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之优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22557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之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之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之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之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之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之优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优势津安医院 马竹溪治疗妇科疾病涉及到内分泌失调,感染性炎症及组织增生等。现代 医学近期疗效比较明显,但远期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现代医学治疗方面 多采用激素和抗感染类药物及手术方法。而中医依据病人的个体差异, 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特殊症候和体征,个体化治疗,从而避免了许多副 作用,发挥了中医药的优越性,尤其对于某些病种可补现代医学之缺 憾。如:慢性盆腔炎,痛经,功血,围绝经期综合征,闭经(包括多囊 卵巢综合征),滑胎,不孕,卵巢囊肿等。一. 痛经指女子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痉挛性或持续性疼痛、坠痛、 腰背部酸痛以及下腹及肛门不适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伴有恶心、呕吐、 腹泻等症

2、状。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常见有原发性闭经、 膜样性闭经、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等。西医多采用苯基丙酸类,邻氨苯甲酸类药物,如氟芬那敏、甲芬那 敏等,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拮抗前列腺素。另外,利用口服避孕药和 孕激素、雌激素治疗痛经,而对于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更是采用假绝经 法、假孕法甚至手术。我想先谈谈我治疗痛经的几点体会:1. 以温助化,须补肾助阳。痛经之痛总属于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范畴。此“不通”又总属 于血瘀、湿聚、痰凝。“血得温则行”,“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尤其痰 湿脂膜皆为阴邪,得温始化,遇温则行。此处之 “温”,非一般 “热药”了 得。必用温补肾阳药促使气化,气化才

3、能瘀解、痰消、湿化。正如景 岳全书命门余义:“五脏之阳气非此(指肾阳)不能发”。这方面药物 有肉桂、艾叶、川断、杜仲、乌药等。肉桂辛甘大热、温肾助阳,且入 血分温阳运血,有助于逐瘀;川断不仅温肾助阳,还可活血化瘀,我谓 之为“暖宫熔瘀” (对于膜样痛经常配伍三棱、莪术、坤草等脱膜逐 膜)。单纯温阳只是停留于治标层次,温补肾阳才是包含治本之意。冲为 血海,任主胞胎,皆起于肾。其中乌药上走脾肺,下达肾与膀胱。温肾 散寒,又行气止痛,治痛经最宜。黄宫绣说:“一切病之属于气逆,而见 胸腹痞块者,皆宜用此”。2. 勿拘温通,忘却清通 有些痛经患者,用温通不效,可能是忽视了盆腔炎的存在。盆腔炎 之痛经常有

4、带下粘稠、色黄、腰骶部疼痛酸坠。此非活血化瘀所能奏效。必须清热利湿佐以化瘀通络,效果才好。3. 活血化瘀,须衡经量。诚然,活血化瘀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询问患者经量如何,有些痛经 病人的经量本来就不小,再用桃仁、红花,量何以堪?川芎就更不能 用,此时选用三棱、莪术既逐瘀,又不致引起出血增多。4. 舒解痉挛,需用虫类。子宫内膜及月经血中前列环素(PG)含量升高,是影响子宫肌纤维收 缩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证明痛经患者内膜组织中及经血中 PG 含量明显 高于正常女性。在其刺激下,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发生剧烈疼痛。此 时加入全虫、蜈蚣、地龙止痉,缓解子宫剧烈性收缩,控制疼痛,疗效 强于芍药甘草汤。还有一点

5、很重要,大家治疗痛经都喜用元胡,但一定要研末冲服才 有最佳效果。因为此药较硬,不易煎出有效成分。抓住以上关键再结合 三逐瘀汤、失笑散、温经汤等随症施治,痛经病患便迎刃而解。二. 慢性盆腔炎盆腔炎为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发生感染 时盆腔内脏器产生的炎症病变,是女性常见病之一。在各类妇科疾病 中,盆腔炎的发病率占 30%40%,且逐年增高,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 肌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急性盆腔炎以西医治疗为主,疗效确切,而慢性盆腔炎的病理以纤 维组织增生、局部增厚、粘连、组织挛缩为主,所以慢性盆腔炎易形成 输卵管、卵巢粘连包快,且与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

