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识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25634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预防甲流 h1n1 流感1、戴口罩。医院有一种名叫N95的这个口罩,它对防止疾病的传播 非常有效,对于一般普通老百姓来说,比较厚的那种纱布的15层以 上的口罩就够了,好多一次性的口罩可能效果会不太好。此外,大家 还要注意,别口罩一天到晚地戴着,脏兮兮的,这样反而容易传染病, 要保持清洁,最好每天洗一下,晾干了再戴。2、勤开窗、勤通风、勤洗手,用一般的肥皂洗手就可以了,尽量用 流水洗手,洗的次数最好多一点,而且每个部位都要洗到,不要拿盆 洗手,用流水洗是最好的。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1、避免接触流感样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2、注意个人卫生,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后喷嚏后。3、出现咳

2、嗽或接触呼吸道症状患者要戴口罩。4、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场的场所。5、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6、保持居室良好通风、空气清新。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甲型 H1N1 流感防控知识流感大流行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流感病毒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中心部位主要是遗传物质核糖核酸、核蛋白以 及其他少量蛋白质;中间层包括纸质层和一层膜蛋白;外层是血凝素和神经氨酸 酶。病毒的结构和其分型是有关系的,核蛋白和膜蛋白比较稳定,基本不会发生 变异。根据这种特点,把流感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英语就分别称为A型、B 型和 C 型。甲型根据表面抗原不同,分为多个亚型,H亚型已经发现有H1到H16, N1 到N9,由H和N可以组成不同的

3、亚型。但是B型和C型,没有亚型的分类。还 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流感病毒是怎样命名的,国际学术界有一个统一的命名方 法。第一是型别,第二是宿主,第三是分离地区,第四是毒株的序号,第五是分 离的年份。A型病毒主要造成流感爆发大流行;B型很少发生变异,所以只造成 局限性传播,例如学校、工厂等;C型病毒几乎很少造成人类的感染。所以季节 性流感的流行和大流行,都是针对甲型流感病毒,也就是英语称的A型病毒。(一)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每年均会发生。致病病毒是在人群中流行过的主要亚型,亚型的内部发生比较小的变异,小的变异也导致了一部分人每年发病,严重程度各异, 依赖于每年内部的变化程度,发病人群主要是儿童和老

4、年。季节性流感在北方地 区主要发生在冬春,南方夏季也有流行。(二)人感染动物流感 动物的流感病毒通常只在动物之间流行,接触动物的职业人群和其他接触者,可能会偶然从动物身上获得感染,例如人感染禽流感、人感染猪流感。例如: 1976 年美国新泽西洲一士兵感染了猪流感病毒; 1988 年威斯康辛州一 38 岁的妇 女因肺炎住院治疗8天后死亡,后来在体内也检测出猪流感; 2005年2006年, 美国报告了 12起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但没有发生死亡。这是人偶然感染的猪流 感病毒。此次发生在墨西哥的流感实际上跟猪流感没有什么实际关系,但是它的基因 成分含有猪流感病毒,所以一开始称之为猪流感,现在已经改为统一

5、名词了。人 感染猪流感在人际之间不传播,是接触动物偶然感染。(三)流感大流行 流感大流行是指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的亚型,或者发生了抗原转变,即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这时候人群就普遍缺乏相应的免疫力,病毒就可以在人群中快速 传播,从而引起流感在全球内广泛的流行,这就是流感大流行的概念。新毒株是怎么来的?现在有两个主要来源。第一是动物病毒变异,例如禽流 感病毒;第二是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进行了重组,例如 1957年和 1968 年的大流行被认为是重组的病毒。这次发生在墨西哥,很快在北美地区造成人传 人的病毒,就是一种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重组以后形成的新的甲型 H1N1 病毒。以上是季节性流感、人

