性或长期毒性:吸入:有报告指出在开刀房使用麻醉性醚之工作人员会产生疲劳、虚弱、丧失食欲、恶心、呼吸急促、急躁等症状、亦易患牙病及血液及心脏的异常,但6周不暴露于乙醚后,症状都消失。皮肤:一再暴露会造成皮肤干燥及龟裂。特殊效应:I A R C 将之列为G r o u p 3:无法判断为人类致癌性。十二、生态资料可能之环境影响/环境流布:1 .大部份乙迷会由呼吸道迅速排出,小量会分解由尿中排出2 .并无生物分解性相关资料。3 .当释放至土壤中,预期会蒸发掉。4 .在大气中,预期会与氢氧自由基进行光氧化作用。十三、废弃处置方法废弃处置方法:1 .参考相关法规处理。2 .依照仓储条件贮存待处理的废弃物。3 .可采用特定的焚化或卫生掩埋法处理。十四、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