6、因而病情 顽固,常伴有月经量增多、月经过频、经期延长等月经变化,乃至造成 继发不孕,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以瘀滞为主,兼夹湿浊、湿热,但虚证亦渐明 显,湿浊、湿热阻滞不仅加剧气滞血瘀,而且湿性粘滞,导致盆腔内器 官之慢性炎性病灶渗出、积水、粘连。炎症到了慢性期时,炎症基本上已稳定。此时由实转虚,虚者在慢 性盆腔炎中甚为重要,主要是肾虚、脾虚。肾虚者因病发于下焦,病发 脏器为生殖器官,肾主生殖,所以与肾密切相关。肾虚状态下,血瘀与 湿浊不易祛除。脾虚者为湿浊所致,湿浊不除,脾土难复。脾土虚则湿 浊更盛,所以慢性盆腔炎病理因素复杂,虚实兼夹,寒热并存,已远非 “消炎

7、”“清热解毒”可以解决。我在临床中视瘀滞和湿热之孰轻孰重,灵活运用古方,结合现代药 理进行施治。瘀滞偏重则运用少腹逐瘀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失笑散, 有炎性包块者加入清热解毒、排脓透脓药物,如:银花、山甲、皂刺 等;湿热偏重者,除消除瘀滞外,合用易黄汤,加入藿香、佩兰、冬瓜 仁、败酱草、墓头回、红藤、土茯苓等。其中败酱草须重用。 本草纲 目:“败酱善排脓破溃,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 ”本草正 义亦曰:“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败脓。”对于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盆腔粘连,可用川芎消散化瘀,疗效独特。 这是柴松岩教授的独到经验。我常加土元、制乳没。土元可增强攻坚穿 络之力。对于输卵管阻塞者,加

8、用石打穿、路路通、丝瓜络、山甲等通络妙 品。本草纲目云山甲: “咸,微寒。出阴入阳,能窜经 络,达于病所故也。” 三、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调节生殖的神经 内分泌(下丘脑 垂体卵巢轴)机能 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根据 发病特点分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有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 出血。西医目前采用性激素治疗(孕激素止血法和雌激素止血法)、诱发 排卵法治疗、黄体功能替代疗法。我在临床中删繁就简,按发病年龄分为青春期、生育期“功血”。1. 青春期功血 中医认为青春期女性生机旺盛,肾气未实,多责之于肝肾不足,血 热妄行,加之现代女性工作压力大,生

9、活节奏快,喜食辛辣炙烤之品, 瘀热交阻多见,方选两地汤,二至丸,失笑散化裁,加用龟板、生牡 蛎,重用生地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药品化义说龟板: “肾水虚,致 相火无依,非此气柔贞静者,不能息其炎上之火。元阴不 生,非此味浊纯阴者,不能补其不足之阴。 ”生牡蛎有收敛固涩之效,又 具益阴潜阳之力。妇科证治约旨之加味固阴煎,以牡蛎配知、柏、生 地治疗阴虚内热之崩中漏下;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安冲汤,用牡蛎配黄 芪、白术、海螵蛸治脾虚之漏下;药性论曰: “主治女子崩中,止盗 汗。”生地,具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之效。 日华子曰治: “妇人崩中血 晕”,圣济总录之地黄汤中配伍黄芩、当归、艾叶,治妇人阴虚血 热,崩漏不

10、止。2. 生育期功血针对此期妇女多瘀、多郁、多虚,方选丹栀逍遥散、封髓丹、失笑 散,尤其借鉴妇科玉尺中补气固经丸,加减化裁,调肝疏郁。 “清”“封”并举,补气健脾,摄血固经,要点在于 白芍要重用。罗芷园谓 其止血如神,蒲黄要生用,尤其不能滥用炭类药物,专事固涩,使离经 之血不能畅下,瘀血不能尽去,反生包块,甚至引起炎症性出血不止。四. 围绝经期综合征此综合征用中医药治疗,避免了雌激素疗法的弊病,这是众所周知 的。治疗中一定谨守“阴阳互根”之原则,不可一味滋阴养血,理气疏肝, 而要阴阳兼顾。虽然围绝经期综合征大多由阴虚火旺所致,但很多人表 现出阳虚征候,如怕热同时也怕冷,食用偏凉饮食则脘腹作胀,矢气频 作,大便溏稀,甚至虽然心肝火旺,却腹部冰冷,四肢发凉。根据阴阳 互根互用之理,采取上清心肝之热,下温脾肾之阳,燮理阴阳,寒热并 用,宜选二仙汤、滋水清肝饮、交泰丸,加用钩藤、紫贝齿,上清下刊登于中国技术市场报医药科技周刊第 318 期 温,共奏清心平肝,温肾健脾,潜阳息风之效。我在临床中另开一方代茶饮,即甘麦大枣汤,重要的是淮小麦一定 要重用,才能发挥显著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