6、感染动物流感和流感大流行三个概念。病毒之间存在 着转变。流感大流行存在若干年后,大部分人都具有免疫力,病毒发生微小的变 异,引起季节性流感的流行。(一)关于传染病的传播链 通常所讲的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是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另外还要强 调两个门户,即侵入门户和排出门户,这和防控流感直接相关。确切的说,流感的传播有五个环节,即:人f呼吸道f飞沫f呼吸道f易感 者。传染源主要是人,通过呼吸道排出,经过飞沫,侵入易感者的呼吸道,到达 易感者体内,完成了病原体从传染源侵入易感者这个过程。我们的所有防控措施, 都会针对这些环节来采取。(二)流感大流行的流行病学特点1、病毒是变异的病毒,是以前没有

7、在人群之间流行过的病毒。人群普遍易 感,缺乏相应的免疫力,并且变异的病毒造成疫苗难以提前准备,这是它的防控 特点。2、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通过病人的咳嗽、打喷嚏、较短时间 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这种特点造成了在防控方面特别应强调个人卫生。因为是 人传人的疾病,要对病人进行隔离,医护人员要做好防护。3、潜伏期 17 天,平均 23 天。短潜伏期的特点决定了流感的传播速度 非常快,也决定了接触者的追踪和检疫的控制效果不是很明显。根据潜伏期可以 确定病人隔离时间和接触者的隔离时间。医学观察检疫的时间,以最长 7天计算。4、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流感病毒和SARS不同,SARS在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8、 流感在潜伏期就有传染性,所以没有症状的人在同其他人的接触过程中,可以把 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筛查隔离病人,仅仅对病人采取措施,不能阻断流感传播, 再加上人员的流动性,所以WHO也提出围堵或者想阻止流感的传播很困难。5、流感的传播指数。通常一个人可以传染1.5到2个人左右,但是也取决 于环境,在工厂、学校、医院一个人可能传染很多人,这就决定了早期防护的重 要性。这里强调的是:在新病毒流行时,要对它的潜伏期和传染期进行调查,这 对指导针对性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6、人群普遍易感。因为感染的分母大,直接导致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不像季节性流感,很多人有一定的免疫力,或者有交叉的免疫保护作用,因为以

9、前感染过类似病毒;但是新的流感大流行,新的毒株,人群对此没有免疫力,普 遍易感。另外,根据以往经验,有些人感染以后并不发病,这将给控制带来困难。7、流感大流行可在多处爆发,可能会同时发生,这就决定了很难获得外界 的支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可能同时发生爆发,所以防控流感大流行还 是需要立足自身的情况。8、流感大流行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发生的地点、时间难以预测;多长 时间传播到其他国家,数周内或者数月内,也很难提前预测。所以每个国家每个 地区,要参加全球的应对,采取共同行动;同时自身要做好准备和应对。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应对策略是延缓疾病的传播,尽力压低流行的高峰,降低 医疗冲击,给应对争取更

10、多的时间,减少死亡。在这种策略的指导下,就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当前综合性主要措施包括:1. 把好国门关;2.早准备;3.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诊断、早治疗;4. 感染的控制,包括社区和医院;5.有效合理的使用药物和疫苗。(一)把好国门。我国已经对疫区的飞行器及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客进行发热检查。一旦发现来 自疫区的人群中出现发热伴咳嗽、咽痛症状者,要送到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对来自疫区的人员,登记信息后,把信息转移给旅客所在的疾控机构,然后由疾 控机构对其进行为期 7天的医学观察。(二)早准备。准备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该贯穿于应对流感大流行工作的始终,其间并没 有明显的界限。这里包括人员的准

11、备、物资的准备、心理的准备等。对医疗卫生 系统来讲,人员的准备包括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准备,同时还要建立一种机 制,因为流行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物资的准备包括防护用品、病床、抢救病人 需要的ICU,呼吸机、治疗流感的药物、治疗并发症的药物、实验室安排等。对 医务人员来讲,还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因为流感大流行同样会波及到医务人员, 也会在应对的过程中身心疲惫。另外,作为医务人员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帮助 社会和个人做好准备。只有有效的准备做好了,流感大流行的时候,才能维持一 种卫生应对的秩序。(三)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诊断、早治疗。我国已经建立了流感样病人的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异

