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241098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 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识,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识名 称对应正确的是A.酒精 剧毒品B.浓硫酸 腐蚀品C.汽油 三级放射性物品D.烧碱 易燃品B略2 .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B.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C.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D.lmol莽草酸与足量的 Na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 33.6L的H2B3 .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

2、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 下列哪种物质A .锌粉B.镁粉C.铁D.铝粉C4 .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 KSCN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A. 盐酸 B. 氯气C. CuSO4 溶液D. 稀硫酸B5 . 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 mol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 国际上规定, 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1 摩B6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在水溶液电离出H + 的物质是酸B 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有升降C.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

3、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D7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溶于水并与水反应:NaBH +2 H 2O = NaBQ + 4H 2 T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中B元素为+3价)A. NaB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NaBH是氧化剂,吨0是还原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 : 1D略8 . 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分别相等,它们不可能是A 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B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子C. 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D. 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AC9 .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4、A.盐酸和氢氧化钢的反应B.硝酸和氢氧化镁的反应C.硫酸和氢氧化钢的反应D,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A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生成可溶于盐和水的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OH =H2O表示,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离子方程式 H+OH =H2O表示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生成可溶于盐和水的反应.A盐酸是强酸,氢氧化钢是强碱,生成的氯化钢是易溶于水的盐,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OH =H2O表示,故A正确;B、硝酸是强酸,氢氧化镁是弱碱,不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OH二代O表示,故B错误;C、硫酸和氢氧化钢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H+SO2+Ba2+2OH =BaSO, +2H2O,

5、硫酸钢是难溶于水的盐,故C错误;D盐酸是强酸,氢氧化铜是弱碱,不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OH二代O表示,故D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溶解性、常见的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0 .下列化学用语和描述均正确的是()地”让A .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JB.结构简式为CH2CH2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c.符号为:Q的原子常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 *I I n: s-nD. 电子式刀力U为 :-府I_,-, _=二的两种化百物均为常见的氧化剂D略11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可燃性气体的验纯B.滴管不能

6、交叉使用C.容量瓶在使用前进行检漏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A【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分析判断操作目的或作用。【详解】A项:点燃混有空气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引起爆炸,故验纯可燃性气体是基于实验安全。A项正确;B项:不同滴管交叉使用,会污染试剂。B项错误;C项:使用容量瓶前进行检漏,防止倒转摇匀时液体渗出。C项错误;D项: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是防止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D项错误。本题选Ao12 . T C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 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 +3H2(g) = CH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7、。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 正确的是()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插 W) /lILOlA.反应开始至 a 点时 v(H2O)=1 mol L 1 min 1B.若曲线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的AH。C.曲线R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D. T C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5 L 2 mol-2D略13 .一种比黄金贵百倍的818O2气体,不久前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制备成功1mol818O2气体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16molB.18molC.20molD.24molC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 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c时制造出 纳米级金

8、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 度评价为 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R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CC1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A略15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竣基,可与NaHCO容液反应生成CO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甲烷和氯气反应,与苯和浓硝酸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 键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需配制480mL0.1mol/L的碳酸钠溶

9、液,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 480mL 0.1 mol/L 的 Na?CO3溶液。实际应称Na2CO3质量/g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将容量瓶盖紧,上下颠倒,摇匀B.将准确称量的Na2CO3固体倒入烧杯中,再加适量水溶解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E.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F.改为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 “偏高 ”“偏低 ”或 “无影响 ”)若容量瓶

10、中有少量蒸馏水,结果会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结果会 。( 4)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1)5.3 500 (2)BCDEFA (3) 无影响偏高(4)重配【分析】( 1)依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容量瓶规格,依据m=cV/M 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 2)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等,据此排序;( 3)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n/V 进行误差分析;( 4)任何操作导致实验失败且不能补救的都必须重新配制。【详解】(1)配制480mL0.1mol?L-1的Na2CO3

11、溶液,实验室没有 480mL规格容量瓶,应 选择500mL容量瓶,需要溶质的质量m=0.1mol?L-1 X0.5L M06g/mol=5.3g ,故答案为:5.3g; 500mL ;( 2)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等,所以 正确的顺序为: BCAFED ,故答案为:BCAFED ;( 3)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对溶液浓度无影响;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答案为:无影响;偏高;( 4)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必须重新配制,

12、故答案为:重新配制。【点睛】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注意容量瓶规格选择。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 个小题,共30 分)17. (12分)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 C处在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 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 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试回答:(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这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的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而小的顺序是 。(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结构式是 , 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 1的化 合物的电子式是。(4)

13、 用 电 子 式 表 水程:B2D 的 形 成 过 C、O、Si、Na。(4 分)(2) H2O CH4SiH4 ( 2 分)(3) O=C=O 、(4 分)Ni _ : 0 : O :(4) #x ( * 。 * X Na. 1 Na18.(8分)称取m (g) H2QQ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溶于水配成250.00 mL溶液。移取25.00 mL溶液加适量隆SO后用KMnO(c mol/L )溶液滴定(MnOMrn+, HzQQ 2CQ),消耗V mLo请写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求 c (mol/L)的 计算式。2 MnQ+ 5 H 2GQ + 6 H + = 2 Mn2+ +

14、 10 CO 2 + 8 H 2Oc = 2 m/5V X 126.0X1019. (9分)已知X元素的原子K、L层电子数之和比L、M层电子数之和多1个电子。Y元素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 3个。Z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3个 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X, Y, Z。(2)用电子式表示X、Y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 。(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反应现象为 ,高温灼烧反应后的溶 液时,火焰呈 色。(4)当两个Y原子间形成化学键时要 热量。(5)Y与Z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实验测得,当此化合物在液态或固态时不导电,溶解于水时能导电,由此判断该化合物属于 化合物。(1)Na Cl Al(2);-NaC 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发出“嘶嘶”的声音,四处游动,产生气体黄(4)放出 (5)AlCl 3共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