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252587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 自动化0901汪华军 摘要: 自从国家放宽人员流动管理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同时也应看到,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如何认识农民工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如何帮助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失去工作的农民工重新就业。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去

2、面对。 关键词:农民工存在问题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歧视民工权益教育对策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思考 一、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结果 本次青壮年是农民工的主体。本次调查对象是指现户籍仍在农村或原户籍在农村但迁入城市不满三年,年龄在6-65周岁,被调查的3名农民工中男性为8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27%,已婚人员为8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90;年龄上,其中,45岁以下为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2.7,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7.57%;文化程度,其中,初中毕业为人,占46.2,高中毕业为46人,占34.8%人,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这两档上,高学历的不多,文盲也不存在,年龄较小的农民工在外出

3、打工前多数是在学校读书,读到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走打工的路很自然,说明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民工以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壮劳力为主。 外出务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首选。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197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此获得了土地自主权、经营自主权,开始向多元经济方向发展,进而演变为在生产方式、收入水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出现急剧的分化局面,农民分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有经济技术、社会改革与发展、地方政府推动三个方面的原因。单就农民自身而言,亦工亦农、弃农经商、外出务工,更多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本次问卷上有关于“外

4、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一道多选题,共列出了十个原因,每个调查者最多可选三项。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2名农民工中,选 择“为多挣钱改善生活”,有92人次,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有7人次,选择“家乡收入低,趁农闲务工经商挣钱补贴家用”有4人次,居选择的前三位。 身体强壮是外出的资本。在132名的被调查者中有93人常年在外、20人农闲时、1人临时外出务工经商,其家庭成员外出情况为9人是家庭劳动力全出来,而全家出来仅有个家庭;被调查的132名农民工,普遍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选择“非常好”的高达50人,可见身强体壮是外出务工经商的有力资本。但在户籍问题上,看到要想取得城市户口非一件易事,

5、132名农民工,最长外出务工经商都达6年,但依然有114人没有取得本市户口。 (二)初步分析 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 农民进城务工现象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上班”拿工资,主要从事 二、三产业劳动。社会上把这些人称为“农民工”。“农民工”首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即户籍制度规定下的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其次才是表示一种职业,即城市中事实上的工人。据有关“权威”方面的调查说,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多了,事也就开始多了。于是各种和农民工相关的

6、问题就来了,听得多的莫过于被拖欠工资,生活含辛茹苦之类的,而那些皆大欢喜,高高兴兴地场面通常只有在他们受尽了委屈之后才会有的,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难道农民工所期待的“玉”就非得经过艰难困苦不可。 二、遇到的问题 (一)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 就业渠道窄,工作岗位差。农民工是城市外来的流动人口,这个观念在城市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由于担心大量农民工的涌入会给城市生活带来种种困扰和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城市一些企业改制或不景气,职工下岗的压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城市社会产生了一种对农民工的对峙心理和排斥倾向,特别是农民工本身没有技术,因此,总体上农民工与城市人没有公平的竞争机会,

7、也没有良好的就业岗位。本次调查显示:在回答“您是通过何种就业渠道找到目前这个工作的”,有8人选择的是“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有31人选择的是“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没有人是通过“由家乡政府组织”“所在社区街道介绍”“招聘会”找到工作的。而在您现在从事的职业所列的13项中,主要有“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办事员”、“服务员”。其实,在我们去企业调查中,也了解到凡是聘用农民工的单位,农民工一般从事的都是服务性的或体力劳动,简单而繁重。 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民工行为的目的在于增加经济收益,城市务工的预期收益则是决定他们进城的重要因素。而现实中许多农民工进城经商务工的

8、收入并不比在农村种地收益高多少,真正的农民工如果不是包工头、自己创业、自己经商,要实现富裕也是很困难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即使进了城镇某一单位就业,也不能成为就业单位的“单位人”,不能享受单位正式职工的同等待遇,这也就决定了农民工从事的多是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工作。我们本次调查的132名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最长时间每天工作10.5小时,平均每周工作6天;这132人去年的务工经商总收入是8184元,平均每月为68元,今年的平均月收入为52.元,而平均每月用于住宿、食品等固定支出为26元,这中间包括了有些农民工住的是工棚、或单位不收钱的公房,有些在餐饮企业打工有免费的中、晚餐供

9、应,除去这些因素,在城市打工的生活成本也是较高的,农民工的生活是艰难的。 农民工问题最核心的还是工资的保障问题,本次调查显示,高邮这132名农民工有113人是按月领取报酬,占被调查人数的8%,而且基本能发放到位,从未被克扣报酬的为0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25%,有9人是“偶尔被克扣”,有4人是“经常被克扣”被克扣的人填的是工资收入,但所占比重的不大;有98人从未被拖欠过报酬,占被调查总数的742%,有32人是“偶尔被拖欠”,有2人是“经常被拖欠”被拖欠的也主要是工资收入,所占比重的也不大。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低,保险意识不强 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低。由于农民工自己打工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度,

