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本田CR-V车身维修手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24219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1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款本田CR-V车身维修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款本田CR-V车身维修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款本田CR-V车身维修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款本田CR-V车身维修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款本田CR-V车身维修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款本田CR-V车身维修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款本田CR-V车身维修手册(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一般性介绍简 介如何使用本手册本手册主要包括有关对涉及意外事故的2002 CR-V车辆进行修理的内容。本手册还将对与受损车身部件更换有关的作业进行说明。 在实际使用本手册之前,请通读并掌握本手册相关说明。 注:有关产品规格、电气线束的布置、安全架支撑点等内容,请参见2002 CR-V 工厂规程。特别提示警 告未遵守相关说明,将会导致死亡或严重的人身伤害。注 意未遵守相关说明,将会导致人身伤害。注:提供有用信息注 意本手册中不包括有关标准车间作业程序、安全操作原则、维护保养作业的具体说明。请注意本手册包括针对某些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车辆损坏、或对车辆安全构成危害的具体维修保养方法的警告信息及

2、注意事项。还应提请您认识到的是上述警告信息中不涉及在可能进行的维护作业中所使用的可以想到的全部方法(无论是否为本田公司所推荐),您应对每一种可以想到的方法可能造成的危险结果有充分认识,本田公司不可能对上述全部方法作深入细致的调查。任何人使用维护程序或工具(无论是否为本田公司所推荐)时,都应完全确保其不危及人身安全或车辆安全。本手册的全部资料均是依据出版时所能得到的最新产品资料编制的,我们保留在任何时候未预先通知就予以修改的权利。未经出版者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如电子的、机械的、照相复制的、录制的或其它方式对本手册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存储于可检索系统中、或者传送,其中包括文字、数字和表格等

3、。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维修资料出版部由于带“*”的章节包括有SRS 部件内容,因此在维修时需要了解具体的操作前注意事项。3、部件更换4、车身尺寸图6、涂漆5、防锈2、作业准备 2001年9月第一版 共128页版权所有一般性介绍1、一般性介绍辅助保护系统(SRS)1-2展开后SRS组件的更换与检查 1-3标识号码的位置 1-4举升支撑点 1-5车身规格/车轮定位1-6汽车外部部件的拆卸/安装1-7后挡板舱体部件的拆卸/安装1-8车身结构 1-9车门与保险杠加强件 1-10镀锌钢板的维修 1-11油漆规格比色图表 1-12外部塑料部件型号与材料 1-14一般性介绍 辅助保护系统(SRS)本车型的S

4、RS包括位于方向盘毂中的驾驶席安全气囊、手套式操作箱上部仪表板内的助手席安全气囊、前排座椅安全带收卷器中的安全带张紧器、以及前排座椅靠背中的侧安全气囊。SRS装置与气囊装置隔开并安装内置传感器。 SRS组件所处部位进行金属板加工作业、涂装作业以及维修作业时,应严格遵守下列注意事项: SRS装置(包括安全传感器及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位于仪表板下部、侧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位于每一道车身门槛上。前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位于前保险杠左右两端后面。 对前纵梁、仪表板下部及车身门槛进行维修时,应避免铁锤或其他工具的强烈撞击。不得用焊炬对上述部位加热。 在车身中柱以下部位进行涂装或车身修理作业时,应特别小心。应确

5、保座椅安全带收卷器与张紧器不受热气枪、焊接装置或喷涂装置的影响。 SRS电气线束、插头应与相应的黄色编码保持一致。在对本区域进行修理作业时,应千万小心,不要损坏线束。 在烘干SRS部件所处位置周围的涂漆面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212)。 若必需在SRS部件周围区域进行强烈撞击或进行高温作业时,应在作业开始前,拆下相关部件。 必须及时更换受损或变形的任何SRS相关部件。 注:有关SRS相关部件展开后的工序、SRS部件的拆除与更换,请参见工厂规程有关保护系统章节内容。 左侧座椅安全带张紧器助手席侧安全气囊助手席侧碰撞传感器右侧座椅安全带张紧器驾驶席侧碰撞传感器驾驶席侧安全气囊助手席安全气囊前

6、右传感器仪表板下保护/继电器盒SRS装置(配内置传感器)电缆盘前左传感器驾驶席安全气囊1-2 展开后SRS组件的更换与检查注:在对SRS进行任何修理作业之前,采用PGM测试仪SRS画面方法检查DTC, 有关布局不太明显的部件(如座椅安全带张紧器、OPDS 传感器、侧安全气囊传感器等),请参见DTC 故障诊断索引。 座椅安全带张紧器展开处发生碰撞后,应更换下列部件:l 座椅安全带张紧器l 座椅安全带锁扣张紧器l SRS装置l 前传感器前安全气囊展开处发生碰撞后,应更换下列部件:l SRS装置l 展开的安全气囊l 座椅安全带张紧器l 座椅安全带锁扣张紧器l 前传感器侧安全气囊展开处发生碰撞后,应更

