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专项施工方案(3)(标准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252716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3)(标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3)(标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3)(标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3)(标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3)(标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3)(标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专项施工方案(3)(标准版)(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塔吊专项施工方案(3)(标准版)(标准施工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新 湾 国 际 工 程塔吊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批准人:编制单位:深圳承翰建筑工程二零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3第二章 工程概况3第三章 安装位置平面和立面图4第四章 所选用塔机型号及性能、技术参数4第五章 基础和附着装置的设置9第六章 爬升工况及附着点详图14第七章 安装顺序和安全质量要求17第八章 主要安装部件的重量和吊点位置21第九章 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22第十章 电源设置23第十一章 施工人员设置25第十二章 吊索具和专用工具的配备26第十三章 安装工艺

2、程序26第十四章 拆塔46第十五章 安装装置的调试51第十六章 重大危险源和安全技术措施62第十七章 应急预案66附图塔吊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5. 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6. 地基及基础(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第二版);7. 建筑、结构设计图纸;8. TC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9. GB/T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13752-92);1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

3、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地址: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11640.6 m2,总建筑面积为64780.1m2,建筑物总高度为75.9m,屋面。工程地质: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抗震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级。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建筑结构:地下建筑2层,地上建筑17/19层。建筑使用功能:地下室、酒店、办公及商业.商业建筑面积15043。4 m2 ,人防建筑面积 2814.9 m2,酒店建筑面积10517 m2,办公建筑面积25285.5 m2,停车数量地上25,地下270。建筑标准:丙类建筑,二级耐火等级.三、安装位置平面图和立面图

4、根据现场建筑物布置、结构形式、现场施工条件,塔吊基础定位布置避开裙楼,并尽量靠近基坑外侧,有利于塔吊的安装及后期拆除,且要保证连墙杆件的安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塔机定位如下(1#塔吊在拆除时下降至裙楼标高时即需要进行解体,裙楼顶标高为16。7米,加上地下室9.3米,塔吊整体解体高度为26米,在自由高度以内):1塔机:塔机中心位于C轴向下4500,14轴向右5900;2#塔机:塔机中心位于H轴向上1400,1轴向左4500;塔身均平行于塔楼,详见塔吊定位图与塔吊立面图.四、所选用的塔机型号及性能技术参数(一):塔吊选型本工程拟在地下室范围设置2台TC5610塔吊,具体位置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其回

5、转半径范围定为56m,地下室及塔楼范围覆盖率达到近90,满足施工需要。(二):塔吊技术参数1)起重机的各项参数1。1 起重机整体技术参数.2) 起重机四大机构各项参数2。1 QS680D起升机构各项参数2。2 BE33E变幅机构各项参数2。3 HR75.130回转机构各项参数2.4 顶升机构各项参数3) 起重特性表及起重特性曲线3。1 56m 起重特性表及起重特性曲线3。2 50m 起重特性表及起重特性曲线3.3 44m 起重特性表及起重特性曲线3.4 38m 起重特性表及起重特性曲线五、基础和附着装置的设置(一)、塔机基础设计1、依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陈述的地基基础状况及塔机所要求的承

6、载力不小于200KPa,塔吊基础采用整板基础与工程桩、承台、伐板整体连接的形式,钢筋混凝土整板基础尺寸为:1#塔吊整板基础尺寸为5800*50001500, 2#塔吊整板基础尺寸为:50005000*1500,均采用C35砼,配双层双向25200(配筋同伐板基础),标高均同基础底板面。具体见塔机基础平面图。2、塔机基础与建筑物基础的连接:塔机设置在地下室内,必须考虑其放置位置及与基础间的连接措施。由于塔机基础由于塔吊基础距离集水井、筏板及地下室外墙很近,考虑到未来施工中钢筋连接问题的及后续施工中操作更方便,因此在浇注塔吊基础时必须将底板、地下室外墙、承台、集水井钢筋按设计要求预留锚固进塔吊基础

7、内,且外部满足错开搭接要求。在后期浇注底板时将塔机整板基础四周凿毛,钢筋帮扎完毕后浇注连接即可.3、塔身穿建地下室顶板的防水措施:放置时必须考虑地下室顶板梁,顶板梁又宽又高,不得位于塔机标准件内,否则会影响结构和塔机拆卸,同时留置止水钢板位置,本方案考虑止水钢板400宽,即塔机洞口与梁边距离200宽,顶板在板厚中间设置钢板止水带,板内钢筋在板绑扎时在洞口处搭接,搭接接头不得在同一截面并预留搭接长度,塔机拆卸后留洞部位用原部位砼高一标号浇筑(加强振捣工艺)。4、塔吊基础桩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详见塔吊基础桩定位图。5、依据现场施工需要情况,塔吊固定方式采用预埋螺栓固定基础。其螺栓预埋方式如下图:

