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237153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1、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需要,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2、单位工程: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互通立交工程、隧道工程和交通安全设施六类。3、分部工程:在单位工程中,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4、分项工程:在分部工程中,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項工程。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以分項工程为评定单位,采用100分制进行。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评分值。6、分项

2、工程质量检验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7、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0%,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95%,机电工程为100%,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限,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8、实测项目的规定极限:是指任一单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的极限值。不符合要求时该实测项目为不合格。9、分项工程得分=E(检查项目得分x权值)/刀检查项目权值分项工程评分值=分项工程得分外观缺陷减分资料不全减分10、实测项目计分:检查项目合格率=(检查合格的点(组)数/全部检查的点组数)x100%检查项目得分=检查项目合格率x10011、分部(单位

3、)工程得分=E(分项(分部)工程评分x相应权值)/刀分项(分部)工程权值12、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刀(单位工程得分x单位工程投资额)/刀单位工程投资额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内业资料扣分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刀(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x合同段工程投资额)/刀合同段工程投资额13、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表。14、质量保证资料包括以下6个方面:1 、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材料质量检验结果。2、材料配合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3、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以及大桥、

4、隧道施工监控资料。4、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实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标。5、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6、施工中如发生质量事故,经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15、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为合格,小于75分为不合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金属构件不小于90分为合格,小于90分为不合格。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处理后满足设计要求和评定标准后,分部工程评分值按其复评分值的90%计算。16、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所含工程全部合格,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工程不合格时,评为不合格。二、沥青混合料一、沥青混合料基本概念1、沥青混合料:指由

5、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以及填料与沥青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指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符合规定级配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符合技术标准的混合料,以AC表示。3、按密实类型分为5类:1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经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剩余空隙率为3%-5%(对重载道路为4%-6%,对人行道路为2%-5%)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粒径大小分为砂粒式、细粒式、中粒式、粗粒式、特粗式等。按关键性筛孔通过率的不同可分为细型密级配、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等。2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

6、级配主要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及填料较少,经高黏度沥青结合料粘结,矿料相互拨开形成的混合料,经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空隙率通常大于15%-18%。3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合而成,经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剩余空隙率在8%-10%以上的半开式沥青碎石混合料,我国的AM型沥青碎石混合料属于此类。4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中一个或多个粒径段颗粒含量为零或很少使得级配曲线出现平台式类似平台沥青混合料。根据混合料的空隙率不同,间断级配混合料可以是密级配或非密级配的混合料。密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的代表性结构是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

7、料(SMA).5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沥青碎石):由矿料和沥青组成具有一定级配要求的混合料,按空隙率、集料最大粒径、添加矿粉数量的多少,可分为三红类型:、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ATE):它与沥青混凝土的区别主要是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实际上相当于用于基层的粗粒式或特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通常大于26.5mm,其设计空隙率为3%-6%,不大于8%粒径大于37.5mm的特粗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也称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ATPE.公称最大粒径通常大于19mm铺筑在沥青层底部起排水作用,设计空隙率大于15%-18%。、半开级配沥青稳定混合料:设计空隙率在8

8、%-10%以上,适用于缺乏添加矿粉的沥青拌和设备与人工抄拌(只加少量矿粉或不加矿粉)制造沥青混合料铺筑中低等级公路的情况,根据路面的压实层厚度可采用不同的公路最大粒径,通常称为沥青碎石(AM)。4、按沥青结合料分类,分为5类:1 、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2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合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常温沥青混合料。3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由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量的填料(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组成一体形成的沥青混合料,简称SMA.4 、沥青玛蹄脂:有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

9、集料及较多量的填料(矿粉)组成的混合料。5 、沥青胶浆:由沥青结合料、矿粉、或掺加部分纤维组成的混合料。5、按颗粒最大粒径和级配分为5类:1 、砂粒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集料粒径等于或小于4.75mm的沥青混合料,也称为沥青石屑或沥青砂。2 、细粒时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3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9.5mm或13.2mm的沥青混合料。16mm或19mml的沥青混合料。26.5或31.5mm的沥青混合料。5、特粗式沥青混合料:37.5mm的沥青混合料。、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5、按沥青生产工艺,分为2类:1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沥青与矿粉在热状态下拌和、热

