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6240812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1故事中的小蝌蚪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后来妈妈让小蝌蚪明白了,快乐并不是拥有很多漂亮的衣服,而是有朋友的关心与陪伴。1、能独立创编并清楚的讲述情节丰富、具有想象力的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2、能专心倾听同伴讲述,并发表自己的见解。3、乐于与同伴交流故事中的情节,感受创编的乐趣。1、经验准备:利用环境创设和生活活动组织幼儿讲述自编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2、物质准备:课件做有礼貌

2、的小观众。1、通过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小观众。小结:(1)要认真倾听同伴讲故事。(2)别人讲完后,要热情的为小朋友鼓掌喝彩。2、通过演示和讨论,引导幼儿明确举办故事会的方式及要求。(1)教师当故事会主持人,介绍活动方式:先小组内讲故事,推选一名故事大王参加全班故事会。(2)组织幼儿讨论:推选的故事大王须具备什么条件?如:声音响亮、表情丰富、故事完整有趣等。3、通过多种形式的故事讲述,引导幼儿推选故事大王。(1)幼儿在小组内轮流讲故事。教师引导每组幼儿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决定讲故事的顺序及推选人员。(本环节教师可根据自己班孩子的情况进行,或者可以3名教师各负责一组、)(2

3、)各组介绍自己推荐的人选及理由。4、举行全班故事会,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做一个文明的小听众。5、公布比赛结果,教师注意及时小结。对于讲的较好的幼儿进行奖励,对于其他幼儿提出修改意见。6、小结:任何故事的结局都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心里都可以有自己满意的结局,我们要勇于说出自己心中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2设计意图:春天里,活动室的自然角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蝌蚪。从此,孩子们总是爬在哪儿久久地观察起了大头细尾的小蝌蚪,谈论的话题里也总是离不开小蝌蚪: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象呢?这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灵活地设计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在活动中,主要

4、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讲述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关心小动物生长的情感。活动名称:小蝌蚪找妈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活动准备: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若干盆2、挂图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3、挂图二: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4、集体排序图四张;5、幼儿操作小卡片每人一套;6、青蛙头饰一个;7、音乐:悄悄话。活动过程: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

5、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参考资料: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

6、,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三、师生共同小结并请幼儿粘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2、粘贴: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3、提问:(

7、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四、小组活动:请幼儿动手操作,给四张小卡片来排队。老师要巡回指导,当幼儿操作结束后,请幼儿之间互相讲述。五、带领幼儿玩游戏,加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伴随音乐悄悄话)。请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六、活动结束,幼儿自由分组活动。第一组:讲关于小蝌蚪的故事;第二组:给小蝌蚪的变化过

8、程小卡片来排队;第三组:画蝌蚪;第四组:观察小蝌蚪。附件(儿歌):小蝌蚪找妈妈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戴青蛙头饰扮演妈妈去迎接“小蝌蚪”)。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3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活动准备:用Flash软件制作的课件。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出课题谜语:“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提问:“小蝌蚪

9、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二)完整欣赏故事(播放动画课件)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时碰见了哪些小动物?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为什么长得不和妈妈一样呢?(三)分段欣赏故事(继续播放动画)幼儿边观看动画课件边讨论:1、播放课件第1段(故事开头至“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提问: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2、播放课件第2段(“一条大鱼游过来了”至“小蝌蚪再向前游去”)提问:遇到鱼妈妈时,它们说了些什么?3、播放课件第3段(“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至“小蝌蚪再向前游去”)提问:小蝌蚪遇到龟妈妈时又会说些什么?一起来说一说。4、

10、播放课件第4段(“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至“小蝌蚪再向前游去”)提问:现在碰到了谁?为什么会把大白鹅当成自己的妈妈?5、播放课件第5段(“小蝌蚪游呀游呀”至故事结束)提问: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本领?(四)了解青蛙成长的过程(播放青蛙成长过程视频)提问: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妈妈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操作课件(点击青蛙成长过程示意图)师生一起用肢体来表示小蝌蚪到青蛙的成长过程。延伸活动:青蛙的本领很大,如果小朋友有兴趣的话,我们继续来欣赏有关青蛙的儿歌。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4教学内容: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通过朗读,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感知青蛙的变化

11、。教学准备:1、动画课件(课文插图)。(教师)2、“长出后腿的蝌蚪”、“鲤鱼”、“长出前腿的蝌蚪”“乌龟”图各一张。(学生)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1、情景交流:孩子们,快告诉我,你们的妈妈来听课了吗?她坐在哪儿?见到自己的妈妈,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以什么方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呢?2、正当你们享受母爱的幸福时,瞧!谁来了?(看动画:全景1)交流:这群小家伙是谁?你喜欢它吗?为什么?3、(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4、多可爱的小蝌蚪呀!可怎么不见它们的妈妈呢?孩子们,愿意跟随小蝌蚪去找找它们的妈妈吗?(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将学生引入情境,自然

12、引出课题。二、感知内容,激趣识字1、听动画朗读,边听边想: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吗?它们的妈妈又是谁?2、交流:你听了后,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3、翻开课本,你发现了什么?激趣:是啊!拼音娃娃藏起来了。你们知道吗?这是拼音王国的.国王的意思,他悄悄地告诉老师:今天,他想在我班评出谁是真正的识字大王哩!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挑战第一关:比一比准先把课文句子读通)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会用什么方法解决呢?)(出示挑战第二关:游戏巩固汉字)鼓励:拼音王国的国王让我告诉你们,你们都被评为“识字大王”啦!设计意图:以听动画朗读入手,有利于学生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在自主朗读中识字,体

13、现了识字与阅读的整合。在此,还以“识字大王”的评比激发了学生克服读书困难的信心。三、图文结合,精读导学1、小蝌蚪为什么会去找妈妈?假如你就是这群小蝌蚪中的一只,你会怎么说?小蝌蚪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谁能读?你读懂了什么?2、(看动画:全景3)想: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出示第三自然段)交流:为什么会把乌龟错当妈妈?3、(出示小动画:分组贴画)“迎上去”与“追上去”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请以贴画的形式向大家说明你的理解。(出示动画:全景2与全景3)自主观察,小组探究:我们小组贴对了吗?评出“优秀小组”。4、(出示动画:全景4)(出示第四自然段)联系前面的自然段,谈谈:现在,你知

14、道了什么?5、小蝌蚪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你想用一句话夸夸它们吗?6、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也发生的变化。是怎么变的呢?(出示综合训练题: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在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尾巴变了,最后,尾巴 了,变成一只。)7、(出示动画:全景6)引导想象说话: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着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它们不停地吃田地里的害虫,不知能捉多少只。大家想一想:如果哪一天,田野里没了青蛙,粮食、蔬菜上爬满了虫,我们吃什么呢?校园里的绿草爬满了虫,草坪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交流:现在,你又有什么话想对青蛙说?或对自己和其他人说吗?小结: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都来保护青蛙吧!设计意图:不以老师的枯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让学生在看动、读课文,贴图画中积极思维,发挥想像,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并使学生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四、情境表演1、(出示小动画:我是最棒的小演员)你喜爱文中的哪种动物?想怎样演好它?2、(出示小动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