8、1 ) 基础开挖至老土找平,回填 100mm 左右卵石夯实,周边配模或砌砖后再行编筋浇注混凝土,基础周围地面低于混凝土表面 100mm 以上以利排水,周边配模,拆模以后回填卵石。 2 ) 垫板下砼填充率95,四垫板上平面保证水平,垫板允许嵌入砼内 56mm。 3 ) 四组地脚螺栓(16 根)相对位置必须准确,组装后必须保证地脚螺栓孔的对角线误差不大于 2mm,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 4 ) 允许在固定基节与垫板之间加垫片,垫片面积必须大于垫板面积的 90,且每个支腿下面最多只能加两块垫片,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后的水平度小于 1/750,其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度误差为 1。5/1000 。6、注意事项

9、1)施工前做好测量定位工作,确保精确无误。2)桩基:a。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桩位偏差50mm,入土后桩身垂直度1/1000。b持力层为强风化凝灰岩。c。桩顶与基础按工程桩设计要求进行锚固处理。3)基础土方开挖:a。 基础采用机械开挖b机械在开挖基础时,随时测其标高,人工清理,整平.c. 特别要注意塔吊基础周围要做好降排水措施,切不可有积水,并注意边坡观测。(二)、附着装置设置1。基础固定整机外形尺寸2.TC5610塔式起重机螺栓固定附着式外形尺寸及附着架最经济配置示意图3。附着式整机外形尺寸六、爬升工况及附着节点详图(一)、爬升工况本塔机螺栓固定独立式的最大起升高度为 40。5m。若起升高度

10、要超过 40。5m,必须增加塔身节并用附着装置加固塔身。至少增加 8层附着装置后最大起升高度可达 220m.在工作高度110m 时,可采用二倍率或四倍率起升,当工作高度110m 时,只能采用二倍率起升.1。附着装置。 考虑到施工要求与塔身、附着架的受力规定了附着架与基础平面距离、附着架之间距离以及附着架以上悬高的极限值。图1和图2既能满足一般的施工要求,又能最经济的配制附着架,降低塔机的使用成本。第一道附着(见图1) (1)附着架以下的塔身高度 h1 (螺栓固定式含基节高度) 18(m) h1 31(m) 即第一道附着架以下的塔身节 数n1为:6.4 n1 11.1 (2) 附着架以上塔身悬高

11、 h0: h035(m) 即附着架以上塔身节数: n012。5(图1)第二道或第二道以上附着 (见图2)(1) 两道附着架之间的距离 h2: 15(m) h2 26(m) 即两道附着架之间的塔身节数n2为: 5。4n29。3 (2) 附着架以上塔身节的高度 h0: 工作高度 h100m 时,与第一道附着第二条中的一致. 工作高度 h100m 时,需少加一节: 即附着架以上塔身节数: n011.5 (图2)具体附着位置见塔吊立面图。(二)、附着节点详图附着架示意图七、安装顺序和安全质量(一)、安装顺序安装顺序如下图:(二)、安全质量要求1。 制造单位应提供有效的资格证明、塔吊出厂合格证、塔吊安装

12、使用维护说明书等随机文件;必要时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2. 塔机塔身高度不得大于说明书允许高度。3。 基础周围应有排水设施。4。 基础的设置制作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5. 安装后的塔机主要结构件不得出现下列情况: a)目视可见的结构件裂纹及焊缝裂纹; b)连接件的轴、孔严重磨损; c)结构件母材严重锈蚀; d)结构件整体或局部塑性变形,销孔塑性变形.必要时用探伤仪检查焊缝质量, 用钢直尺、测厚仪等工具测量。6。 主要结构连接件应安装正确且无缺陷。销轴有可靠轴向止动且正确使用开口销,高强度螺栓连接按要求预紧有防松措施,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螺栓不得低于螺母。必要时用力矩扳手检查高强度螺栓

13、联接状况。7。 平衡重、压重的安装数量、位置应与设计要求相符,保证正常工作时不位移、不脱落。当使用散料物时应使用平衡重箱,平衡重箱应防水,保证重量准确稳定。根据安装说明书确认平衡重的重量,检查安装状况。8. 塔机安装后,在空载、无风的状态下,塔身轴心线对支承面的侧向垂直度4/1000。将标尺分别水平固定在臂架铰点附近和基础节(或最高附着点)的塔身上,其中心位于塔身中心线上,臂架转到其纵向轴线与塔身的一个截面中心线重合的位置,分别在X、Y轴的两个方向上用经纬仪测量两标尺水平误差,即垂直度误差.9. 与水平面呈不大于65的阶梯两边应设置不低于1m高的扶手,扶手间宽度不小于600mm,踏板应由具有防滑性能的金属材料制作,踏板横向宽度不小于300mm,梯级间隔不大于300mm。扶手应固定可靠.10. 当梯子高度越过10m时,应设置休息小平台,第一个小平台应不超过12.5m高度处,以后每10m内设置一个.臂架走台的设置应符合GB5144-2006第4。5条规定。对快装塔式起重机或变幅小车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