10、单位在雇佣农民工时也不是太正规。本次调查的32名农民工有0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人不知道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而签订劳动合同的6人中,有26人签订的是临时合同,3人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而对所签合同的详细内容能很清楚的仅有13人。 享受的工作待遇少。农民工来到城市经商务工却没有城市人一样的市民待遇。具体行为上,农民工在就业保障、医疗保险、住房等各方面与城市人有着不同的执行标准。本次问卷上有一个问题是“您现在工作单位提供以下工作待遇吗。”共列出“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兑现工资”、“加班补贴”、“双休日”、“妇女带薪产假”、“工伤补偿”、“带薪休假”、“岗位培训”、“住房补贴”、“住房公积

11、金”等十项内容,农民工除了在享受“兑现工资”和“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这两项上还可以外,没有享受到的工作待遇高居前三位的是:有人没有“住房公积金”、123人没有“住房补贴”和“双休日”、有107人没有“带薪休假”,机制和体制带来的不平等待遇,严重的损害了农民工的个人感情,打击了他们劳动的积极性。 保险意识不强。农民工作为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待遇最低、从事的工作却都是最艰苦、最危险的行业。但无论是单位还是农民工自己,安全防护和保险意识都不够。本次调查中,有一项问题是“您工作的岗位有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回答“完全没有防护措施”的有9人,回答“有一些防护措施”的有43人,而回答“防护措施非常严

12、密”的只有16人;在保险方面,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这四项重要保险,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没有购买的:养老保险是9人、医疗保险是96人、失业保险是14人、工伤保险是96人。 看病难、看病贵是又一大困扰。身体健康是工作的前提也是工作的本钱。目前,在农村如果家里有病人是许多家庭致贫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样,在城市生活,看病难、看病贵也是广大群众的一大生活难题。农民工外出经商务工本来就是工资待遇低、福利保障差,如果一旦生病,大病影响工作、小病影响生活。本次调查,13名农民工在回答“当您在务工经商其间生病时”人选择是不看病、不吃药,22人选择是去个体诊所,6人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人选择舍不得花钱看病,只有

13、左右的人去正规医院看病,而不去正规医院看病的首要原因是“医院费用太高”,其次是“没钱看病”;在工作期间,如果一旦发生工伤,所在单位能够提供全部或大部分医疗费用的占被调查总数3,而一点不提供的占调查总数的23%。 劳动技能差。农民工由于户籍、文化程度使其相应比城镇居民找工作难,其自身劳动技能差也是原因之一。本次调查,132名农民工有83人从没取得过专业技术证书,占被调查总数的63;有7人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占被调查总数的58;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民工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因此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态度也不是太积极,77名没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回答“如果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您是否愿意参加”问题

14、时,有29人是“免费就愿意”,12人是“有空闲时间就参加”,也有20人“不愿意参加“。而对于比较适合自己,但需要自费参加技能培训,持不积极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有21人认为“不想花钱”,21人认为“没有必要”,人认为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 (三)居住条件差,子女就学难 居住条件差。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生活上最大的困难还在于一是居无定所,二是居住的条件差。本次调查,12名农民工中,有人居住在工作地点、35人住集体宿舍、32人住在厨卫不全的房屋,而居所的来源,0多是免费的,40%多是租赁的,而居所能全部拥有“空调、电视、冰箱、热水器、电话、手机、电扇、自行车、收音机等”大件物品几乎没有。子女就学难。

15、农民工外出经商务工,子女随家长外出就学的情况不多,本次调查的32名农民工只有20个子女在外就学,其中有5人是考上的大、中专院校,有人在民办学校就读。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工子女无法随家长进城就学原因主要有:一是如果孩子是在义务 教育阶段,进城没有城市户口,公办学校进不去,现在城市民办学校一般是名校,不仅收费高,而且更难进;二就是目前城市的教育费用还是比农村高,生活费用也很高,一般的农村家庭都负担不起,中、小学基本上不住校,再加上许多农民工自己都是居无定所,没条件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 三、解决农民工问题对策 (一)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置于突出位置,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安置就业是现阶段及今后相当时期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将成为难中之难。因此,如何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置于同等地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并将其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是解决这个难中之难的关键。为此,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改变现行各部门分散管理体制,尽快建立统一管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专门工作机构,推进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间的衔接与协作,提高转移的组织化和有序化程度,真正把劳务输出培育成支柱产业。 (二)要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