12、常病例的 监测等。要做好这些病例的监测,早发现可能的异常现象。发现病例后,国家规 定 2 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必须及早报告。 对于流感的诊断,现在已经有快速诊断试剂,通过这种快速诊断试剂,可以在基 层对可疑的病人进行及时的诊断。另外,要强调早调查。从事疾病控制的工作人 员,要对病人进行及时调查,掌握疾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点, 病毒本身的特点等。关于治疗,现阶段国家部署的方案是通过定点医院方式收治病人,在病人数 量不多的情况下,此方案可行。但是一旦疾病流行开,定点医院有限的资源很难 应对救治的需求,所以应对的策略要强调做好就诊的管理,因为大部分流感病

13、人 只需要门诊治疗。我们要在机制上防止病人因心理作用,蜂拥到大医院的现象, 如果大流行已经开始了,要有效疏导病人轻症在社区医院,重症在大医院,只有 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对医疗冲击。现阶段我们还是实行定点医院治疗,有利于病人 的感染控制管理和救治。(四)感染的控制,包括社区和医院。1、社区感染的控制。一是个人的预防。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睛,咳嗽和打喷嚏的时候,要掩住口鼻,若有咳嗽症状,外出要戴口罩,特别是 发生疾病的时候,有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的症状。另外,保持身心健康,加强锻 炼,多饮水也非常重要,在流行季节减少到人多的地方,怀疑自己感染甲型 H1N1 者,到医院前可以联系定点医院,这是

14、个人预防的方面。二是有组织的行动。包括人群隔开的措施,例如减少公共集会、学校停课、 工厂停产、部门停业等。另外,消毒强调的是对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的消毒,不 提倡公共场所进行空气外环境的消毒。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当及时公布信息,这也 是社区感染控制的措施。公众知情,争取公众的配合非常重要。2、医院感染的控制。 WHO 提出关于医院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简要介绍如 下。(1)对所有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实施标准和飞沫防范措。(2)医务人员、病人、家庭成员咳嗽都要使用纸巾掩盖口鼻部,然后洗手。(3) 将疑似和确诊的甲型H1N1病人放在通风足够的病房,进入病房的人员 必须实施标准和飞沫防范措施。(4) 对可疑感

15、染甲型H1N1病人进行预检分诊,询问发病前一周是否去过疫 区。(5) 限制医务人员、家庭成员和访视者接近病人。( 6)采集标本时,实施标准和飞沫防范措施,标本运输必须符合安全规定。(7)家庭人员和访视者必须与医务人员采取一样的防护措施。( 8 )疑似或确诊的病人,必须要戴医用/外科口罩。(9) 院前照料病人,如运送病人过程,必须遵守与在医院一样的防范措施。(10) 暴露于疑似或确诊病人的医务人员必须进行医学观察,根据当地政策 服用抗病毒药物,出现症状者回家观察。(11) 所有可能被疑似或确诊病人污染的医疗用品,均按具有感染性的医疗 废物处理。(12) 用医院标准方法,水和洗涤剂清洗器皿,戴橡胶

16、手套。(13) 用医院标准方法,水和洗涤剂清洗清洗衣被(物),洗前禁止抖甩, 戴橡胶手套。(14)清洗或使用消毒剂消毒污染和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15) 医疗设备专用,如果做不到的话,用于其他病人前清洗和消毒。(16) 定点医疗机构对病人进行为期至少 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 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17) 尚处于传染期病人出院,嘱咐家庭成员在家庭实施防范措施。(18) 物资供应短缺时,尽量保证医用和外科口罩供应,做好手部卫生。(19) 如果可行,患者应该住在单独的通风足够的病房。采取可导致气溶胶 产生的医疗措施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20) 处理患者尸体的时候,实施标准防范措施。如注意手部卫生,穿防护 用品,如有体液或分泌物溅出时,戴防护面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