7、换下列部件:l SRS装置l 展开的侧安全气囊l 侧面展开的侧碰撞传感器在修理过程中,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l 检查所有SRS线束,并更换所有损坏的线束l 对电缆盘进行热损伤检查,如有损伤,应立即更换。 车辆修理完毕后,打开点火装置开关。若SRS指示灯点亮大约六秒钟,然后熄灭,则表明SRS 安全气囊系统正常。若指示灯工作不正常,则应采用PGM测试仪SRS画面方法读取DTC。若采用上述方法未检索到任何代码,则应采用测试仪SCS画面方法。若SCS方法也无效,您可能需要安装一套已知性能良好的SRS装置读取DTC。若还是不能检索到任何代码,您应求助于“SRS 指示灯电路故障检修”。1-3一般性介绍 标

8、识号码的位置手动变速箱号车架号发动机号自动变速箱号生产日期与车辆型号1-4 举升支撑点注:将悬架或燃油箱等较重部件从车后拆下时,首先应用一定高度的安全架将车体前端支起。当大量重物从车后拆除时,车辆重心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车体从举升器上向前倾斜。车架举升器1.将举升器举升挡块或安全架放置在车辆前支撑点和后支撑点下方。后支撑点举升挡块前支撑点2.用举升器将车体举升若干英寸,并轻轻摇摆车辆,确保其支撑牢固。 3.举升器将车体完全升起,并检查提升点与滑板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安全架使用安全支座时,采用与车身底架支撑式举升器相同的支撑点。在任何只有一个千斤顶支撑的车辆上部或底部工作时,一定要使用安全架。千

9、斤顶提升台后顶升支架车体前顶升支架千斤顶提升台千斤顶1. 设置停车制动器。2. 堵塞当前未提升的车轮。3. 将车体前端提升时,应反向放置变速杆,或将自动变速箱安放在P位置。4. 将千斤顶放置在车体前端顶升支架或后端顶升支架下方,并确保顶升支架位于千斤顶提升台的中心位置。用千斤顶将车体顶起至足够高度,使之与车体下方的安全架相适应。5. 将安全架放置在支撑点下方,并对其作适当调整,以使车体保持水平。6. 将车体放下,使之正好落在安全架上。1-5一般性介绍 车身规格/车轮定位 单位:毫米(英寸)前轮定位后轮定位外倾0001外倾-100145后倾2101+0.08-0.04轮胎缘距03(00.12)后

10、倾)IN2(0.08车轮转动角内37002外3130(参考)1-6 汽车外部部件的拆卸/安装注:有关发动机罩、车门、后挡板的对准调整,请参见CR-V 工厂规程。螺栓/螺母安装扭矩:61.0mm:9.8Nm(1.0kgfm,7.2lbfft) *61.0mm:18Nm(1.8kgfm,13lbfft)81.25mm:22Nm(2.2kgfm,16lbfft)撑杆后轮罩角撑件后门下铰链后车架管前门视图前门铰链前挡泥板前保险杠顶角梁发动机罩铰链蓄电池箱后门上铰链后门注油孔盖保护板支座发动机罩*81.25mm:29Nm(3.0kgfm,22lbfft)1-7一般性介绍 后挡板舱体部件的拆卸/安装螺栓/

11、螺母安装扭矩:61.0mm:9.8Nm(1.0kgfm,7.2lbfft) *81.25mm:29Nm(3.0kgfm,22lbfft)101.25mm:38Nm(3.9kgfm,28lbfft)与车身连接与车身连接后挡板底饰后挡板下铰链后挡板后挡板上铰链车窗玻璃备用轮胎存放器1-8 车身结构Sp:钢板 Hss:高强度钢板 Zn:镀锌板序号零部件名称序号零部件名称发动机罩门槛加强件前挡泥板车身前柱内下板前门车身前柱内上板后门车内中柱后挡板汽车顶板舱壁侧板车顶扶手舱壁侧板支承后内侧板舱壁上中梁/纵梁轮罩拱顶延长部分前下横梁后轮罩轮罩上部构件车内门槛前轮罩前底板减振器罩底板中间横梁前纵梁后底板上横梁纵梁延长部分后/前侧支架后底板仪表板下部后底板延长部分仪表板上部后车架A外板后车架B车身后柱雨沟后底板横梁车身前柱下加劲杆后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