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23051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清远市清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办公室2018年5月目 录一、背景1二、清新区基本情况1三、资料来源与方法3四、现状及主要问题5(一)清新区疾病谱特点51、 死因分析52、 主要慢性病发病情况133、 专项调查主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164、就医及医疗费用情况28(二)行为危险因素现状 31 1、吸烟31 2、饮酒323、运动锻炼与饮食习惯334、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34 5、行为因素与慢病相关性分析35五、资源分析 35(一)慢性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 35 1、管理组织的建设情况35 2、慢性病防控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工作职责、内容37 3、人员情

2、况39(二)现有的卫生、疾病防治政策 39 1、政策现状392、经费来源413、慢性病防控机构与人员424、医疗服务42(三)社区条件和设施情况 43 1、健身设施432、环境改善情况433、社会保障状况44六、预期目标 44七、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诊断 47八、主要对策与具体措施 521、慢性病防控现状及主要问题522、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533、优先策略534、行动措施及建议55清新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加速,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群众

3、身体健康的主要威胁。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我国老百姓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根据广东省2013年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1.4%、10.1%。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在居民中普遍存在,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我区慢性病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历年监测数据显示我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0%以上。2012年社区卫生诊断调查显示,我区3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1.41%、糖尿病患病率3.60%。为了解我区居民慢性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确定社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寻

4、找造成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确定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健康优先问题与干预重点人群及因素,为综合防治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根据我区人口学特征、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文化教育卫生状况等现有资料,开展慢性病各种监测及专题调查,同时收集社会学、流行病学和行为环境等资料,开展了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现报告如下。二、清新区基本情况(一)区域特点1988年清远撤区建市,设立清郊区,1992年撤区建县,2013年撤县建区。清新区位于广东的西北部,与清远市区相连,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面临珠三角,后靠广大内陆省份,距广州花都国际机场40公里,距广州68公里,与香港、澳门距离不足200公里。清新

5、区是珠三角连结粤北山区的主要物流配送通道。全区总面积2353平方公里,总人口68.6万人,农业总产值32.76亿元,区下辖8个镇,1个林场。 (二)自然环境清新境内南北长约85公里,东西宽约55公里。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中部是中低山区,南部以平原为主。区境靠近北回归线,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2022之间,无霜期330天以上。全区降水丰富,平均降雨量为2139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在12001300mm之间,变化趋势为由南向北递减;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60.7。 (三)人口学特征2017年全区户籍居民共708901人,其中男性367248

6、,女性341653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04岁、514岁、1544岁、456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数分别为45131人、96398人、327020人、169963人和70389人,分别占6.37%、13.60%、46.13%、23.98%和9.93%;5岁以下儿童数为45131人,育龄妇女(1549岁)183526人。2017年全区户籍居民出生活产数11521人,人口出生率15.12;死亡人口4071人,死亡率5.74。 (四)经济状况 2017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完成GDP274.3亿元,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07.7亿元,

7、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28.5亿元,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5亿元,增长1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亿元,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亿元,增长10.7%。(五) 卫生医疗资源状况 2017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3家(其中:区直医疗机构3家,分别为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同时加挂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牌子)、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慢性病防治站);基层卫生院16家,村卫生站261所,民营、个体诊所、医务室等社会医疗机构93所;设置病床1155张;全区在职人员251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66

8、人,注册护士1050人。全区年门诊诊疗病人355.87万人次,比2015年同期增加80361人次,同比增长2.31%,出院5.49万人次,比2015年同期增加7282人次,同比增长15.29%,其中治愈率71.75%,病死率0.36%,病床使用率77.59%。 (六)文化教育状况加快推进镇级综合文化站、全民健身广场和村级文化室建设。完成8个镇级文化站和7个全民健身广场以及179个村级文化室建设;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民间舞蹈“万兴貔貅狮舞”入选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全区建镇级全民健身广场7个,公用电子阅览室203个,农家书屋179间,配备农村文体协管员17

9、9名,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间。全年全区举办和参加各类大型文艺演出活动,“送戏下乡”活动16场,“送影下乡”2148场。开展龙颈、石潭教育“创强”工作,区第三、第四小学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达标。全区有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35764人,其中初中18所,在校学生24631人;高中6所,在校学生11133人;小学学校 61所,在校学生53796人;幼儿园83所,在园学生数 29355 人。 (七)体育健身状况 全区各类体育设施2695个,体育场地1542个,其中健身路径520条,游泳馆(池)9个,篮球场1045个,足球场83个。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30项,参加人

10、数15万人次。区内现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心企业共211家,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31家,大中型企业80家。三、资料来源与方法(一)现有资料1.清新区基本情况1.1清新特点、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文化教育卫生状况:来源于清新区政府2015年清新区情概要,清新区教育、卫生工作汇报材料,清新区统计局2013-2017年清新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人口学特征:来源于2010年清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清新区公安局2013-2017年清新区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年报表、百岁年龄统计表。2.清新区疾病谱特点2.1全人群死亡率、慢性病发病率:来源于清新区疾控中心2013-2017年清

11、新区出生、死亡和慢性病监测年度报告。2.2就诊及医疗费用:来源于清新区卫生计生局2013-2017年清新区卫生统计年报。3.社区条件和设施情况3.1健身设施情况:来源于清新区体育局2013-2017年清新体育概况、体育局健身设施等汇总表。3.2环境改善情况:来源于清新区统计局2013-2017年清新统计年鉴。4.慢性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来源于清新区慢病防治工作规划、创建慢病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5.现有的卫生、疾病防治政策5.1慢性病防控有关政策现状:来源于清新区政府、区卫生计生局相关文件5.2慢性病防控经费情况:来源于区卫生计生局、区疾控中心年度预算决算表。5.3慢性病防控机构和人

12、员情况:来源于清新区疾控中心人员状况报告、各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科室设置情况、人员情况一览表。5.4慢性病防控有关的医疗服务情况:来源于清新区疾控中心、区级以上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监测与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资料。(二)专题调查-清新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1.为了解清新区主要慢性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现状,区卫计局于2015年7-8月份,对我区年龄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组织开展了2015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本次专项调查中,8个镇 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每个镇随机抽取 3 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随机抽取 50 户,每户随机抽取 1 名 18 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全区计划调查1

13、200户、人数为1200人,实际调查1200户、人数为1200人。2.为了解清新区主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烟草现况,区卫计局于2016年7-8月份,对我区年龄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组织开展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烟草现况调查。本次专项调查中,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择居委会行政村为初级抽样单位。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取1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抽取6个居/村委会,每个居/村委会抽取600个家庭户,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居/村委会预计调查200人,合共1200人。(三)各类资料的质量评价1.现有资料: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统计局、公安局、卫生计生局、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