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答案)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254175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答案)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领导 审批并签名B卷广州大学2007- 2008学年第上学期考试卷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考试形式(有限开卷,考试)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系:建筑工程、交诵土建、地下建筑工程 专业:土木工程班级: 学号: 姓名:题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评卷人分数4060100评分一、概念选择题(均为单选题,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总共40分)概念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BBDCCD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CCDBACC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DBCCDCBA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DADC

2、DCCCDC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这意味着其:(A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N / mm2;B .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N / mm2;C. 棱柱体抗压强度设计值30N / mm2;D. 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30N/mm2。2.混凝土各标准值之间的关系为:(D )A. ft fk fc f fcuk ;B. f f f fk fu,k ;C.七,k ftk f fk fc ;D. fcu,k fk f fk f。3.对任何类型的钢筋,其抗压强度设计值:(B4.A. f = f b. f 1.1;B.=1.1;C.1.0;D. =1.0。8.A. 容许应力设计法;B. 破坏强

3、度设计法;C. 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D. 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9.下列何种状态不是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状态:A.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B.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跨度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C.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D.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采用下列何种设计方法:10.11.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A. 0 = 3.2 ;B. P = 3.2-0.25;C. P = 3.7 ;下列何项不是影响结构抗力的主要因素:A.材料性能的不定性;B.(CD. 0 = 3.7- 0.25。几何参数的不确定性;C.计算模式的不定性;D.结构的

4、作用或荷载的不定性。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梁,当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要求可靠指标012.13.A.板:15,梁:25,柱:25;C.板:15,梁:30,柱:30;非均匀受压时,混凝土极限压应变cu应取:B.D.板:板:20,20,梁:梁:25,柱: 30;30,柱: 30。A. 8 = 0.0033 ;B.8 cuC. 8 = 0.0033-(f-50)x 10-5 v 0.0033;D.8 cu=0.0033+ (fcu,k=0.002。一 50) x 10 -5;环境类别为二A类,C25级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以下选项正确的是:14.配热轧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的&,随着混凝土强

5、度等级从C50开始增大,以及随着钢筋级别的提 b高,下列何项变化规律是正确的:A. &b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随钢筋级别提高而减小;B. 勺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小,随钢筋级别提高而增大;C. 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小,随钢筋级别提高而减小;D. &b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随钢筋级别提高而增大。15.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受压区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其中P 1 = X/七,应力值取为a f。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由C50开始增大时,这两个系数的变化,下列论断正确的是:(D )A. P 1增大,a 1减小;b. P 1增大,a1增大;C. P减小,a增大;d. P减小,a减小。1111

6、1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开裂弯矩为M,屈服弯矩为M,极限弯矩为Mu ;关于三者关系的下列判断何项不正确:(B )A.对适筋梁有:M M ,M M ; B.对超筋梁有:M M ; r y y ucy y uC.对平衡配筋梁有:Mr a a fbh2时,才采用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s max 1 c 0B. 对热轧钢筋,可取f= fy ;口双筋矩形截面梁应满足x&bh0和x 2a ;D. 2a x&山则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均能屈服;18.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第一类T 形梁应满足M 0.25p cfbhQ时应加大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19. 关于混凝土斜截面破坏形态的下列论述中,何项

7、正确:(C )A. 斜截面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时,钢筋应力可达到屈服;B. 斜压破坏发生在剪跨比较小(一般人V 1)或腹筋配置过少的情况;C. 剪压破坏发生在剪跨比适中(一般人=13 )或腹筋配置适当的情况;D. 斜拉破坏发生在剪跨比较大(一般人 3 )或腹筋配置过多的情况。20. 下列影响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中,何项所列有错:(D )A. 剪跨比;B.混凝土强度;C.配箍率和箍筋抗拉强度;D.配筋率和纵筋抗拉强度。21. 关于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下列何项所述正确:(B )A. T形截面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翼缘混凝土的作用;B .混凝土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轴向压力

8、的有利影响;C. 集中力作用下矩形、T形、工形截面梁在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均应考虑剪跨比;D. 在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当剪力一定时,轴向力越大所需箍筋就越多。22. 下列连接设计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D )A. 受力筋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B. 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25倍;C.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互相错开;D. 纵向受力筋的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宜互相错开。23. 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匕与下列因素的关系中,何项不正确:(D )A. 匕与钢筋抗拉强度fy成正比;B. 匕与混凝土抗拉强度f成反比;C. 匕

9、随钢筋直径d的增大而增大;D.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成180弯钩,其外形系数可比HRB335级钢筋小些。24. 以下何种钢筋不是构造钢筋:(B )A. 分布钢筋;B.箍筋或弯起钢筋;C.腰筋;D.架立筋。25. 在对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大、小偏心受压判断时,下列何项判断正确:(C )A. 轴向力作用在截面核心区以内时为小偏压,反之为大偏压;B. 轴向力作用在截面范围内时为小偏压,反之为大偏压;C. / 勺为大偏压,反之为小偏压;d. n匕 0.3%为大偏压,反之为小偏压。26. 从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承载力% Mu相关关系中得出的下述结论,何项正确:(C )A. 当M 一定时,对小偏压柱,应取

10、N小的组合控制截面设计;B. 当M 一定时,对大偏压柱,应取N大的组合控制截面设计;C. 当N 一定时,无论大、小偏压柱都要取M尽可能大的组合控制截面设计;D. 轴压时的受压承载力最大,纯弯时的受弯承载力最大。27. 关于受压构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 受压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气总是屈服;B. 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气与气同样总是受压;C. 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A总是受拉,而气总是受压;D. 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气已经屈服。28. 配置螺旋箍筋的混凝土受压构件,其抗压强度高于/0是因为:(C )A.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中不出现裂缝;B.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C.螺旋箍筋约束

11、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螺旋箍筋参与受压。29. 关于两类混凝土偏拉构件的界限,何项判断正确:(B )A. &V%为大偏拉构件,&%为小偏拉构件;B. N作用在As与As之间为小偏拉构件,N作用在As与A之外为大偏拉构件;C. N Nb为小偏拉构件;D. e 0.3五为大偏拉构件,e 0.3五为小偏拉构件。000030. 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所需受扭纵筋面积A,以下列何项理解正确:(A )A. Ata为对称布置的包括四角和周边的全部受扭纵筋面积;B. A戒为对称布置的四角的受扭纵筋面积;C. A为受扭纵筋加抗负弯矩的上边纵筋面积;D. Asa为受扭纵筋加抗正弯矩的下边纵筋面积。31. 复合受力

12、的混凝土构件的下列计算原则中,何项不正确:(D )A.弯剪扭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分别计算,纵筋对应叠加、合理配置;B. 通过降低系数P 考虑混凝土受剪和受扭的承载力相关,并分别计算箍筋面积,对应叠加;C.当V 0.35f bh (或V 羿与fbh )时,可忽略剪力的影响;t 0人+1 t 0D.当T 0.35fW时,可忽略扭矩的影响。32. 混凝土规范规定通过计算控制不出现裂缝或限制裂缝最大宽度指的是:(A )A.由内力直接引起的裂缝;B.由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C. 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D.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33. 以下何种措施不能减少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D )A.增加钢筋面积;B.在A不变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带肋钢筋,小直径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