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23816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开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开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开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开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欣赏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案设计理念: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富有感染力,音乐知识面最广的一种形式;音乐欣赏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音乐教育的最佳方式;因为音乐本身存有着不具象、无语义等美学特征,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体,它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潜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丰富审美情感,提升感受与鉴赏水平。这个课的重点是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教材分析: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所写同类体裁的最后一部作品,完成于1787年8月10日。这部作品流传最广,也最受欢迎。乐曲的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其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带有浓郁的维也纳风格。乐曲的展开部很精练,它采用了主部主题的两部分内容,即使它非常短小,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乐曲的再现部基本上保持了呈示部的面貌。但在调性上,再现部完全表现在G大调调性上。整个乐章在绚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对于古典音

3、乐的理解有一定基础,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升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应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注重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水平。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使用图示法使抽象的音乐直观化、形象化。教学目标:1、通过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欣赏教学,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小夜曲的概念以及曲作者。知道乐曲的结

4、构特点,能够用模唱、律动等形式体验音乐,使学生熟悉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3、欣赏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教学重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曲式结构的辨别,准确理解每个主题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段,理解前倚音、颤音等音乐符号。教学难点:熟悉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四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的提前预习和资料的查找。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欣赏两个音乐片段,请同学听辨出这两段音乐选自什么乐曲。这两首乐曲都是出自同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之手,他就是莫扎特。二、理

5、解作者1、你们对莫扎特有哪些了解?2、老师补充介绍莫扎特生平和代表作(课件展示)三、完整欣赏乐曲(一)初听乐曲1、播放视频。2、了解演奏乐器。3、介绍小夜曲。四、分段欣赏1、欣赏A段音乐主题(1)教师用图示描绘出旋律的走向,用Beng实行模唱。(2)学生讨论对这段音乐主题的感受。(3)熟悉旋律后再唱谱。2、欣赏B段音乐主题(1)教师边模唱边用图示描绘出旋律的走向。(2)分析情绪特点,分析乐句中出现的音乐符号。3、欣赏C部分音乐主题(1)教师用图示描绘出旋律的走向,引导学生模唱。(2)分析情绪特点,分析乐句中出现的音乐符号。4、欣赏D段主题:(1)教师用图示描绘出旋律的走向,分析情绪特点。(2)理解音乐符号,引导学生实行模唱。五、表现音乐将学生分成四组,每个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主题,进一步熟悉。六、完整聆听,分析曲式结构总结曲式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结尾,这种曲式叫做奏鸣曲式。七:小结板书: 曲式结构:奏鸣曲式A: 呈示 ABCD ABCDB: 展开 ADC: 再现 ABCDD: 尾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