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233419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一二句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己久的愤激心情。3、三四句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运用向秀和王质两人的典故,抒发无限悲痛怅惘之情。4、最后两句点明酬赠之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

2、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慨。他不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这两句诗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或新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等。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诗人以两位美女“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

3、大影响。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同时,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2、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二句进行点评。这两句从一片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写起。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掉,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引出下句对历史的咏叹,含蓄、委婉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3、怎样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

4、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是说: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4、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看出作者怎样的历史观?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的情感:这两句诗是说,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整理为word格式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蕴涵的哲理: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吊古伤今,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中,“聚”、“怒”很生动,请你写出自己的分析。一“聚”字,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赋予众多的山峦以生命和意志,许多的峰峦仿佛从不同的方向奔来,拱卫潼关,充满了灵动之感。另一“怒”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不仅凸显出水流的湍急,更赋予它生

6、命和感情。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突出了其吊古伤今的悲愤之情。3、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的深沉含义?历史上的王朝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逃不过这其间的灾殃和苦难:为了新的王朝之兴盛,百姓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夸示功业,兴建宫殿,百姓们的金钱与劳力均被剥削;王朝混乱灭亡,烽烟战祸不断,百姓们的性命更是不保。无论兴、亡,百姓们的苦难,又岂是区区笔墨所能道尽!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 这一首诗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2、

7、如何理解“心远地自偏”一句?在文中,它的意思是,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它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已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一份心力。2、前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

8、的心情。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赋予落花生命和情感,花儿凋零后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它还要回到养育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天的土壤。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一份力量。诗人以落花自比,辞官还乡就好像花朵凋零,但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为一代新人成长出力。今天,我们常用这句诗来表达无私奉献(为了美好事物而敢于献身)的精神。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1、渔家傲一词的感情基调是慷慨悲凉、意境壮阔。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抒情,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感慨。2、“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的一个字是“异”,突出塞下秋景孤寂荒凉

9、的特点。3、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整理为word格式“异”字是整首诗的关键,统领全部景物,全词围绕“异”字分别写了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等三个方面的景象。“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也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了词人和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无法归家,因为还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这里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10、闭”描绘的画面:群山绵绵,暮霭沉沉,夕阳西下,孤城紧闭,一派萧条悲凉的景象。早闭的孤城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7、朗读:燕然未勒 / 归无计(勒:刻石记功。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8、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发挥想象,说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传达出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提示:这是要求大家对将士们来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写将士们思念家乡而又无法还乡的惆怅;可以写将士们对杀敌立功,保家卫国,衣锦还乡的向往;还可以写对朝廷软弱的愤懑。)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祖国,关怀国家

11、命运的爱国精神。词的上片以叙事为主,记叙了出猎的情形;下片以抒情为主,传达了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的愿望。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2、“千骑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词人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这句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表述了自己企

12、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5、值得注意的朗读节奏:为报 / 倾城随太守(意思是:为报太守,倾城随太守。) 酒酣 / 胸胆尚开张(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很宽广,胆气还很豪壮。) 老夫 / 聊发 / 少年狂 (聊:姑且、暂且)破阵子 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词的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2、赏析:沙场秋点兵秋天的苍茫大漠,辽阔无边,黄沙飞扬,军容整齐,肃穆威严,战鼓隆隆

13、,战马嘶鸣。将军身披战袍,豪气满怀,正在检阅军队,指挥战斗。整个画面给人豪壮肃杀的景象,其中一个“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一种肃杀的气氛。3、词人虽白发苍苍,但仍然眷恋疆场,愿意为国杀敌立功的理想可以从两个细节中看出,这两个细节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或者说:挑灯看剑,梦回连营。)4、表现战斗激烈而又顺利的诗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直接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里的“天下事”指的是:北伐金人,统一国家。5、赏析:可怜白发生 “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说明自己

14、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作者由梦境返回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6、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从题材上看:写的是军营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整理为word格式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语言豪放、壮美而不“纤巧”。观沧海赏析一、理解填空: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它描画了 景象,表现了作者 2、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字是 ,写想象的名句是 ,从大处落笔,描写全景的诗句是 二、思考回答:1、在实写大

15、海景象的时候,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试作具体分析: 2、诗中的景物描写同诗人情怀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三、品味赏析: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名句作赏析。次北固山下赏析一、理解填空:1、诗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首联 ,中间两联 ,尾联 2、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3、表明时光匆匆的诗句是 二、思考回答:1、本诗的写景对后面的抒发作者情感有什么作用?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又蕴含着怎样的哲理?三、拓展积累:1、列举思乡名句两条2、另写与“鸿雁传书”典故有关的其他诗句一条。四、想象描写: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钱塘湖春行赏析一、理解填空:1、诗中描写了 ,抒发了 2、诗以游踪为序,交待游踪的词语有 、 、 3、总写西湖早春轮廓的诗句是 二、思考回答:1、“最爱”的“白沙堤”只点明“绿阴里”,而未作任何形容,这样写的妙处在哪里?2、试用六个四字短语依次概括描写的画面。(如“水涨云低”)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早春景物?三、品味赏析:揣摩“争”、“迷”两字运用之妙。四、想像描写:描写颔联所展现的早春欢快禽事。五、拓展积累:写出描写暮春景色的诗句两条。西江月赏析一、理解填空:1、本词描写了 景色,抒发了诗人 心情。2、“七八个星天外”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