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22524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归省shng 粗犷gung 锲而不舍 迫不急待 B冗杂rng蓦然m 妇孺皆知荒草萋萋 C告罄qng赢弱yng惊惶失措 义愤填膺 D叱咤ch 悲怆cng 略胜一畴 锋芒毕露 2、下列成语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文山老君山有一棵特大的香樟树,高30余米,粗13.5米,树冠覆盖面积达721.31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 B、学校辩论赛上,王佳同学语无伦次的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C、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是虎视眈眈的猎人,鹿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D、

2、家喻户晓的体坛明星姚明、李娜相继退役,结束了他们在赛场上的传奇人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县工商局、环保局等部门的联合整治,使城区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 B、四月的砚山黑巴草场是旅游者露营最好的季节。 C、据统计,今年万年县贡米种植面积为2000亩,比去年增加了431多亩。 D、为了防止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所以不到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掘出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

3、蚯蚓,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A B C D 5、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古诗赏析(4分) 约 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对“黄梅时节

4、”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7、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

5、诣校书郎,超与母随王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注释徐令:徐县县令。执:操持,做。研:通“砚”。 8、句子划分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居家常执勤苦 B、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C、左右皆笑之 D、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9、解释下面的加点字(3分) 辍( ) 效( ) 乃(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11、根据文意,梳理班超、班

6、彪、班固是什么关系?并写出文中的成语(2分) 12、班超在为人、品行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3分) 13、默写(8分) (1) ,弹琴复长啸。 (2) ,云从窗里出 (3)春潮带雨晚来急, 。 (4)故园东望路漫漫,。 (5)、中华五千年,英雄辈出,书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使人想起清人赵翼在论诗中的名句: , 。 (6)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冬天的温度(14分) 冷空气突袭,天气骤冷,居民纷纷换上冬衣。行走在城市街头,满眼都是臃肿的路人,似乎突然之间,街道也变得臃肿起来。裹着厚厚的羽绒衣,行人依然紧缩双手,步履

7、匆匆,不乐意长时间呆在户外。 中午,我接儿子放学,回到小区,见保安身穿大氅,像一尊挺立的石雕守卫在门岗前。儿子问:“他们不冷吗?”我说:“没有人不感觉到冷。”“他们为什么不躲进屋?”“这是他们的工作。”我回答。儿子沉默了。依往日习惯,儿子会有谢谢之类的话,今天却没有。 走出门岗不远,一阵冷风袭来,为避开风的凛冽,我扭回头,恰巧看到风掀起了保安的衣角,保安的大氅下,套着的竟然是薄薄的一层毛衣。 回到家中,儿子把他的玩具一个个藏进被褥,我问儿子捣什么鬼,儿子说玩具也怕冷,给它们保保暖。一会,儿子说:“爸爸,给保安送些衣服好吗?”我的心颤了一下,我故意问:“那么多保安我们送得完吗?”儿子又说:“小区

8、也有很多人啊,每人送一件,他们穿很长时间呢。” 我答应了儿子,从衣橱找出去年的保暖内衣和羊毛衫,陪着儿子走出家门。来到楼下,我让儿子去送,我站在楼角远远看着。儿子双手捧着衣物,走到保安身边,用双手举起衣物,保安愣了,他弄不明白儿子做什么,但是很快,保安接过衣服,夹在胳膊下,空出一只手,庄重而严肃地给儿子敬了个标准军礼。 儿子回到我的身边,像完成一件艰巨任务似的欢快起来。下午送儿子去学校时,从保安的眼神里,我读出一种感动。 下午放学,儿子从学校里带回一只50厘米长宽的纸箱,上面写着:天冷了,他们却站在寒风中!回到小区,把它高高贴在门口,用手压了又压,保证不会被寒风吹掉才回去。 第二天,我们路过小

9、区门岗,十几名保安列出整齐的队列,由保安队长带领着,齐刷刷向我和儿子敬礼。保安队长说,一个晚上,他们就收到小区居民送来的几百件衣物,三年也用不完啊,感谢,感谢,实在感谢!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 去学校的路上,寒风依然,我问儿子还冷不,儿子说,天冷,我不冷。 14、根据提示,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横线上填相应的事件。(2分) 儿子发现保安衣服单薄,保安列队向我和儿子敬礼。 15、文章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7、结尾段中的“天冷,我不冷”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8、文中孩子一句不经意的话,一

10、个小小的举动,触动了父亲,感动了邻居,温暖了保安,我们身边类似这样的“以小见大”的例子很多,请你举出一个,并说说这件事反映了事例中人物什么样的品德、修养或精神风貌。(3分) (二) 垂 钓(16分)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另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花狂吠,但才吠几声又

11、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的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在他眼中,胖老人忙

12、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13、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海参崴。 19、“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分别指什么?(4分) _ _ 20、胖老人和瘦老人互相嘲讽对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 _ _ 21、“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作者说这句话的意义何在?(2分)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