10、状态下铺设的沥青路面混合料。2 、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适当的工艺,将以破换的旧沥青路面混合料进行再生处理,或与新沥青混合料混合得到的沥青混合料。6、按强度构成原则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的结构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结构两类。1、按嵌挤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矿料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为主,沥青混合料的黏结作用为辅而构成的。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沥青碎石路面均属此类结构。这一类路面是以颗粒较粗的、尺寸较均匀的矿料构成骨架,沥青混合料填充其空隙,并把矿料黏成一个整体。这种混合料的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 、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沥青与矿粉之间的黏结力为主,矿质

11、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构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此类,这类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1、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通常60C)条件下经受车辆荷载长期作用下,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好时,在使用工程中受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容易产生车辙、推移、拥包等永久性变形(包括泛油)。2、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关键试验方法为车辙试验:为了模仿沥青路面在车轮的反复作用下产生车辙的情况,在实验室采用一个小型车轮在沥青混合料板块状试件上进行往复行走试验,从而使板块试件形成像实际沥青路面那样的辙槽,这种试验方法为车辙试验。

12、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碾压成型的板块试件(通常为300*300*50mm)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60C)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期间,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为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3、车辙试验的意义:通过测定轮荷载作用次数与板块试件变形的关系,得出变形速率RD或动稳定度DS可用作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性能指标。4、车辙试验的方法:1、试验时先测定试验轮压强(应符合0.70.05MPa),将试件装于原试模中。并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1)C恒温室中,保温不小于5h,也不得多于24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

13、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1)Co2、再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3、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1h,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时间温度。需注意的是,对于300mm宽且试验时变性较小的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1/3位置上进行2次试验取平均值。4、我国规范规定,以60C作为车辙试验的标准温度,加载水平为0.7MPa,试验持续1h,以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作为评价指标。5、马歇尔试验方法:是我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后按照(公

14、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级空隙率的物理指标计算方法,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从而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影响马歇尔试件的关键因素:1、室内压实预测的交通水平太高,会使混合料可能被压实到空隙率太小且不够稳定的密实状态;预测交通水平太低,使室内采用的压实功生成的密度高于实际交通形成的密度,其结果是混合料沥青含量太小,混合料现场耐久性偏低。2、矿质集料间隙率(VMA:为压实集料块体中间隙总体积。如果VMA太小,则混合料可能有稳定性问题;如果VMA太大,则混合料可能有耐久性问题,VMA具有两个成分:压实后沥青填充的空隙体积及剩余空隙体积,剩余空隙体积

15、使沥青胶结料在炎热气候可以充分热膨胀。沥青胶结料体积是混合料耐久性的关键。沥青胶结料体积连同集料级配决定每一集料颗粒周围沥青膜厚度。当最大颗粒尺寸减小,则最小VMA增大,这是因为小颗粒间总的空隙大于大颗粒间的空隙。最大集料尺寸为50mm的密级配混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可能低至3.0%-5.0%;而最大集料尺寸为10mm时,沥青含量可能达到7.0%-7.5%。任何给定混合料的VMA必须足够高,保证沥青胶结料加上要求空隙量有一定的空间。3、压实沥青混合料空隙:压实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在最佳沥青含量时的空隙率,建议在3%-5%之间。4、密度:在马歇尔混合料设计方法中,密度随沥青含量而变化。由于热沥青胶结料润滑颗粒,压实功迫使颗粒紧靠在一起,起初密度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变大。密度达到某个峰值后开始降低,这是因为增加的沥青胶结料使各个颗粒周围的薄膜加厚。促使颗粒更多的分离,引起密度较低。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应采用真空法实测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密度,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MA昆合料应采用计算最大理论密度,采用表干法或蜡封法或体积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密度。5、稳定度:马歇尔稳定度是指压实试件在温度为60度,加载速度为50mm/min时承受的最大荷载。该稳定度为沥青混合料块体黏性的一般量度,并受集料内摩阻角与沥青胶结料60度的黏度影响。增大集料混合料稳定度最容易的途径是将沥青胶结料改变到较高黏度级,此外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